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常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自我服务劳动
单元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做哪些事情?谈一谈你是怎样做的。

如果没有父母的帮助,你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吗?
1、头发的梳洗
头发要经常地梳洗,这样不仅可以去除污垢、清洁美观,还能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振奋。

工具和材料:
脸盆、水、洗头膏、手巾、木梳等
操作方法
梳头发
大部分男同学和部分女同学的头发较短,梳理时可选用齿距比较小的梳子,顺着头发的走势从发根到发稍,均匀地、反复地梳理,直到把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

梳长发则要选用齿距大些的梳子,先从头发的中下部开始顺头发的走势向发稍梳理,直到把这部分头发基本理顺,再逐渐向上,按这样的方式分段梳理,最后再像梳短发那样由发根一直梳到发稍。

长头发容易断,梳理时不能太用力,更不能硬拽着梳。

洗头发
首先要准备多半盆清水。

水的温度可控制在45℃左右,或者用手试一试温热即可。

同时要准备好适合自己头发特点的洗发膏,用碱、肥皂及洗衣粉洗头发是不合适的,因为那样会使头发变黄、变脆或失去光泽,此外还要准备梳子。

洗头的第一步是将头发润湿,再把准备好的洗发膏挤入手中,经双手揉搓后均匀地涂抹到头发上,一边涂抹一边反复揉搓。

洗时还要轻挠头皮,或用梳子轻刮头皮并梳理头发,这样洗过后还要换清水摆洗,摆洗时要多向头发上撩些水并要再次搓洗头发、轻挠或轻刮头皮。

洗完头发后要把用具收拾好,再把溅出的水擦干。

如果在寒冷的季节,洗完头后不能马上到室外去,以防着凉感冒。

问题与思考
1、经常梳洗头发有什么好处?
2、梳洗头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实践园
你能帮助年迈的爷爷、奶奶洗头吗?
2、学针线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针线活需要手针缝纫。

我们要学习手针缝纫的知识和技能,衣服破了自己补,扣子掉了自己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做针线活应仔细、认真。

工具和材料:
布片、剪刀、针、线、顶针等。

操作方法
手针缝纫是一项技巧活儿,需要学会纫针、打结、戴顶针、穿针引线的几种针法。

[纫针]
(1)持尖线头→穿入针孔→捏住针线→拉出线头
(2)捏线头→绕线圈→向前捻线圈→拉线打结。

[戴顶针]
顶针可以帮助运针,顶针一般应戴在右手中指第一节上。

[穿针引线]
拿针时,要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针的中间部位,使针孔顶在顶针的小坑里,针要斜着靠在食指肚上,穿针引线时,左手托起布,右手拿针穿过布,用右手食指轻轻向上一挑,中指一顶,针就穿过布料了,再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针就势向上一拔,轻轻地拉出线。

做针线活常用的针法有平针缝纫、回针缝纫、扦针缝纫、锁针缝纫等。

联想屋
现在学了手针缝纫,你想做哪些简单的针线活呢?试着做一做。

3、整理书架
书籍是知识的源泉,书架是存放书籍的宝库,如果长时间不整理,书架和书眉上面会积挂灰尘,这样,一不卫生,二不利于书的保存,因此,要定期整理书架。

工具和材料
鸡毛掸、干净抹布、防虫蛀及防霉药物等。

操作方法
掸去灰尘
整理书架时,先拿鸡毛掸子掸去书架和书顶上面的灰尘,然后将书架上的书一摞一摞地按原来的归类顺序放到适当的位置,最后再按顺序地掸去书上的灰尘。

擦抹书架
书本上的灰尘掸除之后,还要把书架上各个层次的灰尘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一层一层地轻轻擦。

归类摆放
为了节省时间,查找方便,应按文科、理科及课外读物等项分类。

归类后的书刊要依次整齐地摆放到书架上。

定期整理
书架上的书,一般每学期结束时整理一次,也可以随时整理,在整理书架的过程中,如发现有些书的封皮破损,装订散册,书页脱落等情况,要及时修补。

注意事项
(1)、藏书较多的同学,还应该做好防蛀、防霉、防晒等几项工作。

(2)、书架的结构不一样,藏书的多少不同,整理书架的方法也就要灵活多样。

(3)、玻璃结构的书架,在整理过程中,要把玻璃擦抹干净,然后,将书籍摆放好。

联想屋
(1)、你平时是怎样整理书架的?
(2)、整理书架及藏书,你还有什么新的方法?
生活小常识:书籍保藏法
<防蛀>书籍的主要害虫有蛀蚀甲、皮甲、书虱等。

如果发现虫害,可以用溴甲烷、福尔马林等密封熏蒸,也可以将苦树叶晒干,每20张左右的书页夹放一片,能起到预防作用。

<防霉>书籍应该防潮湿,要整齐地摆放在干燥、通风的书架上,已发生霉变的书籍,应及时晾干,然后用软刷或干布去除霉斑。

<防晒>书籍存放严防阳光曝晒,否则会加快纸质纤维的氧化,使纸张变脆而失去韧性。

防晒的方法有:书房的窗户可以配有色玻璃或安上窗帘、百叶窗等,以防阳光直接照射。

4、修补图书
图书是知识的宝库,是人类的良师易友。

人人爱读书,经常翻阅图书,容易造成图书破损,如图书卷角、书页破损、书脊脱落、散册、书皮撕破等。

发现图书破损,我们应该及时地修补。

工具和材料
锥子、剪刀、不同类型破损的图书、薄纸、厚纸、纸绳、透明胶带、糨糊、干净布块等。

操作方法
(1)、平整卷角
(2)、修补书页
(3)、装订散册,修补书脊
我们每天都读书,在阅读时,一定要小心,不要损坏书页。

养成珍惜书、爱护书、保持书干净、整洁的好习惯。

注意事项
(1)、修补图书要讲究科学,讲究美观。

(2)、订散册时,一定要注意书页数码的顺序不要弄混,要墩齐后再订。

联想屋
(1)、图书的破损还可能会有哪些方面,你知道怎么修理吗?
(2)、将你已破损的书全部补好。

生活小常识:图书上的污迹怎样清除?
图书有时会染上油迹、墨水等,书染上了污迹要及时清除。

除油迹:在油迹上放一张吸水纸,用熨斗轻轻地熨几遍,直到把油吸尽为止。

除墨水迹:在有墨水的书页下先垫上一张吸水纸,用20%的双氧水溶液浸湿污斑处,然后在书页上再放一张吸水纸,压上重物,待书页干后墨水迹自然消失。

第二单元家庭劳动
1、淘米
我们平时吃的米有大米、小米、高粱米等,在打稻谷和碾米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残留米糠或混入其他杂质,所以,做饭之前都要先淘米。

工具和材料
盆、水舀子、米、清水等。

操作方法:
①除杂→②浸湿→③轻搓→④漂清
淘米时,要先漂洗米,把米倒入盆里加水用手轻轻搅动,使米里的杂质漂起,然后倒掉水。

如果米里的杂质不多,漂洗一遍到二遍就可以了。

淘米时要把米倒入水舀子里,再把舀子倾斜着放入水中,使水流入水舀子里,待水舀子里进入八九分满的水时,拿起水舀子前后晃动,边晃边倾斜水舀子,往盆里倒水,并使少量的米随水流入盆里,这样反复操作,直到舀子里的米全部淘到盆里时,再倒掉舀子里的沙子,这就淘完了第一遍米。

用同样的方法,重复操作几次,直到米中没有沙子为止。

如果没有水舀子,可用小盆淘米,操作方法和用水舀子淘米的方法相同。

淘米主要是淘沙,大米都是用机器脱粒,很少有沙子,淘一遍到二遍就可以了,高粱米和小米沙粒较多,要淘二遍到三遍。

注意事项:
淘米时,漂洗米的次数不要太多,浸泡的时间不宜太长,搓米用力要轻,更不要用热水淘米。

俗话说的好“吃米带糠保健康”,因为米的表皮含有较多的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物质容易溶解于水。

实践园
用学到的淘米方法在家里淘米,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生活小常识:淘米水的用处
淘米水用来擦拭新漆器,连擦4到5遍,可以除去漆的臭味。

白色的衣服用淘米水洗,可以去污垢。

菜刀用过放到淘米水里,可以避免生锈。

生了锈的铁器,放到淘米水里浸泡2到5小时,捞出擦干,能除掉铁锈。

用淘米水浇花,浇菜可以起到追肥的作用,使作物生长旺盛。

2、煮面条
面条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主食之一。

我们学会了煮面条,既学会做一样主食,又减轻了爸爸、妈妈的一份负担。

面条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刀切面条、玉米面条、挂面、方便面。

工具和材料:
液化气罐、小锅、盆、笊篱、勺、碗、筷子、面条、调料、火柴等。

操作方法
①刷锅→②倒水→③旺火煮烧→④抖放→⑤顺拨→⑥加点凉水→⑦装碗、浇卤
[煮刀切面]
将锅内的水烧沸后,把刀切面用手轻轻抖开,放入沸水中,用旺火烧煮,并用筷子把水中的面条顺同一个方向拨开,以防粘连在一起,变成疙瘩。

然后盖上锅盖煮一会儿。

水再烧沸时,可以稍加一点儿凉水,再烧沸时,可以捞出,盛入碗中。

如果要吃卤面,将制好的卤浇在碗中,就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卤面了。

注意事项:
(1)、煮面条的水应该是面条重量的3到4倍。

(2)、煮手工刀切面,要用旺火烧煮。

实践园
自己动手煮手工刀切面或挂面,请全家人品尝。

资料卡:怎样制作卤呢?
将锅刷净用旺火烧热,倒入油。

待油烧热放入适量的肉丝,当肉丝炒到八成熟时,加入适量的葱段、姜末,然后放入适量的水。

待水烧沸后,依次加入适量的酱油、碘盐、木耳等。

待水再次浇沸时,浇入蛋液搅动,用淀粉勾芡,加入适量味精煮一分钟起锅,卤就制好了。

3、整理房间
房间是人们工作、休息的主要地方。

把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会给人以舒适、愉快的感觉,也会给人增添生活的乐趣。

工具和材料
鸡毛掸、干净的抹布、盆、水、拖布、去污剂等。

操作方法
①开窗→②抖掉褥单灰尘→③铺褥单→④叠被→⑤打扫房间→⑥整理学习用品
学习整理自己居住的房间,要注意房间里的摆设。

例如:在桌子上放一件自制的小工艺品,在墙壁上贴上自己的书法、绘画习作等。

房间的布置,能反映出同学们各自的喜好、情趣和自己的动手能力。

联想屋
每天起床后,要整理好自己的房间;双休日要协助爸爸妈妈整理好房间,并请他们指导。

生活小常识:晒被褥有益健康
人在世上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而大部分时间都要盖被子。

因此,拥有一套好的被褥是很重要的,经常晒被褥不仅盖铺舒适,而且起到了杀菌消毒的作用,有益人们的身体健康。

4、学切菜
切菜,是一项经常性的家务劳动,我们食用的各种蔬菜,在烹调前都要用刀切成各种符合要求的形状。

工具和材料
菜板(菜墩)、菜刀、新鲜蔬菜(白菜、黄瓜、土豆等)
操作方法
怎样切菜呢?首先要做好切菜前的准备:先把菜板、菜刀擦洗干净,放平稳。

特别是菜板放的高度要适当,一般要与腰部齐高,这样才能便于切菜。

再选好食用的蔬菜,洗净待切。

[右手握刀]
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从刀把的前端由上往下把刀夹住,中指与其他两指从刀把的下端紧紧顶着刀的后侧,手心牢牢握住刀柄。

[左手按菜]
用左手的拇指和小指把要切的菜拢在一起,松紧要适度,左手掌向下自然弓起,五指半握,按稳要切的菜,中指指背抵住刀身。

[行刀推切]
切菜时,右手握刀,刀背面紧靠左手中指指背切下,提刀高度不宜超过左手突出的部位,以稍高出菜沿的上沿为宜。

左手按菜刀时,要一点一点向后移动,左手向后移动一次,右手提刀切一次,两只手有节奏地配合,切菜的速度就快了,切的菜也就符合要求了。

[改刀成形]
我们食用的蔬菜,根据菜的品种和烹调要求可切成块、丁、片、丝、条、段等形状。

切菜的基本要求
粗细一致、薄厚均匀、长短相等、互不拖连、起刀要稳、落刀要准。

我们初学切菜,要注意安全。

菜刀的刀刃都很锋利,要小心谨慎,以免发生刀伤。

联想屋
你想切什么菜?自己试一试。

生活小常识:刀法多样
我国的厨师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创造出切、片、剁、斩、折、剞等多种刀法,每种刀法又有很多不同的运刀方法,如:切,分直切、推切、推拉切、铡切;片,分推片、拉片、推拉片、反刀片、抹刀片等。

我国传统的刀工技巧更表现出它的功底深厚,技艺精湛无与伦比。

如在5分钟内就能把一只烤鸭片成100到120片皮肉相连的丁香叶片;一只鸡在颈部开一长口就可以将全部骨骼剔出,皮肉完好无损;1分钟能片出28片,薄到片片都能透过字来的片肉技巧等。

第三单元公益劳动
1、室内外卫生的保持
好的学习环境使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是同学们学习生活的有利条件。

不好的学习环境,不仅使人产生厌烦的情绪,而且还会传染疾病,所以良好的室内外环境有利同学们的身心健康。

工具准备
撮子、盆、笤帚、抹布、清水、板擦等。

动动脑
室内外环境卫生的保持包括哪些方面呢?
[个人部分]
(1)、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

(2)、桌椅排整齐
(3)、废物扔到垃圾袋中
[公共部分]
(1)、擦黑板
(2)、室内外其他公共部分的卫生。

[行为习惯]
(1)、不随地吐痰。

(2)、不乱扔脏物。

操作方法
(1)、将黑板擦干净。

(2)、课桌、座椅排列整齐。

(3)、纸屑、废纸等脏物放在撮子里或垃圾袋中。

(4)、维护室内秩序,不大声喧哗、追逐、吵闹。

(5)、室内或室外分担区有废纸等脏物要捡起来或扫净。

资料卡:气是从哪儿来的?
没有空气,不仅人会死,其他的动物也一样。

但这句话说的还不是十分严密,因为人和其他动物,所需的不是全部的空气,主要是空气中的氧气。

如果空气中没有了氧气,只剩下氢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人还是不能生存。

在地球刚形成时,大气中是没有氧气的。

那时,空气中氢气和氮气最多,但氢气和氮气太轻,地球的引力吸不住他们,就陆续地飞走了。

只剩下大量的碳酸气和水蒸气。

这种条件下,动物不可能出现,只有某些菌类开始生长,并逐渐发展成为高级植物——草、树。

是草和树制造出了大量的氧气。

许多年以后,植物制造的氧气充足了,低级动物开始出现,又逐渐向高级动物发展。

又过了许多年,人类在地球上演变而成。

2、布置教室
教室是我们上课学习的场所,它应该是很整洁、美观的。

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布置教室的方法,动脑动手,群策群力,创设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

工具和材料
盆花、彩纸、剪刀、锤子、钉子等。

操作方法
首先,教室里的桌椅必须摆放整齐,要使桌椅横看竖看都成行。

第一排课桌与黑板的距离至少要达到2米,桌椅之间、桌与桌之间也应留有适当的距离,这样既便于同学们课间出入,也能使他们保持正确的坐姿。

教室四周的怎样布置好呢?建议同学们这样做:黑板的上方应剪贴几个鼓励同学们勤奋向上的大字,黑板的两侧可以挂镶有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的镜框,但这面不能布置的太复杂,以免上课时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

左右两侧墙壁的布置要力求雅致大方,可以挂或贴一些格言与警句的条幅,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是有限的,而创造力是无限的”等等。

教室后面的墙壁上应该设置“学习园地”,并要定期更换。

教室的四角也要加以布置。

比如前面可办“卫生角”或“图书角”,后面可办“红领巾角”等。

如果有条件,室内的窗台上最好摆放几盆花,这样不仅使教室得到美化,还可使室内的空气更新鲜。

教室的布置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更应注意保持和维护。

比如:不能随意挪动桌椅,课间不能在教室里乱跑乱闹,不能在教室的四壁上乱涂乱画等。

此外,课桌面每日都应擦拭,地面也要经常打扫。

教室属于班级的每一个同学,每个同学都应像爱护自己的家庭一样爱护自己的教室。

实践园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布置教室的方案,再由中队委员会评出其中的一份为最佳方案。

并付诸行动。

3、小树的养护
新栽的小树要做到栽培与管理相结合,将责任落实到班级的每名同学。

养护小树要根据不同季节及树的生长特点,进行管理养护。

工具和材料
铁锹、镐、水桶、刷子、锤子、木棍、草绳、护树标牌、生石灰、盐、农家肥等。

操作方法
①落实责任→②施肥浇水→③主干培土→④主干缠绳→⑤防风固定→⑥防冻刷白
注意事项
(1)、主干缠绑,松紧要适度。

(2)、要将生石灰、水配制成石灰浆。

养护小树要做到六要:一要落实责任;二要保持土壤湿润,经常浇水;三要及时除草、松土;四要适当追肥;五要按时喷药;六要防寒保暖。

联想屋
养护小树与环境有什么关系?今后还有什么打算?
4、维修课桌
课桌使用时间长了,会有损坏,我们应及时维修,以免影响学习。

工具和材料
手锯、锤子、钉子、课桌。

操作方法
修钉桌底
课桌用久,加之我们的书包较重,有时会把桌底压掉,怎样维修呢?应把掉下来的桌底,按原来的位置再按上,观察一下是什么原因使桌底脱落的,再动手维修。

由于长期磨损,桌底板的长或宽减少了,或者是嵌在桌底木槽的下壁坏损了,都能使桌底脱落。

这种情况就可以测量一下木槽下壁长度按规格制成一个新木条,按照要求钉在木槽下壁上,这样就可以固定住桌底板了。

桌底脱落的另一种情况是钉桌底板的钉脱落了,致使桌底掉下。

这时只要将桌底按原位置放好,错过原钉眼,钉上钉即可。

修挡板
有时课桌的后侧挡板或左右两侧的隔板也会脱落,这种情况也要将脱落的后挡板或两侧的隔板重新安在原来的位置上,观察一下脱落的原因,再动手维修,不能维修的要报告老师,待木匠修理。

修桌腿
课桌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卯榫出现了缝隙,我们就要根据卯的宽窄和缝隙的大小做个木楔,再将木楔蘸点乳白胶,在卯部有缝隙的地方钉进去,待胶干后把木楔锯平,桌腿就牢固了。

维修课桌时要注意安全,不要伤了自己,也不要伤了别人。

课桌严重损坏,不能维修时,不要强修,要及时报告老师,待木匠修理。

联想屋
怎样改进我们的课桌椅,让它更好的为我们服务?试着维修已破损的课桌。

资料卡:护我们的课桌
爱护课桌椅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要按时擦桌椅,在擦时要轻拿轻放,以免将桌椅摔倒;其二,不要在课桌上写字,更不能在桌面上刻画;其三,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坐时不要摇晃桌椅;其四,要注意观察桌椅,发现有损坏的地方及时修理。

第四单元生产劳动
你以前都参加过哪些生产劳动呢?同学们要主动参加一些简单的生产劳动,学会使用常用的生产工具,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1、采蘑菇
蘑菇的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它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在雨后的山坡、树林地表或潮湿的草地,常会有蘑菇长出来。

我们要认识几种常见的蘑菇,学会采收它。

工具和材料
小筐、缝纫针、线等。

蘑菇的种类很多,常见的食用蘑菇有:榛蘑、香菇、白蘑、猴头蘑、口蘑、松伞蘑、黄蘑等。

操作方法
采蘑菇要带上筐,拿把镰刀或木棍,以防毒蛇和虫子。

采蘑菇的最好季节是夏、秋季。

蘑菇喜欢生长在阴湿、腐殖土丰富的树底下,雨后的树林和草原是蘑菇生长最多的地方。

在不同的树下能采到不同的蘑菇。

在松树下能采到松蘑;在柞树下能采到榛蘑;在杨树下能采到白蘑;在槐树下能采到槐蘑等。

暴雨过后的晴天,蘑菇比平时更多。

我们遇到蘑菇以后,要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柄,轻轻一扳,蘑菇就采下来了。

有些蘑菇从土壤里拱出来以后,会被腐烂的树叶、杂草覆盖着,要用镰刀或木棍把烂叶,杂草扒开,才能把蘑菇采到。

新采的蘑菇比较脆嫩,容易破碎,要注意轻拿轻放,不要挤压。

刚开过的蘑菇伞的质量最好,蘑菇出土太久,伞盖有些破裂,质量就比较差了。

采来的蘑菇可以鲜食,也可以晒干以后食用。

如果想晒干以后保存,要用线绳把蘑菇柄穿起来,穿成一串一串的,挂到向阳通风处,晒干以后,放到通风处保存,注意防虫蛀。

采蘑菇时要认真识别哪些是有毒的,常见的毒蘑菇有毒伞、毒蝇伞、花褶伞等。

有毒的蘑菇误食了会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采来的蘑菇,必须仔细鉴别,不可随便食用。

实践园
你采过蘑菇吗?如果没有的话,不妨试试看。

生活小常识
怎样识别蘑菇是否有毒?
有毒蘑和食用蘑从外表上看没有多大的区别,一般情况下,有些有毒蘑颜色比较鲜艳,有的蘑菇柄上有杯状菌托,具有苦、辣、酸等味道。

在煮蘑菇的时候,放几粒白米饭,如
果饭粒变黑了,即表明这种蘑菇是毒蘑,未变黑是无毒蘑。

2、采收苹果
苹果是辽宁地区的特产。

秋天,苹果成熟了,就要抓紧采收。

采收是果树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认真对待,如果草率从事,会造成损失,我们应认真学习苹果的采收方法。

工具和材料
果梯、采果筐、果笼、稻草帘等。

采摘方法
单果采摘方法
左手把住果枝,右手轻轻握住苹果,大拇指或食指压住果柄,轻轻向上,向旁一抬,果柄即与果枝脱离,苹果就摘下来了。

双果采摘方法
先用左手托住其中一个果,右手用采摘苹果的方法依次把苹果摘下来。

嘟噜果(多果)采摘方法
左手轻轻托住所有的果,右手一个一个地把苹果摘下来。

采摘顺序
先摘树冠下面的,后摘树冠上面的;先摘树冠外围的,后摘树冠内里的。

进行初选
把碰伤、压伤、划伤、抽扦、掉地小果拣出来。

采摘苹果时要尽量多用果梯,少上树,以免碰伤花芽;要轻拿轻放,不要碰伤果实;采摘要得法,不要用力过猛,拽掉果柄;站在果梯上或上树采摘要注意安全。

实践园
你家或亲友家有苹果树吗?如果有,你可以试着帮他们采收苹果。

生活小常识:果的储存方法
冬季可用缸储存苹果,把缸洗净,缸底放一盛满净水的罐头瓶,把苹果层层装进缸里,装满以后,用两层塑料布封闭缸口。

再把缸放到阴凉处,这样可以储存四个月以上。

3、学养鸡
从出蛋壳到6周龄的小鸡叫雏鸡,从7周龄到20周龄的小鸡叫育成期,从18周龄到21周龄的母鸡就开始产蛋了。

工具和材料
鸡舍、水槽、食料、温度计、食料等。

操作过程
雏鸡消化力差,要喂精饲料。

小鸡开始觅食时,要喂用开水烫过的小米,每天喂5次到6次,以后可喂玉米面,适当增加青饲料,3周以后饲料中可拌些米糠或麦麸,并增加少量贝壳。

要让小鸡充足饮水,多见阳光。

7周龄到20周龄小鸡的生长,必须有充足的营养,要以精饲料为主,适当增加含钙、磷较多的鱼精和骨粉,促进骨骼发育,要尽量多喂青饲料,还要增加运动量。

18周龄到21周的母鸡,在产蛋期间体力消耗大,必须精心包头,才能多产蛋。

要饲养好母鸡必须在温度、光照、饲料、饮水、防疫等方面加强管理。

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是15℃到21℃,高于26℃或低于5℃,对产蛋有一定的影响。

产蛋鸡一般每天要保持14小时的光照,如果白天光照不足,可在晚上用电灯加光。

产蛋鸡消耗的营养多,既要注意饲料的数量,也要注意饲料的质量,要喂混合饲料。

鸡的饲料比较广泛,如:玉米、糠麸、豆饼、草粉、鱼粉、骨粉等,还要一定量的饲料添加剂和贝壳。

可饲喂干食,每天上、下午各添一次料,也可以湿喂,将混合饲料一起放入饲料槽,自由采食。

要现拌现喂,不管每天喂几次,早晚一定让鸡吃饱。

产蛋鸡每天耗料大约在100克到120克左右。

产蛋鸡饮水较多,实验表明,鸡适当时期不喂饲料可以活下去,如果不饮水很快就会死亡。

给鸡饮水需用饮水器,饮水器多采用尖顶小桶下面托底盘。

饲养好产蛋鸡除了抓好以上几个方面外,还要做好防疫,给鸡定期打预防针,防止发生传染病。

实践园
你家养鸡吗?试着帮助父母饲养几只。

生活小常识:鸡多产蛋四法
(1)、加喂一定量的葵花盘粉。

(2)、另喂0.5%到3%的共生壳粉。

(3)、每天加喂0.5%到3%石膏粉
(4)、控制食量。

鸡在产蛋前一个月内减少食量,使鸡处于饥饿状态,一个月后再逐渐恢复正常饲料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