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邵武七中2024学年3月高三物理试题网络测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邵武七中2024学年3月高三物理试题网络测试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甲所示,AB两绝缘金属环套在同一铁芯上,A环中电流i A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刻,两环作用力最大
B.t2和t3时刻,两环相互吸引
C.t2时刻两环相互吸引,t3时刻两环相互排斥
D.t3和t4时刻,两环相互吸引
2、生活科技上处处存在静电现象,有些是静电的应用,有些是要防止静电;下列关于静电防止与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印染厂应保持空气干燥,避免静电积累带来的潜在危害
B.静电复印机的工作过程实际上和静电完全无关
C.在地毯中夹杂0.05~0.07mm的不锈钢丝导电纤维,是防止静电危害
D.小汽车的顶部露出一根小金属杆类同避雷针,是防止静电危害
3、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卫星轨道3(如图所示)。

则卫星分别在1、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3上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它在轨道1上具有的机械能
D.卫星在轨道3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
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重物,在塔吊电动机的拉力下,由静止开始向上以加速度1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重物上升到高度h 、重物速度为1v 时塔吊电动机功率达到额定功率0P ,此时立刻控制电动机使重物做加速度大小为2a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速度减到零,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一切摩擦,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物匀减速阶段电动机提供的牵引力大小为()2m g a +
B .重物匀加速阶段电动机提供的牵引力大小为01
P v C .计算重物匀加速阶段所用时间的方程为20112
P t mgh mv -= D .假设竖直方向足够长,若塔吊电动机以额定功率0P 启动,速度1v 就是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5、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发现了质子
B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C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阴极射线是原子核中的中子变为质子时产生的β射线
D .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 )和镭(Ra )两种新元素
6、如图所示,R 3处是光敏电阻,a 、b 两点间接一电容,当开关S 闭合后,在没有光照射时,电容上下极板上电量为零,当用光线照射电阻R 3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 3的电阻变小,电容上极板带正电,电流表示数变大
B .R 3的电阻变小,电容上极板带负电,电流表示数变大
C .R 3的电阻变大,电容上极板带正电,电流表示数变小
D .R 3的电阻变大,电容上极板带负电,电流表示数变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关于热力学的一些现象和规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 .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绷紧,所以液滴呈球形
C .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D .一些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表面层的水分子比内部的水分子更密集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状态改变过程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也有可能发生变化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和内能一定大
B .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C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D .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
E.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9、2019年9月11日,《自然天文学》杂志登载了英国伦敦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的报告:他们成功通过开普勒望远镜发现,一颗代号为K2-18b 的类地行星的大气中有水汽,含量可能在0.1%至50%之间。

如果K2-18b 和地球均视为均匀球体,其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p ,其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q ,则K2-18b 和地球( )
A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2q p
B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2pq
C .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p q
D .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q p
10、如图甲,线圈A (图中实线,共100匝)的横截面积为0.3m 2,总电阻r =2Ω,A 右侧所接电路中,电阻R 1=2Ω,R 2=6Ω,电容C =3μF ,开关S 1闭合.A 中有横截面积为0.2m 2的区域C (图中虚线),C 内有图乙所示的变化磁场,t =0时刻,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闭合S 2、电路稳定后,通过R 2的电流由b 流向a
B .闭合S 2、电路稳定后,通过R 2的电流大小为0.4A
C.闭合S2、电路稳定后再断开S1,通过R2的电流由b流向a
D.闭合S2、电路稳定后再断开S1,通过R2的电荷量为7.2×10-6C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研究电阻值相近的两个未知元件X和Y的伏安特性,使用的器材有多用电表、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电流表(内阻约为1Ω)。

⨯”倍率粗测元件X的电阻,示数如图(a)所示,其读数为_____Ω。

若用电压表与电流表(1)用多用电表欧姆挡的“1
测量元件X的电阻,应选用图(b)或图(c)中的哪一个电路_____(选填“(b)”或“(c)”)。

(2)连接所选电路并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左向右滑动,电流表的示数逐渐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依次记录实验中相应的电流值与电压值。

(3)将元件X换成元件Y,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

-图线,由图像可知,当元件Y中的电流增大时其电阻_________ (4)图(d)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元件X和Y的U I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12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要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知识测当地重力加速度g,现已找来了如下器材:如图所示的对称“工”字形金属薄片、铁架台及其附件、光电计时器1套。

(1)根据实验目的,需要的器材还有(____)
A.天平B.打点计时器
C.秒表、D.游标卡尺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除了“工” 字形金属薄片上、下水平部分的厚度d和它们之间竖直部分的长度L外(d<<L),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说明物理量名称和表示它的字母符号);
(3)用(2)中的物理量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分)如图1所示,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倾角为α,一小物块从斜面底端开始以初速度0v 沿斜面向上运动,若
012/v m s =,则经过2s 后小物块达到最高点,多次改变0v 的大小,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m t ,作出0m t v -图像,如图2所示,(g 取210/m s ),则:
(1)若斜面光滑,求斜面倾角α;
(2)更换另一倾角30α=的斜面,当小物块以012/v m s =沿斜面向上运动时,仍然经过2s 到达最高点,求它回到原来位置的速度大小;
(3)更换斜面,改变斜面倾角α,得到的0m t v -图像斜率为k ,则当小物块以初速度0v 沿斜面向上运动时,求小物
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为多少?
14.(16分)如图所示,哑铃状玻璃容器由两段完全相同的粗管和一段细管连接而成,容器竖直放置。

容器粗管的截面积为S 1=2cm 2,细管的截面积S 2=1cm 2,开始时粗细管内水银长度分别为h 1=h 2=2cm 。

整个细管长为h =4cm ,封闭气体长度为L =6cm ,大气压强取p 0=76cmHg ,气体初始温度为27C ︒。

求:
(i)若要使水银刚好离开下面的粗管,封闭气体的温度应为多少K ?
(ii)若在容器中再倒入同体积的水银,且使容器中封闭气体长度L 仍为6cm 不变,封闭气体的温度应为多少K ?
15.(12分)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

如图所示,质量m =60 kg 的运动员从倾角θ=30°、长度L =80m 的直助滑道AB 的A 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下,经过t =8s 到达助滑道末端B 。

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 处附近是一段以O 为圆心、半径
R=14m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与弯曲滑道最低点C的高度差h=5 m,运动员在B、C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1 000 J,g=10 m/s2.求:
(1)运动员在AB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 f的大小;
(2)运动员到达滑道最低点C时对滑道的压力F N的大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解题分析】
t1时刻感应电流为零,故两环作用力为零,则选项A错误;t2时刻A环中电流在减小,则B环中产生与A环中同向的电流,故相互吸引,t3时刻同理也应相互吸引,故选项B正确,C错误;t4时刻A中电流为零,两环无相互作用,选项D错误.
2、C
【解题分析】
A.印刷车间中,纸张间摩擦产生大量静电,所以印刷车间中保持适当的湿度,及时把静电导走,避免静电造成的危害,故A错误;
B.静电复印机是利用静电工作的,与静电有关,故B错误;
C.不锈钢丝的作用是把鞋底与地毯摩擦产生的电荷传到大地上,以免发生静电危害,属于防止静电危害,故C正确;
D.小汽车的顶部露出的一根小金属杆是天线,接受无线电信号用,不属于防止静电危害,故D错误。

故选C。

3、C
【解题分析】
ABD.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有
2
222=)2(Mm v G m r m m r ma r T r
πω=== 解得
v =
ω=② 2GM a r =
③ 轨道3半径比轨道1半径大,根据①②④三式,卫星在轨道1上线速度较大,角速度也较大,卫星在轨道3上经过P 点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P 点的加速度,故ABD 均错误;
C .卫星从轨道1到轨道3需要克服引力做较多的功,故在轨道3上机械能较大,故C 正确;
故选C 。

4、B
【解题分析】
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重物匀减速阶段
22mg F ma -=
()22F m g a =-
A 错误;
B .重物在匀加速阶段
011P F v =
011
P F v = B 正确;
C .匀加速阶段1P F v =,电动机功率逐渐增大,不满足20112
P t mgh mv -=,选项C 错误; D .假设竖直方向足够长,若塔吊电动机以额定功率0P 启动,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0m P v mg
= m 1v v >
选项D 错误。

故选B 。

5、D
【解题分析】
A .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发现了中子。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故A 错误;
B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证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故B 错误;
C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但阴极射线不是原子核中的中子变为质子时产生的β射线,故C 错误;
D .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 0)和镭(R a )两种新元素,故D 正确。

故选D 。

6、A
【解题分析】
R 3是光敏电阻,当用光线照射电阻R 3时,据光敏电阻的特点,其阻值变小,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知,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CD 错误;
因原来时电容器极板上的带电量为零,故说明ab 两点电势相等;
有光照以后,两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因R 1、R 2支路中电阻没有变化,故R 2的分压比不变;而由于R 3的电阻减小,所以R 3的两端电压减小,3=R U ϕϕ-右左,而ϕ左不变,所以ϕ右增大,故上端的电势要高于下端,故上端带正电,A 正确B 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ABE
【解题分析】
A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需要外界干预,故A 正确;
BD .液体表面张力是由于表面层的水分子比液体内部的水分子更稀疏,分子间表现出引力,使液面绷紧,液滴呈球形,故B 正确,D 错误;
C .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因为高原地区大气压较低的缘故,故C 错误;
E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状态改变过程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通过做功内能也有可能发生变化,故E 正确。

故选ABE 。

8、BCE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热学相关知识。

【题目详解】
A.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而物体的内能不仅与温度有关,还有物体的物质的量、体积、物态有关,故A 错误;
B.液晶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物态,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向某些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故B 正确;
C.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C T
=,P 不变,V 增大,温度T 增大,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势能可以忽略不计,内能一定增加,故C 正确;
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实际气压与同温度下饱和蒸气压之比,故D 错误;
E.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必定处于热平衡,温度相同,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故E 正确。

故选BCE 。

9、AD
【解题分析】
根据星球表面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有
2Mm G mg R
= 得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2GM g R =

222=g M R q g M R p
=⋅行行地地地行 可知A 正确,B 错误;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2
2Mm v G m R R
= 得第一宇宙速度
v =

v v =行地 可知C 错误,D 正确。

故选AD 。

10、BD
【解题分析】
根据楞次定律,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则闭合S 2、电路稳定后,通过R 2的电流由a 流向b ,选项A 错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0.61000.243B E n
S V V t ∆==⨯⨯=∆,则闭合S 2、电路稳定后,通过R 2的电流大小为1240.4262
E I A A R R r ===++++,选项B 正确;闭合S 2、电路稳定后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则当再断开S 1,电容器放电,通过R 2的电流由a 流向b ,选项C 错误;电路稳定后电容器带电量
6623100.467.210R Q CU C C --==⨯⨯⨯=⨯,则电路稳定后再断开S 1,通过R 2的电荷量为7.2×10-6C ,选项D 正确;故选BD. 点睛:此题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直流电路中的含电容问题;注意用B E n S t
∆=∆求解电动势时,S 是线圈中有磁场部分的面积,不是线圈的面积; 同时要搞清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是哪个电阻上的电压值.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10 (b ) 增大 增大
【解题分析】
(1)[1]选择“1⨯”倍率测量读数为10Ω,则待测电阻值为10Ω。

(2)[2]元件X 电阻值约为10Ω,根据
3k Ω10Ω10Ω1Ω
> 可知元件X 与电流表内阻相近,则电流表采用外接法误差较小,应选(b )电路。

(3)[3]在(b )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左向右滑动,元件X 两端电压增大,则其电流增大则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

(4)[4]根据欧姆定律变形
U R I
= U I -图像上的点与原点连线斜率的大小为电阻,由图像的变化特点知,元件Y 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12、D “工”字形金属薄片上、下水平部分分别通过光电计时器的时间1t 和2t 22211122d d g L t L t ⎛⎫⎛⎫=- ⎪ ⎪⎝⎭⎝⎭
【解题分析】
(1)[1].此实验不必测量质量,不需天平;用光电计时器计时,故不需打点计时器和秒表;需要用游标卡尺测量“工”字形金属薄片上、下水平部分的厚度d ,故选D .
(2)[2].要测当地重力加速度g ,就必须测得“工”字形金属薄片上、下水平部分分别通过光电计时器的速度,故而需要
测量“工”字形金属薄片上、下水平部分分别通过光电计时器的时间1t 和2t .
(3)[3].“工”字形金属薄片上、下水平部分分别通过光电计时器的速度
22
d v t = 11d v t =

22212gL v v =-

22
211122d d g L t L t ⎛⎫⎛⎫=- ⎪ ⎪⎝⎭⎝⎭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37α
=
(2
)/s (3)kv 0 或者
01kv ⎛ ⎝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22012/6/2
m v a m s m s t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sin sin 6/mg ma a g m s αα=⇒== 可得:sin 0.6a g
α==,则37α=.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1sin 30cos30mg mg ma μ+=
21sin 30cos306/a g g m s μμ=+=⇒=
上升过程中:2011122v s m a == 下降过程中:2sin 30cos30mg mg ma μ-=
22sin 30cos304/a g g m s μ=-=
由此可得:/t v s ==.
(3)由题意可知:01m t k v a ==,可知:1a k
= 由于物体在斜面上上升过程中:sin cos a g g αμα=+,可得:1tan cos kg μαα
=- 讨论:(a )当tan μα>,即12sin k g α
<,物块上滑到最高点后不会下滑,则0t v k =. (b )当tan μα<,即12sin k g α
>,物块到最高点后会下滑,则10t v k = 上升的位移为20101122
s v t kv == 下滑时:1sin cos a g g αμα=-
与sin cos a g g αμα=+联立得:112sin 2sin a g a g k
αα=-=-
则:2t kv ===
12001t t t v k kv kv ⎛=+=+= ⎝总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名师点睛】对于复杂的运动,要做出具体的猜测,共有多少种情况,然后根据具体的计算作出判断.
14、(i )405K ;(ii )315K
【解题分析】
(i)开始时
101280p p h h =++=cmHg
11V LS =,1(27327)K 300K T =+=
水银全部离开下面的粗管时,设水银进入上面粗管中的高度为3h ,则
1122231h S h S hS h S +=+
解得
31h =m
此时管中气体的压强为
20381p p h h =++=cmHg
管中气体体积为
()211V L h S =+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12212
p V p V T T =,得 2405T =K
(i)再倒入同体积的水银,气体的长度仍为6cm 不变,则此过程为等容变化,管里气体的压强为 ()3012284p p h h =++=cmHg 则由3113
p p T T =解得 3315T =K
15、(1)150N ;(2)2600N 。

【解题分析】
(1)A 到B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sin f mg F ma θ-=
212
L at = 150f F N =
(2)A 到C :由动能定理得
21(sin )02
f C m
g L
h F L W mv θ+-+=- 在C 点
2C N v F mg m R
-= 2600N N F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压力与支持力大小相等,为2600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