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大环境微生物学课件第8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
域:真核域 (Eukarya)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哺乳纲 (Mammalia) 亚纲:真兽亚纲 (Eutheria) 目:灵长目 (Primates) 科:人科 (Hominidae) 属:人属 (Homo) 种:智人种(Homo sapiens sapiens)
例1 大肠埃希氏菌(简称“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例2 枯草芽孢杆菌(简称“枯草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 三名法(trinominal nomenclature)
• 当某种微生物是一个亚种(subspecies, 简称“subsp”)或变种 (variety,简称“var”) 时,学名按三名法拼写
学名
• 地区性的俗名(common name):大众化和简明等优点, 但往往涵义不够确切。 如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是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的俗名
• 学名(scientific name):是某一菌种的科学名称,是按 “国际命名法规”进行命名并受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通 用正式名称。
• 属名:表示微生物主要特征的名词或用作名词 的形容词,单数,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其词源 来自拉丁词、希腊词或其他拉丁化的外来词。
• Lactobacillus(乳杆菌属)就是由两个拉丁词干组 成,Shigella(志贺氏菌属)由拉丁化的日本姓氏 组成。
• 当前后有两个或更多的学名连排在一起时,若它们的属 名相同,则后面的一个或几个属名可缩写成一个、两个 或三个字母,在其后加上一个点。
学名=属名+种名加词+符号subsp或var+亚种或变种的加词
排斜体
排正体(可省略) 排斜体(不可省略)
• 苏云金芽孢杆菌蜡螟亚种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galleria
• 酿酒酵母椭圆变种( 椭圆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var) ellipsiedeus
典型菌株(type strain 模式种)
在微生物中,一个种只能用该种内的一个典型菌株当 作它的具体代表,此典型菌株就成了该种的模式种或 模式标本。
在微生物学中,“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该种 的许多典型性状的模式菌株才是具体的“种”
在Bifidobacterium bifidum(两歧双歧杆菌)的大量菌株 中,只有“ATCC29521”菌株才是模式种。
• 菌株: 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纯遗传型群体及其 一切后代。一种微生物的每一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均可 称为某一菌种的一个菌株。
①菌株是一个物种内遗传多态性的客观反映,其数目是无 数的
②菌株这一名词强调的是遗传型纯的谱系
③菌株与克隆的概念相同
④同一菌种的不同菌株间,作为鉴定用的一些主要性状相 同,但一些“小”性状可能差异很大
第8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 第一节 通用分类单元 • 第二节 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 第三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
第一节 通用分类单元
分类单元(taxon)又称分类单位。 界Kingdom(拉:Regnum) 门Phylum(拉:Phylum) 纲Class(拉: Classis) 目Order(拉: Ordo) 科Family(拉: familia) 属Genus(拉:Genus) 种Species(拉: ecies)
⑤在进行菌种保藏、科研时,在进行学术交流时,必须在 菌种后标出该菌株的名称。
⑥菌株的名称可以随意确定,一般可用字母加编号表示
• Bacillus(芽孢杆菌属)缩写成“B.”或“Bac.”
• 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缩写成“P.”或“Ps.”
• Aspergillus(曲霉属)缩写成“A.”或“Asp.”
• 种名加词:代表一个物种的次要特征,与属名一样, 种名加词也由拉丁词、希腊词或拉丁化的外来词组成 ,字首一律小写。
种的分类地位举例
界:细菌界(域)(Bacteria) 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纲:γ-变形菌纲(Zymobacteria) 目: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 科: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属: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种:大肠埃希氏菌(E.coli)
➢在以上7个主要级别中,各级都可补充若干辅助单元,包括 “亚”、“超”、“族”等。
微生物种(species)的概念:
是一个基本分类单元,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 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的其他物种有着明显差异的一大 群菌株的总称。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生物种的划分可以建 立在基因组的精确基础上。
新种:
是指权威性的分类、鉴定手册中从未记载过的一种新分离 并鉴定过的微生物。
发表时,应在其学名后附上“sp.nov”.
“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 sp. Nov AS 1.299”是我国学 者自行筛选到的谷氨酸发酵菌种在正式发表时名称。
新种发表前,其模式菌株的培养物应存放于永久性可靠的 菌种保藏机构,并允许研究人员取得该菌种。
• 研究中如果筛选到一株或一批菌种,属名已确定,但 种名还未确定。这时学名中的种名加词可以暂时用 “sp.”(正体, species单数)或“spp.” (正体, species复数)
• “Bacillus sp.”可译为“一种芽孢杆菌”,而“Bacillus spp.”可译为“若干种芽孢杆菌”或“一批芽孢杆菌”。
• 物种的学名是用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组成的,学名应 排斜体
• 双名法(binominal nomenclature) 一个物种的学名由前面一个属名(generic name)和后面 一个种名加词(specific epithet)两部分组成 。属名的词 首须大写,种名加词的字首须小写。
学名=属名+种名加词 排斜体字
域:真核域 (Eukarya)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哺乳纲 (Mammalia) 亚纲:真兽亚纲 (Eutheria) 目:灵长目 (Primates) 科:人科 (Hominidae) 属:人属 (Homo) 种:智人种(Homo sapiens sapiens)
例1 大肠埃希氏菌(简称“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例2 枯草芽孢杆菌(简称“枯草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 三名法(trinominal nomenclature)
• 当某种微生物是一个亚种(subspecies, 简称“subsp”)或变种 (variety,简称“var”) 时,学名按三名法拼写
学名
• 地区性的俗名(common name):大众化和简明等优点, 但往往涵义不够确切。 如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是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的俗名
• 学名(scientific name):是某一菌种的科学名称,是按 “国际命名法规”进行命名并受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通 用正式名称。
• 属名:表示微生物主要特征的名词或用作名词 的形容词,单数,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其词源 来自拉丁词、希腊词或其他拉丁化的外来词。
• Lactobacillus(乳杆菌属)就是由两个拉丁词干组 成,Shigella(志贺氏菌属)由拉丁化的日本姓氏 组成。
• 当前后有两个或更多的学名连排在一起时,若它们的属 名相同,则后面的一个或几个属名可缩写成一个、两个 或三个字母,在其后加上一个点。
学名=属名+种名加词+符号subsp或var+亚种或变种的加词
排斜体
排正体(可省略) 排斜体(不可省略)
• 苏云金芽孢杆菌蜡螟亚种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galleria
• 酿酒酵母椭圆变种( 椭圆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var) ellipsiedeus
典型菌株(type strain 模式种)
在微生物中,一个种只能用该种内的一个典型菌株当 作它的具体代表,此典型菌株就成了该种的模式种或 模式标本。
在微生物学中,“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该种 的许多典型性状的模式菌株才是具体的“种”
在Bifidobacterium bifidum(两歧双歧杆菌)的大量菌株 中,只有“ATCC29521”菌株才是模式种。
• 菌株: 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纯遗传型群体及其 一切后代。一种微生物的每一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均可 称为某一菌种的一个菌株。
①菌株是一个物种内遗传多态性的客观反映,其数目是无 数的
②菌株这一名词强调的是遗传型纯的谱系
③菌株与克隆的概念相同
④同一菌种的不同菌株间,作为鉴定用的一些主要性状相 同,但一些“小”性状可能差异很大
第8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 第一节 通用分类单元 • 第二节 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 第三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
第一节 通用分类单元
分类单元(taxon)又称分类单位。 界Kingdom(拉:Regnum) 门Phylum(拉:Phylum) 纲Class(拉: Classis) 目Order(拉: Ordo) 科Family(拉: familia) 属Genus(拉:Genus) 种Species(拉: ecies)
⑤在进行菌种保藏、科研时,在进行学术交流时,必须在 菌种后标出该菌株的名称。
⑥菌株的名称可以随意确定,一般可用字母加编号表示
• Bacillus(芽孢杆菌属)缩写成“B.”或“Bac.”
• 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缩写成“P.”或“Ps.”
• Aspergillus(曲霉属)缩写成“A.”或“Asp.”
• 种名加词:代表一个物种的次要特征,与属名一样, 种名加词也由拉丁词、希腊词或拉丁化的外来词组成 ,字首一律小写。
种的分类地位举例
界:细菌界(域)(Bacteria) 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纲:γ-变形菌纲(Zymobacteria) 目: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 科: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属: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种:大肠埃希氏菌(E.coli)
➢在以上7个主要级别中,各级都可补充若干辅助单元,包括 “亚”、“超”、“族”等。
微生物种(species)的概念:
是一个基本分类单元,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 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的其他物种有着明显差异的一大 群菌株的总称。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生物种的划分可以建 立在基因组的精确基础上。
新种:
是指权威性的分类、鉴定手册中从未记载过的一种新分离 并鉴定过的微生物。
发表时,应在其学名后附上“sp.nov”.
“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 sp. Nov AS 1.299”是我国学 者自行筛选到的谷氨酸发酵菌种在正式发表时名称。
新种发表前,其模式菌株的培养物应存放于永久性可靠的 菌种保藏机构,并允许研究人员取得该菌种。
• 研究中如果筛选到一株或一批菌种,属名已确定,但 种名还未确定。这时学名中的种名加词可以暂时用 “sp.”(正体, species单数)或“spp.” (正体, species复数)
• “Bacillus sp.”可译为“一种芽孢杆菌”,而“Bacillus spp.”可译为“若干种芽孢杆菌”或“一批芽孢杆菌”。
• 物种的学名是用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组成的,学名应 排斜体
• 双名法(binominal nomenclature) 一个物种的学名由前面一个属名(generic name)和后面 一个种名加词(specific epithet)两部分组成 。属名的词 首须大写,种名加词的字首须小写。
学名=属名+种名加词 排斜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