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铜钢接地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镀铜钢接地施工方案
1.接地工程施工工艺
1.1试用范围
试用于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接地装置的安装
1.2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接地体加工→→接地沟开挖→→接地体敷设→→接地引下线安装→→接地电阻测量→→质量检验
1.3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
1.3.1施工准备
1.3.1.1现场调查
(1)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调查,清楚掌握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
(2)制定接地装置敷设示意图,划出接地沟的开挖范围。
1.3.1.2 人员准备
(1)明确岗位分工,配备作业人员。
(2)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
(3)若有现场焊接作业或爆破作业,焊工和爆破工应持证上岗。
1.3.1.3 施工机具准备
(1)根据本施工手册和现场情况准备施工机具。
(2)施工前先检查施工机具,确保施工机具状态完好。
(3)接地工程施工机具配置见下表
1.3.1.4施工材料准备
(1)接地引线应尽量在工厂货材料站加工完成。
原材料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在进场时,应对其进行外观、数量、规格等方面的检验。
(2)在出库前,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接地线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焊接长度及质量满
足规范规定。
(3)检查接地线的镀铜、镀锌长度和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和规程规定。
(4)接地工程材料见下表(每基杆塔所用材料)
接地工程材料一览表
1.3.1.5 技术准备
施工前完成接地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接地工程文件见下表
1.3.2接地体加工
(1)接地体的规格应不小于设计规定,各部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引下线的环形部分应与杆塔基础相配合,引下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接地体连接应可靠,除设计规定的断开点可用螺栓连接外,其余应用热熔焊接方式连接,焊接部位应进行防腐处理。
(3)接地体焊接时,圆钢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并应双面施焊。
焊接前应清除连接部位的浮锈,以对接方式热熔焊接时,焊药药粉必须充足,做到完全对接。
(4)接地体引下线应采用镀铜镀锡圆钢,其长度应满足与杆塔连接需要,埋入地下长度应与接地体埋深一致。
(5)接地连接板应为两孔,与圆钢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圆钢四周围焊。
(6)采用连接器连接时,圆钢两端要完全旋入连接器丝扣中,做到真正对接在一起。
(7)当接地电阻大于规定时,可将接地体延长。
采用爆压连接延长时,爆压管的壁厚不得小于3mm,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10倍,对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20倍。
(8)采用化学接地时,化学接地材料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体的长度及其接地电阻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1.3.3 接地沟开挖
(1)接地沟的开挖宜与基础施工同步进行。
(2)爆破施工应遵守基础施工对爆破的要求,对于接地沟开挖,宜使用松动爆破法。
(3)接地沟开挖前,应首先查明基础周围地下物情况,应避开地理电缆及其他设施。
当附件有电力线路时,应了解原线路的接地体走向,避免两线路间的接地体相连。
(4)在山坡上挖接地沟时,宜沿等高线开挖。
(5)接地沟的长度和深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对山区土壤电阻率较大地区,应考虑换土、添加降阻剂等措施,与设计协商后确定接地沟深度,一般可比设计值加深0.2米。
(6)对水平接地体的埋设,两接地沟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5米。
(7)对于掏挖基础接地沟的开挖,应按设计要求将接地沟外沿,以免破坏基础周围的原状土(岩石)。
1.3.4 接地体敷设
(1) 在敷设接地体前,应将沟中影响接地体与土壤接触的杂物清除。
(2) 将接地体平铺于沟内,用土压实,接地体不得翘起,以免达不到埋设深度。
(3) 接地体敷设应平直,并绘制接地体敷设草图。
(4) 接地沟的回填宜选用没有掺杂石块及其他杂物的好土,并逐层夯实。
在回填后的沟面应筑有防沉层,其高度宜为100~300mm,工程移交时,回填土不得低于地面。
(5) 原挖土回填不够时,应从他处取土,不得沟边取土。
(6) 需采用降阻剂等掺和物回填时,应采用复合设计要求的降阻剂品种,并在使用前征求运行单位意见。
(7) 对易冲刷的接地沟表面应采取种植草皮、水泥砂浆护面或砌石灌浆等保护措施。
(8) 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工器具及原材料,做好场地平整、余土处理工作。
(9) 对于杆塔接地情况而言,双杆接地时,镀铜接地棒可直接插入土壤,不需开挖接地沟,接地棒可垂直或斜向入地,接地棒长度保持在5m,双杆塔的两侧接地棒距离不得小于2m,越远越好。
接地引下线需采用镀铜镀锡材料,与接地棒热熔焊接时,需在距离地面30cm以下。
引下线与杆塔引线可热熔焊接或螺栓固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最后杆塔引线与接地引下线用铁丝固定在杆塔表面,做到平直,不影响农田耕种和收割。
1.3.5接地引下线安装
(1)接地引下线按杆塔正面引出,并按设计规定布置在相应塔腿处。
接地引下线引出方位与杆塔接地孔位置对应。
(2)在基础保护帽强度满足要求后,应对接地引下线进行整形。
接地引下线露出地面部分应横平竖直,紧贴基础面。
为保护基础面不受破坏,应量好尺寸后逐段用钢筋弯钩机制弯,弯曲半径约为圆钢直径的2倍,防止锌层破坏,若有破损应用锌罐喷锌处理。
(3)接地引下线及接地板应紧贴塔身,一般接地板沿铁塔主材斜方向布置,当塔腿接地孔较低或与塔脚连接螺栓安装距离过近时,也可将接地板制弯斜贴着塔腿,但全线路应制定统一工艺规定,通过监理单位审批后执行。
(4)当引下线直接从架空接地引下时,引下线应紧靠杆身,并应meizu隔一定距离与杆身固定。
(5)接地引下线通过螺栓与塔腿连接,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可装卸的螺栓,并紧固,然后安装防松垫。
1.3.6接地电阻测量
(1)当使用接地电阻表测量接地电阻时,必须断开接地体与杆塔连接点。
(2)接地电阻表有3个和4个测量端钮之分,使用4个测量端钮测量接地电阻时,须将被测电极的两个端钮用导线连接起来。
被测电极与接地引下线连接电压极的连接线为20m,电流极的连接线为40m,电压极、电流极应布置在线路垂直方向,并应在两幅射体的基本中央。
(3)雨雪过后不宜测量接地电阻;在冬季有冻层情况下,不宜测量接地电阻。
(4)接地体回土后,间隔一段时间,应进行工频电阻的测量,其测得的值乘以季节系数后,不应大于设计规定值。
(5)接地电阻测量之后,接地体与杆塔须连接牢固。
1.3.7质量检验
(1)接地体符合设计规定,实测电阻值满足设计要求。
(2)埋设接地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应小于0.8m,接地体坑深不允许出现负误差。
接地沟开挖后或回填时,应有质量员和监理人员在场,以便对此隐蔽工程进行现场检验和验收。
(3)接地板与塔身连接紧密,螺栓连接加装垫片,紧固良好。
(4)外观检查应满足以下要求:1)接地体引下线平直;2)随基础或保护帽表面制弯;3)紧贴基础面和塔腿面;4)连接板贴于塔腿面,且无缝隙。
1.4引用标准
(1)GB50233--2005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DL5009.2--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3)DL/T5168--200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