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训练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
1.语言综合运用。
展开联想和想象,扩展下面的句子。
春天来了,大地绿了。
【答案】春天携着温暖的气息悄然而至,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舒服极了,大地铺上了一层碧绿的毛毯,踏上去,走一走,软绵绵的。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扩写句子的能力。
扩写,顾名思义,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先划分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然后在三者前面加上修饰语。
可以从时间、地点、数量、形态、性质、速度等方面进行补充。
此题可以围绕“来”和“绿”进行扩展。
2.下面是摘自网络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杜甫是家家户户都知道的诗圣,近日来却有两百余幅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
在这些对语文课本插图的“再创作”中,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________不过,恶搞应该是有底线的。
印度人不会不恶搞泰戈尔,希腊人不会不恶搞柏拉图,而杜甫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尊重。
“杜甫很忙”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反省。
(1)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划线的文字:________。
(2)横线上应加上的标点是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修改划线的句子,使之符合文意。
【答案】(1)家喻户晓
(2)……(省略号)
(3)改为:印度人不会恶搞泰戈尔,希腊人不会恶搞柏拉图,而杜甫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尊重。
【解析】【分析】⑴意思是每家每户都明白;谓人人皆知。
根据这个解释,很容易想到常用成语“家喻户晓”,应该说难度不大,
⑵几个“时而”开头的句子构成排比句,最后的标点符号应该是省略号,表示并列和列举的省略。
⑶语病是否定不当,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文段实际要表达的外国对名人的尊重,不会恶搞,所以两个分句个去掉一个“不”字,变成否定句。
故答案为:⑴家喻户晓
⑵ ……(省略号)
⑶改为:印度人不会恶搞泰戈尔,希腊人不会恶搞柏拉图,而杜甫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尊重。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答题时应注意,对关键性词语含义的理解。
一般来说,结合上下文,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在这个环境中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等。
⑵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要求学生首先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
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例句识记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最后结合语境分析该使用什么标点符号。
⑶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答题时应注意,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
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想起去年的紫薇花,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想:到底是什么让她们如此衰()败,仿佛气数已尽,难道她们的存在也只是为了那一场花事?花事已过,她们就自觉完成了“使命”,不再重复昨日的风华决代。
紫薇花呀紫薇花,倘()若如此,你岂不是我的知己,可是我又怎么忍心看你如此zāo蹋自己,是天灾,还是人为,你倒是给我一点启示呀!花开无语,花落有期,花开花落皆有时。
花开了,理应感激,花落的时候,也无需惋惜。
花事如此,人事又何尝不是如此?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衰(________)败倘(________)若zāo(________)蹋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划线的句子中,有一处标点称号使用不当,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4)将文中“花事如此,人事又何尝不是如此?”一句改为陈述句。
【答案】(1)shuāi;tǎng;糟
(2)风华决代;风华绝代
(3)把“感激”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
(4)花事如此,人事也是如此。
【解析】【分析】(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衰败”:指衰落,衰弱。
形容事物的发展具有衰退和败落的样子。
读“shuāi bài”,注意据义定音。
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糟”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如“风华绝代”: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
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
注意据义定形。
(3)“花开了,理应感激”与“花落的时候,也无需惋惜”属于一个层面的并列关系,再结合对上下文的分析,中间应该使用分号,不能用逗号。
(4)反问句改陈述句。
将反问句“人事又何尝不是如此”中的否定词“不”改为“也”。
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何尝”去掉。
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即可。
注意改后的基本意思不变。
故答案为:⑴ shuāi ;tǎng ;糟
⑵风华决代 - 风华绝代
⑶把“感激”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
⑷花事如此,人事也是如此。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
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
观察的习惯,注意汉字的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确定读音及字形。
⑵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
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⑶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特别是对于那些易混淆的标点,更要弄清它们的区别,从而正确地使用和判断。
⑷本题考查句式的变换,注意疑问词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变色龙》是契诃夫的众多短篇小说中最脍zhì人口的一篇。
全篇洋溢着讽刺色彩,它不仅讽刺批判了像“变色龙”一样的奴性势力,还对“变色龙”生成及存在的土壤环境──庸俗世故、乏味无聊、猥琐下作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揭示,滑jī可笑的背后蕴含着深遂的社会批判意义,使读者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现实生活中的“变色龙”是哈巴狗似的人格,碰到领导点头哈腰,碰到打工者吹胡子瞪眼。
对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民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zhì________jī
脍________猥琐滑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把画线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4)在画线处补写词语,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对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对人民则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炙;wěi;稽
(2)深遂;深邃
(3)使读者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4)阿谀奉承;卑躬屈膝;气焰嚣张;恫吓讹诈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炙”不要写成“灸”,“稽”容易写错。
(2)“深邃”的“邃”读“suì”,“逐”读作“zhú”。
应把“深逐”改为“深邃”。
(3)把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需要在谓语中心语之前加上“不得不”或“不能不”之类的词,这句话正确的改法为:使读者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4)要抓住这类人“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填写合适的词语。
如对统治者是:阿谀奉承、卑躬屈膝;对人们则是气焰嚣张,恫吓讹诈。
本题可参考这篇小说中奥楚蔑洛夫对将军、将军哥哥的态度和赫留金的态度答题。
故答案为:⑴炙wěi稽
⑵深遂深邃
⑶使读者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⑷阿谀奉承卑躬屈膝气焰嚣张恫吓讹诈
【点评】⑴本题既考查字音也考查字形。
辨析字形,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字形
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词语的意思。
而辨析字音则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⑵本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词语的意思。
⑶本题考查句式转换的能力。
句式转换包括:单句与复句之间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转换、祈使句与疑问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等。
答题时要注意,无论句式怎么转换,句子的意思不能变。
本题要求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⑷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写词语的能力。
答题的时候要在理解《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再用合适的词语答题即可。
5.李香对我说:“我今天发烧,不能到校上课了,请你替我向老师请假。
”(改为转述语言)
我对老师说:________。
【答案】老师,李香跟我说,她今天发烧,不能到校上课了,让我代她向老师请假。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李香发烧”“不能到校上课”“向老师请假”,应以自己的口吻转述。
注意叙述要明了,文字要简明,用语要得体。
还要注意变换人称。
故答案为:老师,李香跟我说,她今天发烧,不能到校上课了,让我代她向老师请假。
【点评】本题考查口语表达能力。
转述人物和故事,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回答。
6.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 原句:吉安市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创新理念。
改句:吉安市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怎能不断创新理念?
B. 原句:当天16时,监测显示,南昌最高气温为35.9℃改句:监测显示,当天16时,为南昌最高气温35.9℃
C. 原句:经过血与火的考验,陶侃成为一颗军事新星,冉冉升起于羸弱的晋王朝的军事新星。
改句:陶侃经过血与火的考验,成为一颗冉冉升起于羸弱的晋王朝的军事新星。
D. 原句:竹岩虽属赣地,但其风土、人情、语言均与浙江江山相似。
改句:竹岩即使属赣地,其风土、人情、语言也均与浙江江山相似。
【答案】 C
【解析】【分析】A改句用反问句强调“创新理念”的必要性,原句则没有。
B“当天16时”是监测的时间,还是南昌最高气温的时间。
D原句强调“其风土、人情、语言均与浙江江山相似”,改句则没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对句式变换的考查。
句式变换的原则是不能改变原意。
7.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解说:这一句冒号使用正确。
B. 这道理听起来不错,可是你应该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解说: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C.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解说:划线的依次是形容词和数量词。
D. 星光灿烂眷恋祖国心情放松都市精灵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包括标点符号的使用,复句的类型,词语的性质和短语的结构等,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与练习。
D项解说有误,这四个短语结构并不完全相同,分别为:主谓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做此类题,要注意平时多加训练这类题型,找到做这类题型的方法和规律。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划线字注音。
ān________
不________世事呜咽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
A.严格
B.严厉
C.凶猛
(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答案】(1)谙
;yè
(2)振撼
;震撼
(3)C
(4)作为一座山,这不正是它的本分吗?
【解析】【分析】(1)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
字形题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2)字形题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3)凌厉,指凌空高飞;意气昂扬,气势猛烈。
(4)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要想原意不变,需要在句子中添加否定词。
故答案为:(1)谙;yè(2)振撼;震撼(3)C(4)作为一座山,这不正是它的本分吗?【点评】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尤其是四字词语(成语),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活是一本书,在shè世未深时,我们都是这本书的读者;而经过了风雨,融入了红尘,我们又变成书中的主角,在各自演译着精彩。
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要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曲折。
磨难和挫折其实是人生的酿造过程,幸福就是那坛陈年老酒,细品慢zā,定会品出香醇甜美。
少点怨艾,多点微笑。
微笑着,唱响欢乐的歌谣,去面对挫折,去品味孤独,去战胜忧伤。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shèzā________
________世未深细品慢________怨艾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香醇甜美”中的“醇”的意思是________。
(4)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
(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
【答案】(1)涉;咂;yì
(2)演译;演绎
(3)酒味浓厚
(4)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和曲折
【解析】【分析】(1)考查字音字形。
(2)考查词语的正确书写。
(3)考查词语的含义。
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4)考查句式的变换。
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把两个分句合并成一个并列关系的句子即可。
故答案为:(1)涉;咂;yì
(2)演译演绎
(3)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和曲折
【点评】注意积累字词。
正确识记字音字形,注意结合课下注释,联系生活实际,能够举一反三。
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
注意各种句式的特点和复句的逻辑关系。
八、语段阅读(共4题;共38分)
10.不改变句意,把下边的长句改成几个意思连贯的短句。
历史剧《屈原》叙写了战国时代楚怀王不图自强,不辨敌友,梦想依附秦国,屈原虽然“信
而见疑,忠而被谤”,却依然深怀爱国热忱,同朝廷绝齐亲秦的反动势力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
【答案】战国时代楚怀王不图自强,不辨敌友,梦想依附秦国;屈原虽然“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却依然深怀爱国热忱。
历史剧《屈原》叙写了屈原同朝廷绝齐亲秦的反动势力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
【解析】【分析】这句话主要有三层意思:楚怀王是怎样的人;屈原是怎样的人;历史剧《屈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点评】本题考查把长句改为短句。
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分清表达层次,按不同的主语写成短句。
11.下列各项中的句式变换不符合改句要求的一项是()
A. 原句: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要求语气表达更强)改句: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这难道不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B. 原句;赣南苏区在先行先试中铿锵有力地前行。
(要求突出强调“铿锵有力”)改句:铿锵有力地,赣南苏区在先行先试中前行。
C. 原句:汽车一阵疾驶,溅了他一身泥。
(变换成被动句)改句:他被疾驶的汽车溅了一身泥。
D. 原句:这辈子,我们就是父母的影子。
(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改句:我们永远是爸爸妈妈的负担。
【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变换句式的分析判断能力。
首先要逐一分析各个选项,根据句子的改写要求分析原句与改句的不同,再判断正误。
D项改句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应改为“我们就是父母这辈子的影子”。
故答案为:D
【点评】首先看句子是否使用了修辞,如果用了修辞方法,就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其次,如果句子没用修辞,看有没有典型的、有特点的修饰词,从词语的角度进行赏析;再次,如果句子既没有使用修辞,也没有比较典型、特殊的修饰词,那还可从句子的表达方式入手,表达方式有:议论、抒情、描写、记叙、说明。
12.扩展句子。
请把下面的句子主干扩写成不少于20个字的一句话。
高阳县是纺织之乡。
【答案】不少于20字,句子连贯,句子成分搭配得当即可。
【解析】【分析】扩写句子的方法主要是增加“枝叶”内容,应注意: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
符合题意即可。
13.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谁都知道渔夫在海上打鱼。
________ 。
②人们承认渔夫是聪明的。
________ 。
【答案】谁也不能否认渔夫在海上打鱼;人们不得不承认渔夫是聪明的
【解析】【分析】双重否定句改成陈述句的方法1:先找出句子的中心,即主谓宾部分,在动词前面加上或改为“不得不,不能不……”或两个否定词之类的词语,使其变为双重否定句,但是最后一定要检查一下,不要改变句子原来的本意。
【点评】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
双重否定句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强烈或委婉。
14.下列各项中按要求变换句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变换成反问句:难道我能不高声赞美白杨树吗?
B. 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
变换成被动句:我被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
C.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变换成感叹句:松鼠一定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D. 人们不是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吗?变换成陈述句: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
【答案】 C
【解析】【分析】选项C中题目要求变换成感叹句,应是“松鼠真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呀!”,因此选项中变换不合要求。
【点评】把陈述句变为感叹句,有一定的方法:即要在句中加上表示强烈感情的“太”“真”一类词语,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换成感叹号。
15.下列句中强调"看见他"和"搞卫生"的一组是()。
①我今天早晨在学校是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②我是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③我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是搞教室卫生。
④我今天早晨是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B
【解析】【分析】第一、三句强调"看见他"和"搞卫生"。
故选B。
【点评】考查学生对句意的理解分析。
16.下列与画线句子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清晨,淡蓝的轻雾中,一丛丛郁郁葱葱的树林静静立在湖边,它们望着水中自己的倒影。
静寂的群山、树林,都用了淡蓝、淡青、深蓝,铺满了整个画面,越发显出清晨的宁
静和安详。
那些远山、丛林、微澜,都有无言的柔情。
有风拂过林海,几只白色的鸟儿站在枝头上,真是“林静鸟谈天”。
大自然安然、宁静的气息一时间向你袭来。
A. 由于用了淡蓝、淡青、深蓝铺满了整个画面,静寂的群山、树森,越发显出清晨的宁静和安详。
B. 静寂的群山、树林,显出清晨的宁静和安详,难道是因为用了淡蓝、淡青、深蓝,铺满了整个画面?
C. 静寂的群山、树林,显出清晨的宁静和安详,不都是因为用了淡蓝、淡青、深蓝,铺满了整个画面吗?
D. 静寂的群山、树林,显出清晨的宁静和安详,是因为用了淡蓝、淡青、深蓝,铺满了整个画面啊!
【答案】 B
【解析】【分析】划线句子采用的是肯定句,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意思是一样的,故选B。
【点评】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下列提取句子主干不正确的一组是()
A. 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主干:泉水就是灵魂。
B.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主干:我回到故乡去。
C.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
主干:我们散步。
D. 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主干:一股劲儿在身体里。
【答案】 D
【解析】【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缩写句子的能力。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是小学高年级考试的常见题型。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答案D。
【点评】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A. 原句:我们会超过前人,创造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
改句:难道我们还不如前人,创造不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吗?
B. 原句: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
改句:人,要么与自然和谐相处,要么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
C. 原句: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改句: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根本没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
D. 原句: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
【答案】 B
【解析】【分析】B原句是并列关系的复句,强调“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改句是选择关系的复句,强调的是也可以“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可以“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改后意思发生重大变化。
故答案为:B
【点评】:即是根据原有句子成分,特点,在不改变愿意的前提下对句子的形式进行不同样式的改变。
19.下列句子原句与改句意思发生改变的一项是()
A. 原句:谈起最喜欢的人,小李毫不犹豫地叫到:“萝卜”。
改句:萝卜最喜欢的人是小李。
B. 原句:不断提高的收入水平正推动中国人对牛肉的需求,如今牛肉的售价要比猪肉贵。
改句:现在牛肉价格比猪肉贵是收入增加、需求增大造成的。
C. 原句:难道《人民的名义》不是一部叫好叫座的文艺作品?改句:《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好的文艺作品。
D. 原句:我们是党的干部,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改句: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党员干部的责任。
【答案】 A
【解析】【分析】A项。
原句是强调喜欢萝卜的人,是说小李喜欢萝卜。
而改句的意思正好相反。
20.阅读下面文字,在两处横线上分别补写一句话,与上下文构成排比。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观察例句,分析例句表现的主题,例句的格式,例句的修辞。
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据此可仿写为:这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战争;你们的盾牌是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