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就是面对现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在当下,就是面对现实
“禅学”的教导之中,常常提到“当下”二字。
所谓当下,就是人们面对此时此刻的际遇,接受现实,了解现况,用清醒的智慧做出正确的回应。
人总要面对自己的现实,才会活得好过得开心;逃避现实或扭曲现实的人,无异是自取溃败。
于是,禅师直接了当的指出,“当下见道”、“当下即是”。
人可以选择想法和方向,但没有办法选择遭遇。
那些不肯面对现实,接受它的挑战,而奢望问题自动离开,或妄想选择一个合意现实的人,通常都会沮丧、无助和悲观。
他们将失去斗志,折损意志力,而成为挫败者。
人必须保持主动性,愿意接受现实的挑战。
不过,他必须先同化现实,接受它,理解它,做出合宜的响应。
这个心理动力就叫主动性,它也是生命存活,表现得光采的根源。
外科医生理查德‧希勒(Rich ard Seler)有一次,来到刚动过脸部手术妇人的病房。
她嘴巴的部分神经,因病变割除了,嘴巴的肌肉,呈现歪扭。
医生为他解释,这是迫不得已的事。
妇人问:“我的嘴巴会永远歪扭吗?”
医生肯定地告诉她说:“没错,永远如此,因为部份神经切除了。
”
这时她的先生站在病床旁,微笑着说:“我喜欢你现在这个样子。
”
她先生不介意医生在场,伏身歪扭着自己的嘴唇,去亲吻妻子的嘴,两人吻得很好又亲密。
接纳现实,同化不如意的际遇或遗憾,是超越烦恼和痛苦的良方。
同时也是一个人,领悟到光明面的开始。
生活是要自己去负责的。
你愿意面对现实,承担责任,就产生主动性,就孕育出强壮的精神力。
反之,就会怨怼沮丧,可怜自己的凄惨,而悲从中来。
但无论如何,这个主动的选择,毕竟是要靠自己才行。
依赖性可能是失去主动和活力的元凶。
人千万不可以养成依赖,而变得被动无助。
禅者所谓作得了主,正是面对当下,接受现实挑战的关键。
唐朝的德山大师,有一次陪伴师父龙潭和尚到了深夜。
师父说,“夜深了该回寮房休息了!”德山道过晚安,才跨出门却又折回来。
他说,“外面太黑了!”于是龙潭为他点了蜡烛。
就当德山伸手去接时,龙潭突然把蜡烛吹熄。
就在这剎那间,德山大悟而向龙潭礼拜。
龙潭问他,“你领悟到什么?”德山说,“从今以后,我对天下老和尚的话,不再有怀疑了!”
这则公案指出:“不依赖”是培养主动的心去面对现实,接受挑战过幸福生活的不二法门。
前述那位先生,正因为不依赖夫人原有的美貌,才能面对现实产生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