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典型例题剖析及训练题光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典型例题剖析及训练题--《光现象》
2012中考分值:5—8分
中考题型:多以填空、选择、作图、实验形式命题
中考热点概括
一、光的直线传播
【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空气)中的光速。
3.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日食、月食和小孔成像等现象。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应用,多以和其他的图片混合在一起进行辨别光线的性质。
二、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
【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光的反射定律。
2.平面镜成像作图。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选择题、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重点是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和平面镜的作图,以计算反射时的角度大小和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的形式出现。
三、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
【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光的折射规律。
2.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图。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选择题、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在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达到应用的目的。
其中知识点1多以考查光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的形式出现,知识点2多以考查三条特殊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路图的形式出现,知识点3多以考查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为主的形式出现。
典型例题剖析
【例题1】2.(2011浙江温州,第10题)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于光的反射、折射现象,解题的关键是区分光的反射、折射现象。
A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B是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C是光的折射,D是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 A
【例题2】8.(2011江苏扬州,第15题)如图,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是°,折射角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解题的关键是对于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垂直于两种物体的分界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到水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再根据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推断出折射角的大小。
【答案】30 60
【例题3】1.(2011年山西省第37题)小豪用如图10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2)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造成的;(3)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
该实验为了便于观察,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重叠的像是因为玻璃板较厚既发生了反射又发生了折射的原故。
【答案】(1)较黑暗(2)玻璃板较厚(3)不变
【例题4】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解题的关键是对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理解应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通过太阳光照射,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量出透镜中心到这个光斑的距离就是焦距。
实验时要将透镜、蜡烛的火焰、光屏的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否则光屏上就不会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利用成像规律,当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成虚像,光屏上也接收不到。
当f<u<2f时,成放大、倒立、实像,这是投影仪或幻灯机的原理。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体远离透镜,像会靠近透镜。
【答案】(1)会聚 11 (2)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或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3)放大投影仪(或幻灯机)靠近
达标检测练习
一、选择题
1.(2011年浙江衢州,第4题)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答案】A
2.(2011浙江温州,第10题)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答案】A
3.(2011浙江台州,第7题)今年3月某晚,大多数地区可看到近十九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即图中近地点月亮。
下列有关“超级月亮”说法正确的是()
A.那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
B.暗区是月球表面的高地
C.太阳光在亮区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D.“超级月亮”是由于那天月球体积变大
【答案】A
4.(2011浙江绍兴,第4题)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的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C
5.(2011浙江嘉兴,第9题)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答案】D
6.(2011年广东省广州市第2题)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的 B.放大的 C.等大的 D.缩小的
【答案】A
7.(2011江西,第10题)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答案】C
8.(2011年江苏省淮安市第7题)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
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通过湖面所成像的虚实、及其与像之间距离的变化是
A.虚像、距离变小
B.虚像、距离变大
C.实像、距离不变
D.实像、距离变小
【答案】B
9.(2011江苏连云港,第1题)下列几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阳光下形成的树荫 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C.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D.从岸边看游泳池内水的深度变浅
【答案】C
10.(2011山东德州,I卷第3题)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
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
【答案】A
11.(2011江苏盐城,第8题)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答案】A
12.(2011湖南邵阳,第1题)我市城布南山牧场,牛羊成群,被誉为江南草山明珠。
右图为奶牛漫步溪边时的情景,溪中“倒影”形成的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答案】B
13.(2011上海市,第5题)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广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
①放大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近视眼镜
A.①与② B. ②与③ C.①与③ D.②与④
【答案】B
14.(2011广东深圳,第21题)将一张北极熊跳跃时的照片置于平面镜前,人在平面镜中看到照片所形成的像应该是
【答案】B
1.(2011浙江义乌,第5题)从水面上看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
这是
A.光的反射现象 B.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直线传播 D.平面镜成像
【答案】B
15.(2011浙江台州,第19题)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
下列模型能解
释此现象的是()
【答案】D
16.(2011山东省荷泽市,第2题)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
A.红光 B.红外线 C.紫光 D.紫外线
【答案】B
17.(2011山东临沂,第I卷第6题)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答案】C
18.(2011年福建省福州第4题)空调遥控器能够控制空调的开机、关机、调温等,利用的是()A.红外线 B.紫外线 C.X射线 D.可见光
【答案】A
19.(2011四川绵阳,第19题)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 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
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答案】 A
20.(2011山东威海,第8题)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吧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C
21.(2011年广东省第4题)如图2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是
【答案】B
22.(2011年广东省第5题)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
对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23.(2011江苏盐城,第10题)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A
O
第10题图
A.M点 B.N点 C.P点 D.Q点
【答案】 B
24.(2011四川泸州,Ⅰ卷第6题)现在,一些大厦用许多大块的平板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膜墙”)。
这种墙既能反射光线也能透过光线。
下列四幅图中,能真实反映光通过玻璃膜墙进入室内传播途径的是
()
【答案】B
25.(2011年福建省泉州市第2题)电视机、空调等家用电器可以用遥控器控制,遥控器使用时发射的是()
A.红光 B.紫光 C、红外线 D.紫外线
【答案】C
26.(2011浙江杭州,第5题)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答案】C
27.(2011浙江义乌,第6题).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
班里同学采取的如下措施合理的是
A.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换用高倍镜 D.用更大的光圈
【答案】D
28.(2011安徽芜湖,第10题)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cm B.10cm C.16cm D.20cm
【答案】B
29.(2011山东省荷泽市,第7题)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A.大于100 mm B.等于50 mm
C.小于50 mm D.介于50 mm和100 mm之间
【答案】D
30.(2011山东济宁,第I卷第6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幻灯机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答案】A
31.(2011山东聊城,第Ⅰ卷第5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若将像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时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
【答案】B
32.(2011江苏扬州,第5题)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答案】C
33.(2011江苏宿迁,第8题)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答案】A
34.(2011四川成都,B卷第4题)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
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21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
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
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答案】D
35.(2011江苏无锡,第9题)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
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 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答案】B
36.(11年湖北省武汉市第12题)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C.所成的像是实像
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答案】D
37.湖北宜昌,第6题)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C
38.(2011年湖南岳阳市第7题)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得现象,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眼镜
【答案】B
二、填空题
39.(2011年安徽省第6题)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一个平面镜,有一玩具车向镜面开去,要使玩具车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运动,则镜面与地面的夹角应该等于_________。
【答案】45°
40.(2011安徽芜湖,第2题)位于我市市中心的镜湖因水清可鉴,形似圆镜而得名。
湖水“水清可鉴”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____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能形成物体的_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春日的镜湖公园分外妖娆,鸟语花香、绿柳成荫,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鸟语”是通过_______________传播到人的耳中的;人们闻到“花香”说明_______________;“柳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答案】镜面,虚像,空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直线传播
41.(2011山东济宁,第Ⅱ卷第2题)目前城市的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
在强烈阳光照射下,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
形成
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镜面反射或光的反射
42.
(2011山东聊城,第Ⅱ卷第2题)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若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将增大。
【答案】60° 10°
43.(2011江苏南京,第16题)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
【答案】(1)直线 (2)反射 (3)折射
44.(2011江苏扬州,第18题)以0.5m/s的速度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进,人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变大/不变/变小),进过2S像向平面镜走近 m。
【答案】不变 1
45.(2011四川绵阳,第38题第1小题)(1)绵阳夜晚当涪江三桥上的灯光时,涪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
已知三桥下涪江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 m;若涪江水再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的“倒影”相距m.
【答案】12 23
46.(2011江苏苏州,第14题).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
【答案】大 3×108
第16题图
47.(2011湖北黄石,第33题)王华身高为1.6m,为了测量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下方沿水平直线以1m/s 的速度匀速走开。
某时刻他的影长为1.3m,再经过2s他的影长为1.8m,则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 m。
【答案】8
48.(2011年湖南岳阳市第21题)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
从侧面看,(选填“平面镜”或“白纸”)比较亮;如果手电筒离平面镜0.3m,则它在镜中的像离镜面 m。
【答案】白纸 0.3
49.(2011四川泸州,Ⅱ卷第2题)物理课中使用幻灯机投影,投影屏幕上得到了放大的(选填“虚像”或“实像”);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发生(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可以使教室里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而且白布能(选填“折射”或“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能使同学们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答案】实像漫反射反射
50.(2011安徽芜湖,第7题)如图所示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该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由于光的折射现象,我们洗脸时,看盆内的水深比实际水深要______(选填“深”或“浅”)一些。
【答案】图略,浅
51.(2011四川成都,A卷第21题)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我们看到的鱼,
实际是鱼的像,这是因为光从水射向空气时,在水面发生____________的缘故。
【答案】光的直线传播折射
52.(2011四川广安,卷II第3题)华蓥市举办了几届颇具影响的梨花节。
其中有一次,台湾歌手周杰伦也来到了梨花节晚会的舞台上,现场观众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他,这是一种光的现象;当时他身穿紫色T恤,蓝色牛仔裤,如果舞台只用红色灯光照向他时,观众看到他的裤子的颜色是色。
【答案】漫反射黑
53.(2011年湖南岳阳市第19题)红色T恤呈红色是因为它(选填“吸收”或“反射”)红光;清洗时,用力搓是通过增大方法来增大摩擦。
【答案】反射增加压力
54.(2011湖南邵阳,第22题)雨后彩虹,十分壮丽。
彩虹是太阳光传播过程中被空气水滴而产生的。
这个现象可以由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的实验来解释。
由右图可知,通过三棱镜时红光的偏折程度比紫光要(选填“大”或“小”)。
【答案】折射小
55.(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第17题)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透镜焦距为10cm,它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所示位置,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一个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60cm刻度处的侧(填“左”或“右”),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答案】缩小左照相机
56.(2011年广东省广州市第15题)图7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填“等大”、“缩小”或“放大”)、(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如果图中h=40 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 cm.
图7
【答案】放大倒立改变光路,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