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专业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车辆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 3.1 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专业特色
我国汽车工业的主要竞争舞台是国际市场,而主要竞技 对手是国际中的同行。所以,这就意味着我国汽车行业必须 在核心技术方面不断优化,鼓,以优质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争取话语权。所 以,我国开设车辆工程专业的高校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对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更新与调节,使课程结构持续 优化,直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同时,高校方面还应该秉持 因地制宜原则,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参考我国基本国情,打造特 色专业。不仅是要培养技术型人才,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以 创新为驱动力去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进步,以技术 为生产力去保证我国汽车产业的整体稳定运行。
2 定位课程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汽车产业的发展市场已经由国 内转移到国际,汽车产业的竞争已经逐渐从技术上的竞争转 化为创新力的竞争,转化为人才的竞争。因此,车辆工程专业 必须重新对课程体系进行精准定位,实现尖端人才培养。具 体来说,课程体系的精准定位应该考虑到以下几方面因素:
2.1 目标培养需求
2.2 汽车产业发展需求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汽车行业作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 的整体地位不会发生改变。所以,我国汽车行业势必会把目光 放在国际市场的开拓与竞争中,推动我国由汽车制造大国转变 为汽车制造强国,打造更多属于国人的品牌。若想能在国际竞 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那么我国的汽车产业就必须实现能源结构 的调整和科技优势的创新,这就意味着未来的汽车行业发展必 须具有丰厚的人才储备。所以,高校方面应该与汽车行业方面 就人才培养达成共识,对汽车工程专业的学生不吝啬技术的传 授和信息的共享,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储备人才。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必须面向国际,而我国车辆 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以此为前提进行精准定位。因此,我国 高校方面必须优化车辆工程专业特色、创新教学体系、增加车辆 工程专业的实用价值,为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助力。 参考文献: [1] 成功,王志昊,甘佩艳,马涛,朱天翊 . 机械设计在车辆工程发 展中的应用分析[J]. 内燃机与配件,2019(5):232~233. [2] 唐超,师帅田 . 车辆定位管理系统在企业车辆管理中的应用 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4):138. [3] 宁佐归,伏军,张彬,李光明 . 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在地方院 校的定位与发展思路探讨[J]. 时代农机,2017(6):165~166. [4] 刘世通 . 车辆工程专业的定位与发展方向[J]. 化工管理,
分析研究与探讨
Doors & Windows
车辆工程专业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武登帅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摘 要:在现在社会中,科技与经济一直呈现突飞猛进的增长态势,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汽车工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尤其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速度一日千里,现阶段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车辆工业体系,是我国的主要经济支柱 之一,具有宽阔的国内甚至是国际市场。因此,车辆工程专业也要尽快追赶上现代汽车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适用现代社会的实 际市场需求,对课程体系和专业特色做出适当调整,以实现长期发展。
2017(2):32.
191
3.3 增加专业实用价值
现阶段高校专业教学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专业学生在 毕业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与相关行业不对口,导致人 才和行业的对接效率低。在汽车工业呈现欣欣向荣态势的今 天,汽车产业的发展急需一批有技术功底和创新能力的专业 人才。所以,高校方面必须直面市场需求,提高车辆工程专业 的实际价值,培养一批不局限于理论基础,而具有真才实干的 人才。而且,为了培养具备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实用型人 才,高校方面应该尽可能与企业达成人才培养共识,有企业为 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优质资源和科技能源甚至是实习机会,而 高校方面则向学生介绍现阶段汽车产业结构的发展大方向, 提高学生的就业认知。
关键词:车辆工程;专业定位;发展方向
1 引言
在未来一定要发展周期内,汽车工业市场极有可能成为 我国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市场产业之一。因此,车辆工程专业 也迎来了春天。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现有 的汽车产业及相关技术依旧不具备与发达国家同台竞技的实 力,在核心技术以及创新水平方面仍旧缺乏竞争力。因此,我 国高校必须注重于对汽车领域高端人才的培养,对车辆工程 专业实现正确定位,使我国的汽车产业逐渐与国际尖端水平 接轨,实现专业的创新化、尖端化转型。
3.2 改革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整体趋势是智能化和科技化, 无论是普通居民所驾驶的私家车辆,还是用于军事战略、城市 建设等工作的特种车辆,都将受到制造技术和设计工业的影 响,逐渐趋向于智能化,逐渐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所以,现 阶段的车辆工程教育体系必须在传统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加 强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们在课堂 学习中就能充分了解我国各大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技 术,保证学生们都能接受到最先进的共享资源,实现优质学科 的构建。
我国高校一直对汽车专业的相关课程予以高度重视,无 论是在汽车工业发展的初始阶段,还是在当前的黄金阶段,我 国高校的汽车人才培养计划一直随着汽车技术的革新而与时 俱进。比如说,80 年代的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 的应用电子技术、和汽车使用系统设计技术为主体,旨在培养 能致力于汽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而 90 年代的车辆工 程专业课程体系则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交通运 输和控制技术为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在现阶段,社会学科 融合的大趋势影响,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有要掌 握与车辆工程相关的专业课程,还要掌握基本的信息化技术 和管理体系,同时要求相关学生对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特 征有基本掌握和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