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减振光面爆破技术特征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减振光面爆破技术特征探讨
摘要:伴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在
隧道工程施工中,爆破作业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施工作业。

然而爆破作业危险性极高,对于周边环境的扰动也相对较大。

施工中,必须要采取合理的爆破手段,切
实降低爆破振动。

因此文章就隧道减振光面爆破技术特征展开相关探讨。

关键词:隧道减振;光面爆破;技术特征
对于隧道开挖,要求尽量减小对围岩的过分扰动,减少超挖或欠挖,保证工
程质量,节约工程成本,为此,经常采用的爆破方法就是光面爆破。

因此,在破
裂岩层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其施工要求,重视光面爆破技术的科学应用,并对这类技术在破裂岩层隧道开挖施工中的应用过程加以控制,促使光面爆
破技术的应用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一、光面爆破技术及减振分析
所谓的光面爆破技术,是指一种通过对炸药用量进行有效有效控制而开展爆
破施工作业的技术,可以使经过爆破处理后的壁面能够达到平整、规则要求。


践中通过对光面爆破技术的合理应用,可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作用,提高围岩稳定
性的同时为施工安全状况的改善提供支持。

同时,在使用光面爆破技术的过程中,需要设置好与之相关的参数,针对性地开展施工作业,使得这类技术的应用优势
得以充分发挥,为破碎岩层隧道开挖施工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与其他的爆破方
法相比较,光面爆破在施工的过程中极大地降低了对周遭地质的爆破振动;能够
极大程度地防止因振动干扰过大而导致塌方等不利现象,并且有利于提高施工的
效率和安全性。

光面爆破可以通过对岩石性质的分析、科学的布孔及合理的钻孔
方法实现对炸药能量的充分利用,减少工程成本。

光面爆破因为采用分段微差起
爆的方式,比其他爆破方法减振效果更好,若是遇到浅埋偏压等情况,其可以和
预裂爆破相结合,或者是调整爆破参数,实现控制爆破,更好地起到减振的作用。

由于影响爆破的因素非常多,且无法定量控制,因此要在各项试验及工程实践中,找出各项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优化。

采用光面爆破,首先要在爆破面上开挖,然
后在掌子面的中心部位进行岩体爆破施工,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在设计的轮廓
线上完成分段微差起爆操作。

光面爆破施工时,掌子面左、右两部分务必要对称
并且同时起爆,以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把计划开挖部分的岩石全部排出,最后
得到规则的开挖轮廓。

二、岩石性质对光面爆破的影响
(一)光面爆破的力学特点
光面爆破对光爆孔壁产生的压应力不能大量破坏光爆孔壁;同时在光爆孔连
线上产生的拉应力,应大于岩体抗拉强度。

这两种应力,与岩石的性质有关,为
了达到预想的光面爆破效果,首先必须了解被爆岩石的结构特性。

(二)光面爆破的力学效果
(1)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是爆破孔壁抵抗压碎破坏能力的决定因素。

(2)
抗拉强度是光爆孔之间形成裂缝的决定因素。

(3)弹性模量则决定岩石的延展性,岩石的延展性将决定炸药爆破效果。

(三)岩石物理性质对光面爆破的影响
硬度高,脆性强,整体性好的岩石有利于光面爆破,如花岗石、石灰岩等;
而硬度小,孔隙多,裂隙多,层理节理发育的岩石,则不利于光面爆破,如白垩石、石膏,玄武岩等;岩石层理、节理发育的结构面之间的间距,以及结构面之
间的结合程度,也对光面爆破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四)岩石RQD值对光面的影响
岩石结构面间距大、整体性好,光面爆破效果较好,光爆孔的布置间距可以
稍大一些;反之,岩石的结构面间距小、整体性差,光面爆破效果要差一些,光
爆孔的间距应小一些。

这里所说的大与小,应由炮孔的装药量和最小抵抗线来确定。

岩石的层面结构可以用岩体的质量指数 RQD 值来衡量,RQD值是长度不小于100 mm 的岩芯段长度之和与钻芯总长度的百分比。

采用光面爆破施工的岩石,RQD 值应大于70%;RQD 小于70%,光面爆破效果较差,适当加密炮孔间距;RQD 小于50%,光面爆破效果差,加密炮孔间距,减少装药量。

(五)结合面对光面爆破的影响
衡量结构面的结合度一般有两个指标,一是结构面缝隙之间张合程度,即缝
隙的间距和贯穿情况;二是缝隙间的充填物情况。

如果被爆破的岩体具有全面贯
穿且充填有泥土的缝隙,给爆炸产生的气体提了供优先通道,则直接后果是:爆
破面将沿缝隙产生,而不是按预先设计的开挖面产生,容易产生较大的超挖或欠挖。

(六)岩石结构面产状对光面爆破的影响
所谓结构面的产状主要是指岩体结构面的走向和倾角。

分析结构面产状对光
面爆破的影响,主要是针对路基石方爆破而言,对隧道洞身开挖爆破无规律性可言。

结构面产状与路基石方开挖有很大的影响,但也比较复杂,就一般而言,大
致如下。

(1)结构面倾角为60°~80°时,且与路基边坡面倾向一致,则光爆面控
制难度不大。

(2)结构面倾角为40°~60°时,虽与路基边坡面倾向一致,易形成
齿状光爆面,形成完全光面有一定困难。

(3)如果结构面倾角小于40°时,虽与
路基边坡面倾向一致,光面爆破难以控制,因为裂隙面基本与路基边坡平行,则
爆破面往往不是由爆破参数决定,而是由裂隙面控制,往往裂隙面就是爆破面。

(4)结构面竖直或倾角与路基边坡面反向,光面爆破容易控制。

(七)复杂地质条件下光面爆破控制
复杂地质条件是指岩石的层理节理发育程度高且不规则,复杂地质条件下光
面爆破,除了准确掌握设计参数外,还应采取一定工程措施,主要工程措施有:
采用浅孔小爆破,减少装药量,减小孔间距,采用柔性堵塞等。

三、减振光面爆破优化分析
爆破施工最主要的就是对爆破进行优化,在保证实现预期爆破效果的基础上,利用爆破参数的不断调整、爆破方式的不断改进,降低爆破施工成本。

(一)影响因素选取分析
对光面爆破的影响显著的主要是周边孔参数,与以往的工程经验和理论研究
相结合,掏槽眼的设计和爆破炮孔数是同等关键的。

在某一爆破施工现场,地质
条件及工程设备都已确定的基础上,要选取周边孔间距、掏槽眼和装药量作为光
面爆破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二)动态优化、改进
爆破的动态优化和改进是以特定的地质环境、工程施工条件及其他外界因素
为基础,对施工工作进行完善、健全的过程。

爆破施工时,技术人员无法直接按
照以往的经验去选取最适用的施工方案,通常是将每个设计方案都进行现场试验,并且将试验的结果记录在案,对爆破效果进行检查,将爆破试验的各类评价指标
进行研究和分析,将试验得到的指标数据及爆破效果进行对比,最终确定最适合
的爆破施工方案。

方案的动态优化是对所有方案的现场试验评价指标进行定量、
定性的研究、分析以及记录的过程,分析所得的评价指标是整个优化、改进过程
的关键。

比如观察爆破断裂面光滑与否以及炮孔利用率的时候,其断裂面的光滑
平整要通过半孔率及欠挖、超挖量来进行评判,超挖、欠挖的多少及半孔率能够
依据测量与统计得到,炮孔利用率可以通过爆破后的残孔深度来进行判断。

(三)光面爆破效果分析
若是巷道的成型良好,炮孔的残留率能够有90%,那么此次的爆破符合要求;爆破之后的渣石大小均匀,没有过大的石块,这说明出渣顺利;振动的速率全部
小于允许的最大振动速率,则符合规定,不会损害地面建筑。

总之,减振光面爆破技术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有着诸多的优点,但是只有
将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运用和设计,才能充分地发挥该技术的优点,提升爆
破施工的效果,保障隧道工程的安全、稳定与高效。

在实际项目中,要因地制宜,对爆破施工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与完善,定性且定量地对爆破的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动态监测爆破动向,实现对工程安全与稳定的控制。

参考文献:
[1]魏垂胜.岩巷线性聚能光面爆破技术[J].煤矿安全,2019,50(03):77-80.
[2]房玉中,汪祥平,褚怀保,张志和,李治国.水平缓倾岩层极高地应力隧道
光面爆破施工控制技术[J].公路交通技术,2019,35(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