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脊轩志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项脊轩志》。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
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
归有光被称为“明文第一”,他的散文朴素简洁,感情真挚。
这篇《项脊轩志》更是其代表作之一,以“百年老屋”项脊轩为线索,追忆
了作者年少时的生活经历和家庭琐事,抒发了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
深切怀念,以及对家族变迁的感慨。
本文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审美
能力和情感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能够进一步
了解古代散文的特点,提高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同时也能够感
受到作者在平凡生活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引发对人生和家庭的思考。
二、说学情
本次授课的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
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
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能够初步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文言词汇和句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巩固。
此外,高二学生正处于情感丰富、思维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于家庭、
亲情等话题有着较为敏感的感受,能够与文中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但是,由于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差异,学生可能难以完全理解作者
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
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深入思考文中的情感和主题。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够准确翻译全文。
(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表达
情感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诵读、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
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品味文中朴素而真挚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
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家族变迁的感慨,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
(2)感受作者在困境中依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面对
挫折时的勇气和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解文章大意。
(2)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在
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2、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对家族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2)引导学生将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与自身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深
入思考人生和家庭的意义。
五、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律和节奏,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问题引导法
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境教学法
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生活环境和情感世界,增
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4、点拨法
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指导,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六、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2、自主探究法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想法,共同解决疑难问题,提高合作能力和团
队意识。
七、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家庭亲情的视频,如《时间都去哪了》的MV,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
(2)提问学生: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一个让你们特别难
忘的地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3)引出课题《项脊轩志》,并介绍作者归有光的生平背景。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标注出文中的生字词和疑难语句。
(3)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4)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重点检查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
虚词和句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精读课文,品味细节
(1)学生分组讨论:文中哪些细节描写最能打动你?为什么?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文中如“娘
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
在此,大类女郎也?”等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对祖母、母亲的深切怀念
之情。
(3)教师提问:作者在描写妻子时,为什么用“从余问古事,或凭
几学书”这样简单的细节?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与妻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4、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除了表达对亲人的怀念之情,还表达了哪些情感?
(2)学生自主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族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3)教师补充介绍归有光的生平经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5、拓展延伸
(1)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一个难忘瞬间,并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将其写下来。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6、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文言知识、写作手法和情感主题。
(2)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如何珍惜亲情,关爱家庭?
7、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阅读归有光的其他作品,如《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进一步了解归有光的散文风格。
八、说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对于文言知识的讲解还不够系统和深入,部分学生在理解上还存在困难;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时,还可以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受。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