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空间分析
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浅析
![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200739bd64783e09122b97.png)
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浅析住宅是人类由于生存的需要而建造的人为空间,这种人为空间从来就包含着住宅的室内空间和住宅的外部环境空间。
随着居民的精神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从业主,开发商,亦或设计方,都越来越关注外部环境空间的品质,并出现越来越多成功的设计作品。
本文将从空间组织、绿化设计及居民的需求三个方面并结合相关实例来谈谈住宅区的环境空间设计。
一、外部环境的空间组织住区的建筑空间有其空间序列,而居住区的外部环境空间也有其秩序性,并与建筑空间序列相互制约,相互融合。
根据平面构成原理,平面构成中的要素是——点、线、面。
点是环境设计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点与空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区分。
通常由视觉决定点的视觉效果可以适用空间,同样空间的视觉效果也可适用于点。
在实际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居住区的绿化特殊性、用地环境秩序、平面构成等诸多方面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绿化空间的关键点、中心空间、过渡空间。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景观视觉焦点。
视觉焦点的选择应注意其在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中的地位以及所起的作用,运用对景作用、引导作用、吸引作用、影壁作用以及框景作用。
2.主体景观空间。
应为环境空间的功能中心与审美中心,根据不同的特点和用途特征进行重点设计,因地制宜,形成各自的不同特性,成为小区的主体景观。
3.过渡景观带。
过渡景观带在居住区环境空间中同样重要,它既要和视觉焦点相呼应,又要起到与主体景观空间过渡的作用。
设计中可充分利用植物因素,注意乔、灌木在树种、颜色、树型、体量上的动感特征,以取得与主体景观空间的呼应。
4.路径。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区域内既要有“节点”,又要有“路径”,才能形成“场所感”。
现有的一些住宅小区的绿地系统经常是组团绿地加上中心绿地,这种做法往往过份概念化,结果形成了一块块“邮票”式的方块绿地,景观不成系统,使用效益低。
因此我们还应重视步行景观路线的设置。
这种设置应着眼于“路径”的设计,它强调了人流路线和景观的结合,使得原有的自我中心式的绿地和人的行为方式联系在一起。
建筑外部空间调研报告
![建筑外部空间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b3c074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8.png)
建筑外部空间调研报告根据建筑外部空间的调研报告,以下是我对其结果的总结:建筑外部空间是指建筑物周围的区域,包括庭院、花园、露台、停车场等。
它对建筑物的整体氛围和使用体验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对建筑外部空间的调研,我发现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关注和改进:1. 功能性:建筑外部空间的功能性是其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它应该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用户需求,提供合适的功能和设施。
例如,在商业建筑中,停车场和出入口的位置应该方便顾客进出;在住宅建筑中,花园和露台的设计应该能满足居民的休闲和娱乐需求。
调研显示,一些建筑外部空间的设施和功能还有待改进,提高其实用性和适应性。
2. 美观性:建筑外部空间的美观性对于提升整体环境质量和吸引人们使用非常重要。
通过调研,发现有些建筑外部空间的景观设计不够出色,缺乏绿化和装饰元素。
所以,需要加强对建筑外部空间的美化工作,选择合适的植被和艺术装饰来提升其美观程度。
3. 可持续性:在建筑外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中,要注重可持续性的考虑。
这包括采用环保材料、节能灯具和水资源管理等。
调研结果显示,一些建筑外部空间缺乏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对环境和资源的浪费较为严重。
因此,建议在设计和管理建筑外部空间时,要加强对可持续性的考虑,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4. 人性化设计:建筑外部空间应该以人为本,关注用户的需求和感受。
通过调研,发现有些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不够人性化,缺乏足够的座椅和遮阳设施,给人们使用带来了不便。
建议在设计建筑外部空间时,要充分考虑人们的舒适性和便利性,提供舒适的座椅、合适的遮阳设施等。
综上所述,建筑外部空间的调研结果显示需要在功能性、美观性、可持续性和人性化等方面加强设计和改进。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提升,可以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和增加建筑物的价值。
因此,建议在未来的建筑项目中,更加注重对建筑外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
城市外部空间环境调研报告
![城市外部空间环境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645e9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2.png)
城市外部空间环境调研报告城市外部空间环境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外部的空间环境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了解城市外部空间环境的现状,制定和改进相应的规划和政策,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共收集了200份有效问卷,同时对10个代表性的城市外部空间进行了实地调查。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城市外部空间容积率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城市外部空间的容积率较低,有的甚至低于0.5。
这说明城市外部空间的利用率较低,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
应该加强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城市外部空间的潜力。
2. 城市外部空间种植绿化率通过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城市外部空间的种植绿化率普遍较低。
这给城市外部空间带来了很大的美感和生态问题。
加强城市外部的绿化工作,可以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城市外部空间的公共设施调查显示,城市外部空间的公共设施普遍不足。
如垃圾桶、长椅、自行车停车场等设施缺乏,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应该增加公共设施的投入,提高城市外部空间的服务水平。
4. 城市外部空间的交通状况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城市外部空间的交通状况比较复杂,尤其是交通拥堵问题比较突出。
随着人口的增加,交通问题日益凸显,需要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来改善交通状况。
四、对策建议1. 加强城市外部空间的规划设计,提高空间利用率。
应该制定相应政策和规划,鼓励多功能开发利用城市外部空间。
2. 加强城市外部空间的绿化工作。
增加公园、绿地、道路绿化等绿化设施,提升城市外部空间的生态环境。
3. 增加城市外部空间的公共设施。
增设垃圾桶、长椅、自行车停车场等设施,方便居民的生活。
4. 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
应该解决城市外部空间的交通拥堵问题,减少道路交通压力。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城市外部空间环境的现状。
城市外部空间的规划设计、绿化工作、公共设施和交通状况都存在一定问题。
外部空间环境认知和设计
![外部空间环境认知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0329e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a.png)
03
外部空间环境设计要素
地面设计
01
02
03
地面铺装
选择合适的地面铺装材料, 如石材、砖、混凝土等, 以增加空间的美观度和实 用性。
地面标高
通过调整地面的标高,创 造出层次感和立体感,同 时满足排水需求。
地面纹理
利用不同的纹理效果,增 强空间的视觉效果和触感 体验。
植物配置
植物种类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 件和景观需求,选择适宜 的植物种类,包括乔木、 灌木、花卉等。
人文性原则
总结词
人文性原则强调关注人的文化背景、审美需求和心理感受,使空间环境更具人文关怀。
详细描述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需求,创造出符合人们心理感受的空间。 同时,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文化元素融入空间设计中,提升空间的文化内
涵。
生态性原则
总结词
生态性原则强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使空间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
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注重人性和生态,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外 部空间环境的设计也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生态保护。
02
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原则
功能性原则
总结词
功能性原则是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核心,强调空间的使用价值和功能需求。
详细描述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空间的使用目的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布局,满足人们的 日常活动需求。同时,要注重空间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
理。
人文关怀的加强
人文关怀的加强
未来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将更加注重人文关 怀,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设计将更加关 注人的行为习惯、心理感受和情感需求,通 过人性化的设计,营造出舒适、安全、温馨 的空间环境。
外部空间的视觉分析
![外部空间的视觉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3c6452312b3169a451a4fd.png)
水平面视 野是在水 平面内无 需转动头 部和眼睛 就可以看 得见的角 度范围。
(2野
人的双眼同时看景物时,两只眼睛 的视野重叠(约120°)所形成的中间视 区称为“双眼视区”;而人能较好地观 赏景物的最佳视区则是在60°以内。 长期的实践表明,观赏建筑的最短 距离应该等于建筑物的宽度,相应的最 佳水平视野应为54°左右。 在外部空间设计时,对于主要建筑 物尺度与位置的确定,应充分考虑水平 面视野的特点,以满足人们观赏活动的 视觉要求,增强建筑艺术的空间效果。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
外部空间的视觉分析
2007.1
视觉的概念
------是人对空间的最基本感 知,是信息的最主要来源。从视 觉角度分析确定建筑等物质要素 的位置、高度、体量及道路、广 场、庭院的比例关系,可获得较 完美的空间构图。
(1) 距离
视觉与人的其他知觉一样,其感受 的程度受到距离的局限。 通常人眼在平视情况下,其视距与 视觉分辨率及心理感受密切相关。
0~0.45m为亲密距离,基本相当于 面部高度的距离。这一距离内,所有感官 一齐作用,所有细节一览无余.传达着温 柔、舒适、爱抚或激愤等强烈情感,具有 强烈的干涉作用。
0.45~1.30m为个人距离,相当于 人坐高以內的距离,是亲近朋友或家庭成 员之间谈话的距离,可以很细腻地感知表 情与语气。
1.30~1.80m是一般社会距离, 相当于普通人站立的高度,是朋友、 熟人、邻居、同事等之间日常交谈的 距离,从中可体验到有意义的人际交 流所必需的细节。外部空间中的人际 交往大多发生在这一距离以上。 3.60m为公共距离,一般是单向 交流的集会、演讲或旁观而无意参与 等一些较拘谨场合的距离,3.60m也 是近距离观察物体的最远距离。
(3)垂直视野 根据人眼垂直面视野的特点,人们可以 较好地观赏景物的最佳仰角在20°左 右,大体相当于建筑物高度的三倍距离; 近景观赏时,视点距建筑物应有建筑物 高度的二倍距离,仰角约为17°;
卢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
![卢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21cb6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d.png)
关注人的需求,体现人文精神,创造具有人文关怀的外部空 间。
功能与美学
功能优先
确保外部空间设计的功能性,满足人 们的实际需求。
美学追求
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形式美和 艺术性,提升空间品质。
历史与现代
传承历史
在设计中融入历史元素,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特色。
创新现代
结合现代技术和审美观念,创造出具有时代感的外部空间。
实用性考虑
卢原义信强调在创新的同时注重设计的实用性,满足功能需求和使用者的实际需求,确 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传承历史文化
历史保护
卢原义信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法和材料选择,保 留和修复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景观。
VS
文化融合
卢原义信倡导在设计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 元素相融合,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 新,同时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
详细描述
东京中城设计是卢原义信的代表作之一,它将自然元素与现代设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开放且富有活 力的公共空间。设计中注重光影效果,利用植物和水景等元素,营造出舒适宜人的氛围。同时,设计还考虑了城 市发展和居民需求,提供了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和设施。
案例二:京都站前广场设计
总结词
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公共空间
他关注人在空间中的多维度体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 感受,以创造丰富的空间体验感。
动态与静态的结合
卢原义信注重动态与静态的结合,通过设计使空间既能满足人们动 态的活动需求,又能提供静态的休憩和观赏场所。
04
卢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东京中城设计
总结词
融合自然与现代元素的开放空间
03
卢原义信的外部空设计特点
某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
![某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ce035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9.png)
某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某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一、公司背景介绍某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大陆,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个分支机构和销售网点,并有2000多名员工。
该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等电子消费品,并且在近年来不断推出新的产品,致力于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二、内部环境分析1. 人力资源某公司拥有一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
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和发展,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提升的方式补充和培养员工。
公司还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和发展机会,保持员工积极性和稳定性。
2. 组织结构某公司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能够快速反应市场需求和变化。
公司设立了行政部、市场部、研发部、生产部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保证了各个环节的高效运转。
3. 公司文化某公司强调团队合作、创新和客户至上的价值观。
公司鼓励员工敢于创新、追求卓越,同时注重客户的需求和体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外部环境分析1. 政策环境某公司所在的国家对电子产品产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包括减税、补贴和优惠政策等。
这些政策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有利于公司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2. 经济环境全球经济环境的波动对某公司的经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经济繁荣时期,消费者购买力增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加;而经济不景气时期,消费者的购买力会减弱,需求也会下降。
因此,某公司需时刻关注全球经济形势,灵活应对。
3. 技术环境电子产品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技术更新迅速。
某公司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以与竞争对手保持竞争优势。
4. 市场环境某公司的产品市场包括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者市场和企业市场。
消费者市场受到消费者购买力、消费习惯和品牌知名度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市场受到客户需求、竞争状况和产品定位等因素的影响。
某公司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组合和市场策略,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保持市场份额。
内外部环境分析swot
![内外部环境分析swot](https://img.taocdn.com/s3/m/17790bd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2.png)
内外部环境分析swot在外部环境的分析中,Swot 模型能够深入地把握组织、行业和社会环境的优势和弱点,并综合分析和总结现有的信息,以此为依据调整企业的战略方向和决策,以获取更有利的商业环境。
一、优势 (Strength)1、占有绝对优势的资源:拥有优质生产设备、高新技术、优秀的研发团队、良好的社会信誉等;2、优异的利润率:通过提高效率、优化成本等措施,提高利润率;3、品牌知名度很高:积极的品牌宣传和营销使品牌知名度大大提高,使客户更加忠诚;4、质量优秀:采取严格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质量检测流程,使得产品质量优异;5、有效的创新能力: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并积极调整现有战略,持续提高本公司的优势。
二、劣势 (Weakness)1、过度投资和缺乏最佳配置:重复投资等因素造成部分资源的浪费;2、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不足: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存在着技术窃取的风险;3、缺乏市场分析和营销能力:没有很好的市场分析能力,及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4、员工素质和技能水平低:缺乏充足的培训,员工素质和技能水平不足以满足企业战略目标;5、管理水平不足:缺乏管理技巧和经验,管理水平偏低,且缺乏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
三、机会opportunity1、发掘行业市场发展空间:通过开发新产品、服务、技术拓宽市场占有率;2、抓住海外市场整合机遇:充分利用累积的资源优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3、利用后续服务增加营收水平:开发和推广后续服务,增加收入;4、积极参与政府增加投资:联合政府和其他机构发掘投资机会,提高投资效益;5、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积极招募和培训优秀的个人,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四、威胁threats1、资源短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能源、材料等资源短缺,子公司无法跟上全企业的发展进度;2、技术风险:企业发展步伐落后,国外竞争对手在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上有着较大的优势;3、资金困境:由于融资渠道以及增资股权等因素,导致目前财力拮据;4、法律法规风险:行业竞争规则严格,政府监管力度加大,法律法规出台频繁且变化快;5、社会变革风险:社会经济及政治等其他因素会给行业带来重大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弥补和控制,可能对企业的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分析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分析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b8ec80dd88d0d233d46a62.png)
分析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摘要:随着当代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现代城市的主要部分已经逐渐被摩天大楼所占据,高层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和敏感。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环境层次作为城市空间与高层建筑的一种中介空间,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具有多层意义,作为处理高层建筑与城市关系重要环节的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也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包括的内容很多,本文对起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体环境一、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城市建筑形体环境是环境物质存在及其物一物关系在城市建筑环境层次上的表现。
建筑实体、基地表面及它们围合限定出的城市外部空间,三者之间相互的关系是城市建筑环境主要的物一物关系的承担者和表现者。
所以,高层建筑自身以及地表面是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主要物质构成要素,即物质要素。
在城市中,空间的获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使用某些手段,在原空间(大自然、宇宙空间)进行领域的设置(包括行为、心理、视觉等方面的限定)。
这里,一定的目的即是人的生活(生存活动)目的。
人是空间的主角,人是空间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人的存在及活动为空间赋予意义。
所以,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存在着人的要素。
人的活动方式及生理的需求又对空间(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在组织构成上提出要求。
技术是达到要求的手段,而有时,技术亦会对空间的构成提出限制,故空间着功能与技术方面的要素,即功能技术要素。
二、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功能要求高层建筑的外部空间作为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空间,首先必须满足人们行为的要求。
现代高层建筑功能多,容量大,对建筑外部空间提出了复杂的功能要求。
根据其使用性质的特点,可对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主要功能作如下的分类。
1、交通功能这是高层建筑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能。
高层建筑容纳了大量的人流在其内部活动,因此其外部空间必须面对更加庞大的人流、车流集散问题,处理不好会对城市交通和景观造成巨大的压力。
外部空间分析
![外部空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4707f2aef8941ea76e0549.png)
广场构成3个梯形广场:主广场、次广场、 小广场.
圣马可广场
• 简介
圣马可广场(Plazza San Marco) 又称威尼斯中心广场, 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 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圣马可 广场是由公爵府、圣马可大教堂、 圣马可钟楼、新、旧行政官邸大 楼、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 圣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钟楼和圣 马可图书馆等建筑和威尼斯大运 河所围成的长方形广场,长约 170米,东边宽约80米,西侧宽 约55米。广场四周的建筑都是文 艺复兴时期的精美建筑。
到协调,究其原因: ⑴地理环境因素的调和; ⑵古典建筑尺度上一致; ⑶有意识新建筑配合老建筑 ·圣马可图书馆→新市政厅
Hale Waihona Puke 2.靠近岸边时,发现岸边木桩林立。威尼斯本来 是一片沼泽地。先民打下了无数个木桩。这些 木桩常年埋在沼泽里,最后变成了化石一般的 坚不可摧。整个城市就是这样从沼泽地里慢慢 建成的。
3.沿岸边的步行大道很宽,中间这个高头大马的雕 塑就是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的雕像。
4.总督府的外立面分三层。和传统的视觉法则不 同的是,这个建筑顶层最为厚实,而底层则用 拱券做的非常轻巧,这在欧洲古建筑里面似乎 非常少见。这种处理方式削弱了总督府庞大体 量的沉重感,似乎总督府是被轻轻的放在亚得 里亚海上
7.圣马可教堂的正立面。这个圣马可教堂和其他教 堂造型完全不同,用了5座半球形拱顶,立面显 得非常花哨世俗。这和米兰大教堂的圣洁气氛好 像完全不同,也许这也代表了威尼斯人的重商主 义吧。
1.对比
表现手法
狭小的入口与巨大的广场对比
3·新老建筑配合的典范(文脉) ·圣马可广场上的建筑先后长达800余年,但仍感
建筑外部空间概念和解析
![建筑外部空间概念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9b3fbdf705cc1755270989.png)
因此,从建筑与城市认识出发,我们 说:围合产生了空间。
空间的产生
围合产生了空间
地面的上升与下沉塑造了不 同领域感的空间,下沉的地面获 得了围合的空间效果,而抬高的 地面具有构筑物的标志作用。
空间的上升与下沉
建筑的产生使室内空间独立于室外 空间。室内外空间主要差别在于屋顶 这一水平向的空间维度,它产生于墙 体或柱体的竖向支撑。缺少围合的有 顶空间作为半室外空间,对室外空间 进行了限定,有强烈的空间领域感。
建筑内外空间
通过竖向元素(墙、柱等)的排列组 合 空间被划分成不同区域,空间依托 于界面形 成有限的领域空间,如柱子 周围的空间与靠墙面的两侧空间。
建筑的构成方法 柱子对空间的限定
空间能被作为认知的主体,则需要围合。 这是室外与室内空间相同的地方。围合度 低或缺少围合的空间容易作为背景(底)被 认知,建筑成为突出的主体,围合度高、 比例协调的围合空间则给人强烈的空间氛 围与空间主体性。
《城市意象》 Kevin Lynch 《存在.空间.建筑》 C·Norberg Schulz 《城市与广场》 P· Zucker 《城镇设计》 F· Gibberd 《图式语言》 Christopher Alexander
当时研究背景
外部空间:不是无限延伸的自然,而是“没有屋顶的建筑”。
两个国家内外空间的对比: 日本:内外空间区别明显 意大利:内外空间相似——功能相似,形式相似。
街道和沿街道线性布 置的各种派生空间
a.步行街
b.滨水街道或线性广场
c.沿连续的街道空间局 部扩大而形成的带形空 间或广场
d.街道的渗透空间
e.街道交叉点的节点广 场
环境设计外部分析报告
![环境设计外部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3773f5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d.png)
环境设计外部分析报告1. 概述环境设计是指对室内或室外空间进行规划、布置和装饰,以提升人们的舒适度和美感。
本分析报告旨在对环境设计行业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和未来趋势等方面,以帮助相关从业者了解行业现状并做出准确的决策。
2. 市场需求目前,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环境设计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以下是环境设计行业的几个主要市场需求:2.1 个性化需求人们希望将个人喜好和特点融入到环境设计中,以展示个性和独特性。
因此,环境设计师需要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设计方案,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2.2 绿色环保需求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目标,人们对环境友好的设计越来越感兴趣。
因此,环境设计师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概念,采用环保材料,并考虑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要素。
2.3 舒适度需求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环境设计师需要关注空气质量、光线照明、温度调节等因素,以创造舒适、健康的环境。
3. 竞争态势环境设计行业呈现出竞争激烈的态势,以下是行业竞争的主要特点:3.1 品牌竞争一些知名品牌在环境设计领域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客户基础,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
这些品牌通常具备专业的设计团队和丰富的设计经验,给其他从业者带来竞争压力。
3.2 服务竞争在环境设计行业,客户服务的质量往往是竞争的一个关键因素。
优秀的设计师除了需具备良好的设计能力外,还需要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以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
3.3 新技术竞争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技术在环境设计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设计效果,提升设计师的竞争力。
4. 未来趋势环境设计行业正面临着一些重要的未来趋势,从业者需要将其纳入考量:4.1 数字化设计数字化设计已逐渐成为行业的趋势,设计师需要学会使用设计软件和工具,与传统手工设计相结合,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外部空间设计:定义概述
![外部空间设计:定义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eff1f82a417866fb94a8ecc.png)
影响空间感受的因 素
一种物体同感受它的人之间产生 关系主要是通过视觉来确定的, 但在很多时候,触觉、嗅觉、听 觉等其它身体感官也参与其中。 甚至天气中的风、雨、日、照都 会对空间感受产生影响。
什么是外部空间
外部空间是有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 部环境,是从对自然的限定开始的, 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它与无 限伸展的自然空间不同,它是在自 然当中由“框框”所限定的空间 (“框框”就是可以创造出满足人 的意图和功能的有意义的积极空间, 是一种向心秩序的体现)。
边界
举例
紫禁城外林荫道(单一型柱列边界) 卢浮宫神庙(双重型柱列边界) 春日大社灯笼群(记号型双重边界) 婆罗浮屠塔群(记号型多重边界) 圣马可广场(双极平坦型场地) 丘伊雷利庭图(多极平坦型场地) 洛克菲勒中心广场(单极凹形场地)
什么是外部空间设 计
外部空间设计,就是为人的活动 创造有意义的外部空间(相对于 建筑内部)的技术或方法,是一 种营造人类活动空间的过程。
被营造出来的空间,质产生变化
1.建筑空间
建筑室内空间的长、宽、高对空间 的尺度感影响最大,房间的四壁产 生封闭围合的作用,底界面和顶界 面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房间的亲切行 和遮蔽性。
关于对外部空间距离问题 的总结
一般情况下,人与物体的距离在25米左右的时候,最 能产生亲切感,可以辨认出人脸和建筑的细部,这是 古典街道的常见尺度。
01
02
宏伟的街道或广场空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150米,超 过后会使建筑立面上的沟槽效果消失,透视感减弱而 接近立面。此时巨大的广场可以作为一个纪念性的建 筑的前景。当人与建筑的距离超过1200米时,就看不 到具体形象了,只能看到模糊的外轮廓线。
3. 建筑材料表面的肌理与肌理的组合
浅析外部空间设计
![浅析外部空间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eed043cbd64783e09122b61.png)
浅析外部空间设计【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外部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组成要素、设计方法及外部空间秩序的建立。
既包含空间论;也包含方法论,对外部空间的设计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空间;空间的要素;空间的封闭;空间的层次;空间的序列;空间的秩序空间本质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他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
空间的形成既与视觉有关,也与嗅觉、听觉、触觉有关,同时也与风雨、日照等有关。
建筑空间是由地板、墙壁、天花板三种要素所限定的。
建筑的外部空间是从自然中限定自然开始的,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因此外部空间是向心的、积极的空间;而自然是无限延伸的消极的空间。
积极空间意味着空间能够满足人的意图,是有计划性的。
消极空间是指空间是自然发生的,是无计划的。
一、外部空间的要素构成外部空间的要素有尺度、质感、点、线、面、体、色彩、声音及光影等,其中主要要素为尺度和质感。
尺度一般情况下,人的眼睛以大约60°顶角的圆锥为视野范围,熟视时成为1°的圆锥。
人的视点与建筑、建筑与建筑、人与人之间距离与高度的比值D/H,D/H=1时成45°仰角,这是观赏建筑细部的最佳位置。
D/H=2时成27°仰角,这样既能观察对象的整体区域,同时又能感觉到它的细部效果,具有良好的竖向空间关系观测区。
因此27°仰角为最佳垂直直视区。
D/H=3成18°仰角,这个角度是能够看到建筑的全貌的基本的垂直视线角度。
界于18°到45°之间是理想的观感区域。
D/H>4则由于相互之间过于疏远而失去相互间的影响力。
“十分之一理论”即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具体设计时可以作为参考。
“外部模数理论”即外部空间设计可采用一行程为20-25米的模数,这是可识别人脸的距离。
在设计中每20-25米,设计成有重复的节奏感、材料的变化或是地面高差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穿插的小路 方便了交通
草坪间的空隙方便东侧人们对 进入。
心作八 教用个 学,大 区暗柱 。示子 人对 们对 通人 向群 中有
黄色的柱子对领域有一 定的划分,将草地与砖 地分隔开来,同时柱子 将草地分割成各个小块, 在每块草地间都有路灯 和供人休息的凳子
各种各样的植被对 元和广场起到限定 作用
外部空间分析
郑州大学元和广场
目录
• •
A B
C
相关简介 基本图 空间感受
D
分析内容
相关简介
• 空间序列的至高点,使广场具有 较强的向心性与归属感。 元和 广场又称为钟楼广场,这里有着 郑大的第一高度,56米的钟楼象 征来自五湖四海郑大人的团结和 凝聚。广场以中心的钟楼为整个 元和广场又称为钟楼广场,这里 有着郑大的第一高度,56米的钟楼 象征来自五湖四海郑大人的团结和 凝聚。广场以中心的钟楼为整个空 间序列的至高点,使广场具有较强 的向心性与归属感。
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轴测图
元和广场位于郑州大学东 西轴线上东边是图书馆, 西边是中心教学区,是校 园的中心广场。
钟楼,图书馆, 中心教学区呈中 轴对称
元和广场由半圆、直线、正方形等线式组成,构图 简单,无太大变化,但给人的认知感觉是轻松、舒 适、尺度宜人。
钟楼的圆台由台阶抬起,与 地面有一定的分隔,彰显了 钟楼的庄严。
• 广场的宽度与周围建 筑物的高度之比大于 或等于1,而小于2, 围合尺度感比较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