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循环热电联供中的快速计算热电比的方法-居民供热和工业供热综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前小编曾经提供过热电计算的方法,有朋友问了,说那个只是适用于工业供热,对于冬
季供暖的没有验证过,小编这里再次提供供热下的简单公式。

其实供暖下,供汽压力更低了,所以热电转化系数也就更大了。

国家对联合循环热电联供电厂的热电比做出严格要求:
•工业抽汽机组不小于40%(广东要求50%)
•供暖机组在供暖季节不小于60%
为了计算各个工况下的热电比,需要在计算软件里算大量抽汽下的热平衡,有兄弟就问了,有没有比较简单的估算办法呢。

小编也比较懒,还真琢磨出一个简单公式:
热电比=(抽汽热量-补水热)/(纯凝发电-抽气热量/热电系数)
热电系数是指每少发单位电所能对外供的热量,一般为3~4,主要和抽汽参数有关,也
和汽机效率,凝汽器背压有一点关系,这个小编后面会慢慢解释。

为了验证这个公式,小编用大家常用的软件算了大量工况,首先看一下下工业抽汽的结果,为了方便,小编做成下面的图:
从这张热电联供的热电关系图,大家有没有发现热电关系逼近线形,而这个直线的斜率就
是热电转化系数。

小编进一步算了不同供汽参数下的热点转化系数,得到下面的结果:
大。

我们来看计算结果,
同样在居民供热下,热电关系也逼近线形,而这个直线的斜率就是热电转化系数。

小编进一步算了不同供汽参数下的热点转化系数,得到下面的结果:
从上面不管是工业抽汽还是居民供热,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神奇的系数和压力的关系比较大,而和温度的关系较小,这是为啥呢。

相对于纯凝工况,供热工况从汽轮机抽汽导致抽走的蒸汽没有发电,我们可以简单计算:
少发的电= (汽机抽汽焓- 汽机排汽焓)*抽汽流量*汽机效率
对外供热= (汽机抽汽焓-补水/回水焓)*抽汽流量
热电转化系数=对外供热/少发的电
= (汽机抽汽焓-补水/回水焓)/((汽机抽汽焓- 汽机排汽焓)*汽机效率))
当抽汽流量变化时,汽机排汽焓和汽机效率变化不大,补水焓不变,所以热电转化系数主要和汽机抽汽焓有关了。

注意,这里指的是抽汽焓,不是供汽焓(有可能抽汽温度太高,需要喷水减温),汽机的抽汽焓主要和汽机进汽参数,汽机效率和抽汽压力有关,而对于固定的热电联供系统,进汽参数和汽机效率是确定的,所以就出现了上文表格中热电转化系数和抽汽压力关系比较大的结果。

有兴趣的兄弟可以看看不同燃机和汽机配置,这个系数会不会变化,小编掐指算了下,有一点关系,但是还是主要和抽汽压力有关,上文的表格的数据作为粗算结果足够。

还有朋友问了,如果既有工业抽汽,也有居民供暖怎么算了,其实也简单,就是各用个的热电转化系数就是了:)
热电转化系数除了计算热电比,还可以快速计算抽汽下的效率。

比如某燃机热电联产,纯凝下发电100MW,效率56%,现在对外供12bar,200C蒸汽50MW.那么将少发电
14MW (根据上文的表,热电转化系数3.5),电效率为48.16%((100-14)/
(100/56%)),热效率为76.2% ((100-14+50)/(100/56%)),热电比为 58%。

有些兄弟喜欢算抽多少吨蒸汽可以达到40%热电比,这个只需要把供热量转化为蒸汽量就好了,不会的自行翻翻热力学教材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