《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1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23秒、32年!”原本一切平静的唐山仅仅只有23秒就变成了一片废墟。
人们建造一座城市要几十年才可建好,可是地震这个自然灾害可以在几十秒钟将这一切毁灭,这是令人多么恐惧的事呀!
故事主要讲了:唐山经历一场大地震,就在灾后救人的时候,当时的情景让一位母亲左右为难,她的孩子是龙凤胎,因为两个孩子被压在了同一块石板下,所以孩子只能救一个。
最后,她选择了救弟弟,因此那位母亲一直认为姐姐死了。
姐姐幸存下来了,一直很恨妈妈。
就这样,时间过去了32年,姐姐对妈妈的恨持续了32年,直到32年后的一天姐姐和弟弟遇到了,一切的误会才解开了。
我看完电影后十分惊讶,也非常感动。
惊讶的是仅仅23秒就让唐山变成一片血迹斑斑的废墟,死亡人数高达二十四万。
感动的是一位母亲,就因为救人时没有救她的女儿而伤心,开始讨厌自己,这种想法持续了32年。
32年里,每年姐姐的祭日,母亲都会向女儿诉说心中的内疚,无论弟弟如何劝说,母亲仍然为女儿祭奠,32年坚持不懈。
这正是伟大的母爱啊!
有一句话说得好:灾难无情人有情。
大地震后的几天,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姐姐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了,他们辛辛苦苦地养育了姐姐十几年,对她如亲生女儿一样。
虽然她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我
觉得他们胜似亲人。
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无处不在的。
亲情、友情,都足以证明人间处处有真爱!
《唐山大地震》中一句很经典的话: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
是啊!真的没有了,生命碎了,谁又来帮你复活呢?仅仅23秒,一个转身,你说一句话的时间,就可以让二十四万人丧失生命!
我以后一定会珍惜好每一分、每一秒。
绝不让时间白白浪费。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昨天带女儿跳舞,跳完午后女儿要去溜旱冰,于是又让她去溜旱冰,第一次溜旱冰居然还可以,溜完旱冰已经是下午2点我的肚子咕咕的叫个不停,可是女儿还不想走,我只有下命令。
我们一同来到餐馆女儿吃了一碗凉面,我吃了豆花和凉拌豇豆,终于填饱肚子。
我叫女儿回家睡午觉,她说还想在外面玩,于是我们准备到她经常去的乐园,在路上女儿看到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宣传片,闹着要去看电影,我也欣然同意,条件是看完后一定要回家,在加上我也有好久没有到电影院看电影啦。
于是买了电影票,在超市逛了一个钟头,顺便也给女儿买了一套她自己挑选的裙子,终于让她换掉了每天都要穿的旗袍。
时间到啦,走进电影院,女儿说妈妈怎么到了晚上。
随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蜻蜓在空中飞舞,天空骤然变得黑暗起来,预示着唐山大地震就要来临,预示着一个温暖幸福的家从此就即将分开,主人公元妮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救她的丈夫,压在石板下的两个孩子只允许救一个,而她选择了救儿子,而女
儿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女儿被部队的一个家庭收养,整整32年女儿却没有去找她的亲人,为的就是那句“救儿子”。
而她的母亲也整整被折磨了32年,自己一个人把儿子带大,一个人守着老屋就是为了让失去的的丈夫和女儿能够有个灵魂的家,最终女儿也回来了原谅了母亲。
看到她仿佛看到我们现在为女儿所做的一切,天底下的母亲可能都是这样的,母亲的爱是最伟大的。
在我没有当妈以前我没有感到母亲有多伟大,而在我当了妈以后才真正意识到做妈的不容易,在此愿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平安健康。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今天是星期六,我在电脑上查找《唐山大地震》这部新出的电影,这部电影是根据1976年7月28日在唐山发生的一次7。
8级大地震而制作的。
在这次的大地震中,造成死亡人数多有242769人。
在这部影片中,讲述的是姐弟两人在大地震中都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还有生存迹象,但他(她)们的母亲只能选择救其中一人,最终选择了救弟弟方达。
但姐姐方登却奇迹生还,被解放军叔叔收养。
32年以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的悲感情节,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们对那一段惨痛灾难的回忆!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的心中有了许多的感慨,我知道了生命是可贵的,没有了,就没有机会在挽回了,我知道了地震是无情的,要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拿生命开玩笑。
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
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
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责任。
以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还不能够预知灾难的袭来,灾难往往是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时候袭来的,就像汶川,唐山,玉树的地震一样。
在灾难下,人们不知所措,对面临的困难没有任何的办法,只得去面对。
在灾难里,会让人心痛,会让人感动,会让人沮丧......
在幸福中生活的人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为祖国报效,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也要珍惜生命,不要把生命当儿戏,生命没了,就不可在挽回。
希望祖国能早日制造出能探测灾难的仪器,使更多的人不用失去生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今天晚上,爸爸带我和姐姐去看电影《唐山大地震》。
电影开始时,我看到了幸福的一家子人,我想,他怎么也想不到灾难就在身边吧。
我猜对了。
他们有说有笑,而地震在晚上,电影里的爸爸妈妈正在一辆大卡车上卿卿我我,那对龙凤胎在家里睡着了。
他们家有一个大鱼缸,鱼从鱼缸里跳出来,在桌子上活蹦乱跳的。
我知道,那是预震,鱼在警告人们,也是在告诉那对龙凤胎:要地震了!
可那对龙凤胎睡的太沉了,没有感受到周围的异常。
我的心都揪起来了,真为他们担心,心里不住地在喊“快醒醒,快醒醒,要地震了!
地震真的开始了,我看见天空在一点一点地在变成紫色,我不敢看了,只听见我身边也是一片尖叫……直到爸爸告诉我没事时,我才敢睁开眼。
在我眼前,刚才的一切都变成了一片废墟。
电影中的“爸爸”已经死了。
那对龙凤胎压在了一块板子下面,一个叔叔说,只能救一个,救女儿压住儿子,救儿子压住女儿。
“妈妈”决定不了。
看他们都要死了,“妈妈”说“救弟弟”。
“救弟弟”这三个字在我心里震了一下。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救弟弟?虽然姐姐应该让着弟弟,但要用命去让吗?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个词:男尊女卑。
接下来,就是姐姐方登在拉尸体的车上醒了,被一个救援的夫妻收养了。
然后费劲周折,在,汶川地震时,姐弟去救助时相遇了。
然后去墓地拜祭了他们的父亲。
最后,快结束时我看见了好几块大石碑,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人名,那写的都是在地震中死去的人。
我看见一位老人在看他在地震中死去的妻子、儿子、妹妹。
我看到他死去的儿子仅有五岁时,我哭了。
这是第一部让我流泪的电影。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爱有很多种。
有母亲对孩子至高无上的爱;有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爱;还有人与人和谐相处,共渡难关的爱……今天,我在电影院里感受到了许多爱。
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1976年唐山那次可怕的地震中被拆散了,父亲为了救母亲而舍命,两个孩子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上,撬一边虽然这边的一个孩子可以得救,而那边的另一个却会被压死。
在这艰难的抉择中,母亲选择了救弟弟。
这使死里逃生的姐姐对母亲痛恨终生。
四川也发生了地震,解放军不顾一切地抢救废墟下的生命,挖石头,运救灾物资……一个个场景感动人心,失散32年的弟弟和姐姐也赶来抗震救灾,姐姐深深感受到了母亲当年痛苦的选择,最后姐姐跟着弟弟一起看望日渐憔悴的母亲,他们在激动与悲伤中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难以割舍的母子,血浓于水的亲情,催人泪下。
片中母亲因为地震危难之时没有抉择女儿方登而痛心和自责了32年,32年啊!多么漫长的日子,人生之中能有多少个32年呢?这难道不能体现一个母亲伟大的爱吗?在救助四川地震灾区时,女儿方登终于体会到了母亲的苦心与艰难。
世上有多少孩子能明白母亲的苦心呢?
在生活中,我常常听到妈妈的唠叨,虽然有时让我感到心烦,懊恼不已,但它毕竟是用心良苦。
比如,每天中午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都赶回家做饭。
记得那天读兴趣班的时候,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
我正愁着没带雨伞,而妈妈早就等在门口为我送来雨伞。
妈妈的唠叨又在耳边响起,但我的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电影已经看完了,母爱依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
暑假里,我观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使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地震时悲壮又惊心动魄的场面,家人间浓浓的爱,都令我感悟出了许多道理。
影片讲述了“23秒,32年”的故事。
1976年7月28日凌晨,人们都还在熟睡中,一场突如其来的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内变成了一片废墟。
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原来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却因为这场地震,李元妮失去了丈夫,又面临着儿女被压在同一块楼板的两边,救一个,就得放弃另一个。
当我看到这位母亲用手不停地挖着石块,嘴里哭喊着“都救,两个都得救!”我的心灵受到了冲击,使我难忘。
母亲最终选择了救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而头脑清醒的姐姐听到了母亲的抉择。
震后,李元妮独自抚养弟弟方达,坚强地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姐姐方登也被一对解放军夫妇领养,但她怨恨母亲,决定不再与她相见。
直到十几年后的汶川地震中,姐弟俩都加入了救灾队伍并相遇,方登终于原谅了母亲,当两人相见时,都抱头痛哭起来,我不禁也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电影中整个地震的描述缩小到了一个家庭,从父亲冒死救子,母亲忍割亲肉,姐姐的埋怨和憎恨,解放军夫妻的博爱和宽容的胸怀,每个人的情感都震撼着我。
看完这部电影,也使我明白了“天地无情,人间无爱”这句话的含义,这种伟大的爱正源自于亲情啊!亲情是一棵大树,能为你遮风挡雨;亲情如一座港湾,永远停靠你心灵的小船;亲情像一缕阳光,给你送来阵阵温暖……所以每个人回到家时都应该给家人一个温馨的拥抱和话语。
同时,电影里李元妮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
”是啊,没有任何人愿意亲自实验,因为只有真正失去时,才知道应该去珍惜!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应该珍爱生命,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
前天,我们一家三口去科文中心看了一部很感人的电影——《唐山大地震》。
电影拍摄的角度很独特,没有用大量的篇幅去讲地震的悲惨场面,而是以一个家庭经历地震后天各一方、过了32年又重逢的故事,反映灾难对人的心灵的伤害,告诉人们要懂得爱,懂得宽容。
爱,这个字在影片中无处不在。
方大强爱自己的妻子,爱自己的儿女,他在地震时推开要冲进正在倒塌的房子中就自己儿女的妻子,自己冲了进去。
元妮也爱自己的丈夫,也爱自己的孩子,当儿子和女儿一起
压在一块石板下面,救一个就得放弃另一个时,她就一直痛苦地大喊:“都救!都救!!都救”(但最后她在无奈之下选择了救儿子)。
当她以为丈夫和女儿死了,天天在家烧香,告诉黑白照片上的丈夫和女儿她和儿子的生活情况,新家的地址,新遇到的痛苦……
方达爱爸爸,爱妈妈,也爱姐姐,他长大后有了钱,执意要给妈妈买新房子住,可是妈妈死活不肯,偏要呆在家里守候死去的丈夫和女儿。
方登爱爸爸,爱姐姐,当然也很爱妈妈,当汶川地震发生时,她立即从加拿大赶到汶川参加营救……
宽容,这个词也是本片的一个重点。
方登一直忘不了妈妈说的“救弟弟”三个字,从小到大,她一直没有原谅妈妈。
直到汶川大地震,方登去参加救援,亲眼目睹了一位母亲的悲惨经历,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母亲,还找回了家人。
回到家,连声地“对不起”,表示了她对母亲的宽容和歉意。
电影十分感人。
妈妈用完了一包纸巾,哭得鼻红眼肿。
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爸爸说他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我也热泪盈眶。
我认为,这是一部能打动人心的好电影。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
《唐山大地震》刚好在暑期上映,我与爸爸怀着激动的心情去电影院观看。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它给我的感触很大。
这部电影所描述的情形,更让我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这部电影讲的是: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
1976年7月28日的凌晨,唐山发生了一场7。
8级的大地震。
在短短的23秒之内,7。
8级的地震将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方大强为了救孩子,不料被房子的一块水泥板压下来砸死了……由于房子太小,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水泥板压在东西两边,无论人们想救那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因为,用杠子撬方达这边就会压方登,如果撬方登这边就会压到方达。
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脑子就像是空了的一样,心里觉得像被针刺了那么疼……最后,元妮还是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
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那时,她流下了眼泪,好像在说:“妈妈,您为什么不救我?”。
接着还有一幕让我很心疼,就是方登的眼泪落下时,她叫了声“妈——”轰隆……水泥板压了下去……这一刻,我哭了,哭得好大声……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而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
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32年过去了,由于长大后的方登去救灾,所以找到了她的弟弟——方达。
就这样,他们一家子终于再次团圆了!最后,元妮跪在地上,说:“登啊,妈妈在那次大地震没有救你,对不起啊……”这一次,我嚎啕大哭。
《唐山大地震》23秒摧毁一个城市。
面对大自然的灾害,人类的生命显得如此脆弱,面对大自然的突变,人类也有选择生存的矛盾。
人们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吧!在那些不测风云来临前!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9
暑假中,我观看了冯小刚导演的新片《唐山大地震》,这真是一部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影片啊!
影片从一个家庭的视角揭示了唐山大地震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家园的毁灭、亲人的残缺,更对人们的心灵是一种重创。
当龙凤胎姐弟都被压在楼板下,只能救出一个孩子时,刚刚在瞬间失去了深爱着自己的丈夫的母亲异常的痛苦,毕竟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当母亲最终无奈地选择了救弟弟时,姐姐求生的敲击声戛然而止,而这也造就了她多年以来都不能原谅母亲的一道不能触及的伤痛……可她不知道,她的母亲始终背负着心灵的重负痛苦地生活了32年!
直到在汶川地震中,姐姐亲眼目睹了一位母亲痛苦地选择为女儿截肢保命的情景时,她才最终理解了母亲。
当32年后母女重逢时,母亲的一跪和女儿的痛哭带给我们的是强烈的心灵震撼。
是的,“亲人,终究是亲人”。
这部影片之所以感人至深,就在于它呼唤了亲情。
对于个人来说,能在灾难中生存下来已经是一种幸运,那就让我们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好好活着!
这部影片还有一个主题值得我们深思——感恩。
以弟弟方达为代表的唐山人以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来回报社会,在汶川发生大地震之后,唐山救援队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间的另一种真情
——感恩。
是啊,灾有多大,爱就有多大。
让我们将这份大爱谨记于心,心存感恩,回报他人,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吧!
我想,这就是《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留给人们的眼泪后的思考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
妈妈听说唐山大地震这个电影很感人,就一直想看。
昨天,她带我和姐姐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女主人元妮有两个孩子,女孩是姐姐,名叫方登。
男孩是弟弟,叫方达,他们幸福地生活着。
但是,一场突如其来地灾难毁灭了一切:一天晚上,方登和方达都在熟睡。
只见天空变成了恐怖的淡紫色,大地猛烈地摇晃起来,楼板、砖块止不住地掉下来,元妮疯狂地要冲进房子里救两个孩子,父亲拦住元妮,要自己进去救孩子,就在他快要冲进房子里的那一刹那,一块巨大的楼板压死了他。
大地震过后,有人发现了方登方达姐弟俩,他们被一块楼板压着,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就像跷跷板一样,救弟弟就会压到姐姐,救姐姐就会压到弟弟,姐弟俩只能救一个。
救援人员问元妮救哪一个,可元妮哪个都不舍得放弃,过了半天,人家跟她说,再不做决定,两个都没了!元妮狠了狠心,说:“救弟弟!”这句话让被楼板压着无法说话而一直敲石头求救的方登彻底失望了……
一场大雨把方登淋醒了,她发现自己躺在拉尸车里,旁边就是她爸爸,死里逃生的方登被一对军人夫妇收养了,养父养母问她记不记得发
生了什么事。
她总是摇头,我想:她应该不是不记得,而是不想说罢了。
过了32年,方登也恨了元妮32年,在08年汶川抗震救灾,方登深深体会了一个母亲的心情:这个母亲的女儿腿被压着,情急之下,这位母亲一狠心,叫了医生把她女儿的腿锯掉,事后,她哭着要去找她女儿的腿。
这一段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位母亲说:“长大,她恨我,就让她恨吧!”我想:在让元妮从两个孩子里选一个救的.时候,她是多么痛苦、难以选择呀!这都是她的孩子!如果她抛弃了任何一个,她都会痛苦一辈子、愧疚一辈子!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母亲的伟大与无奈。
在方登吃东西的时候,偶然的,遇到了她的弟弟……
方登有没有认方达这个弟弟?她有没有原谅当初为了救弟弟而抛
弃了自己的母亲,想知道的话,就自己去看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1
对于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可以说看让让整个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
震撼当中,在心里久久的回荡抹之不去。
对于一部电影能做到这样,可以说已经到了化境了,整个故事围绕的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可怕的一次灾难性自然灾害,一个母亲在带着自己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己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悲剧,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
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灾难减少到最小,只能含泪的抉择,很无奈。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来一次所谓的天翻地覆的大地震,飞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亲孩子的呼唤,将人性最弱点给激发到了极点,什么是人性最极点呢?母爱,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
面前我们的最弱点会暴露的一览无余,只有在母亲的面前我们才觉得是绝对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时候母亲也救不了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呢?,一个母亲在自己的两个孩子面前的时候只能痛苦的最后选择救出一个,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另外一个孩子被大地震给吞没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单被激发到了最高点,太悲剧了,唐山大地震感觉最成功的主题思想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应该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有信心的战胜这种困难,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只有自己伟大了,困难才会渺小,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灾难来领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有希望的,只有有一丝阳光,明天的种子就会发芽,世界就会更美好。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电影,可是思考的是一个人生,困难都是一时的,而面对困难大态度却可以是永远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2
《唐山大地震》,讲的并不是大地震的可怕和残酷,而是大地震对人们心灵的摧残和重伤,起初,我在看电影海报时不能明白23秒和32年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还以为是一种概念性的炒作。
看罢《唐山大地震》后,方才明白23秒的上崩地裂,摧毁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建筑和街道,也不仅仅是二十四万个鲜活的生命,而是人的心灵。
在经过漫长的痛苦的32年之后方能重建,而这也是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伤痛和折磨。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让观众的心灵可以得到洗涤的电影,它不是在再现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苦难和当时恐怖的场面。
地震过后,经过十余年的重建,唐山变成了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城,可是关于这座城市下面众多的生命,和地震幸活下来的生命们,谁也没忘记谁,这是一种情节,看着唐山大地震纪念墙,我却想到了抗日战争中那些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失去生命的灵魂,为什么没有人为他们建立一栋纪念墙,哪怕是像万里长城一样长么。
因为“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但是他们的灵魂应当永存,应当为后人所发扬传承和铭记。
关于《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我想到的只要有死亡才能把我们分开。
而今我们的心灵已经麻木到只有死亡才能把它触动一下。
08年的地震让我们短暂地抛开了升职加薪还放贷,有空想了想原来除了钱和房子,脆弱的生命短暂的人生还可以有别的意义。
转瞬间,玉树地震,我们的心灵又像打过了疫苗般无动于衷,只剩下敏感的词一直在那边鼓吹多难兴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