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4.22《北方的民族汇聚》学案 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概述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措施,知道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改革家。
2.分析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认识到改革才能促进社会发展。
【预习检测】
请看课文第“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一目的图文,回答下列1-2题:
1.东汉魏晋以来,内迁的“五胡”指哪些少数民族?
2.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生活方式、习俗方面呈现出什么趋势?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歌曲《爱我中华》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
在今天的中国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匈奴、鲜卑、羯、氐这些民族?为什么?你怎样看待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历史背景 ①386年,_______族建立魏国,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
______________,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局面。
②______________成为时代的主流。
改革的目的:为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加强___________
①494年将都城从________迁到____________。
②汉化措施 措施 改穿_________;
学习_________;
采用_________;
与汉人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
魏孝文帝改革
2.学习小组疑点、难点:
【归纳整理】你能按照前面的知识结构,把孝文帝改革的有关内容列一个表吗?
【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一)选择题
1.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
A .氏族
B .鲜卑族
C .契丹族
D .匈奴族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 .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 .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3、孝文帝迁都到下列( )
A .平城
B .长安
C .上京
D .洛阳
4.下列不属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是( )
A .学汉语
B .与汉人通婚
C .迁都洛阳
D .改穿胡服
5.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孝文帝改革符合保守势力的意愿
B .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
C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D .孝文帝改革以身作则
6.下列不属“五胡”的是()
A.匈奴B.西晋C.鲜卑D.羌
二、材料分析题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东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其并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犹猝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请回答:
(1)这幅图是改革之前的孝文帝还是改革之后的孝文帝?你的依据是什么?“北俗”指什么?
(2)这段材料体现魏主改革的什么内容?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魏主改革的其他内容你还知道吗?请写出来。
(4)魏主的改革带来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