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蝌蚪音乐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蝌蚪音乐家》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
2.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精神;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5.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二、教学准备
1.音乐播放器;
2.音乐《小蝌蚪找妈妈》;
3.音乐《小螳螂捉蚊子》;
4.班级幼儿制作的动物头饰。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引导幼儿做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摇头、摆手、拍手等,以准备进入音乐活动的状态。
2. 导入故事《小蝌蚪找妈妈》(10分钟)
•讲解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并向幼儿提问关于蝌蚪和妈妈的问题,引导幼儿参与讨论。
3. 欣赏音乐《小蝌蚪找妈妈》(5分钟)
•播放音乐《小蝌蚪找妈妈》,让幼儿聆听音乐中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并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
4. 舞动小蝌蚪(15分钟)
•让每个幼儿戴上自己制作的小蝌蚪头饰,通过模仿蝌蚪的游动动作,配合音乐的节奏,进行简单的舞蹈活动。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进行动作,如跳跃、摆动身体等,加强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
5. 制作小螳螂头饰(15分钟)
•讲解小螳螂的形象、特点和行为习性,然后让幼儿用纸、颜色笔等材料制作小螳螂头饰。
•引导幼儿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自己的小螳螂头饰。
6. 欣赏音乐《小螳螂捉蚊子》(5分钟)
•播放音乐《小螳螂捉蚊子》,引导幼儿聆听音乐中小螳螂捉蚊子的过程,并感受音乐的快速与欢快。
7. 音乐游戏“捉蚊子”(15分钟)
•分为小螳螂和蚊子两组,小螳螂穿上自己制作的头饰,蚊子则持续跑动。
•当小螳螂接触到蚊子时,蚊子退出,并换另一位幼儿扮演蚊子。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跟随音乐的快节奏进行活动,同时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8. 总结活动(5分钟)
•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赞扬和肯定。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音乐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感受能力。
通过制作动物头饰和参与音乐游戏,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加强了他们的集体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与幼儿一起讨论和分享,扩展了幼儿对动物的认知和兴趣。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幼儿在活动中快乐成长,也为他们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注:本教案以《小蝌蚪音乐家》为主题,根据具体教学场景和幼儿特点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