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 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有哪些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呢?
繁殖行为
蜘蛛结网
缩手反射
例如:繁殖行为、蜘蛛结网、简单反射等。
二、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图中乌鸦的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吗?
不是生来就有的,所以不是先天性行为
如果不是,这种行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用2只以上的小鼠做实验,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影 响,使实验结果更真实可信。
巩固练习
1.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A )
A.心脏跳动
B.飞蛾扑火
C.鸟类育雏
D.蜜蜂采蜜
2.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D) A蚯蚓 B青蛙 C蝗虫 D黑猩猩
3、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 D )。
A、找到食物
B、逃避敌害
学习行为使动物不断适应多 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 和繁衍的重要保证。
先天性行为是简单的、出生时 就必不可少的行为。使动物适 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
二、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分析资料3,试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 ?
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
(1)对于美国红雀来说、这种行为 是、对本种族的延续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是一种浪费。 (2)如果一种生物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 有学习行为,这种生物会因为没有学到更多 小鸟喂鱼 生存技能而被大自然淘汰。
C、找到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4.在做“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探究实验时,生物小组选取经饥饿处理 的3只小鼠,让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别走相同迷宫,测得如下数据:
根据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学习行为 B.小鼠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C.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D.小鼠③“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可能多些
学习行为
行为2:刚出生的小 袋鼠只有人的手指 那样大小,眼睛还 睁不开。它出生时 掉在母袋鼠的尾巴 根部,靠本能爬到 母袋鼠腹部的育儿 袋中吃奶。
先天性行为
行为3:一只失去雏鸟的 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 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 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 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 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先天性行为
2、学习行为: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 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鹦鹉学舌
老马识途: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 仗,回来时迷失了路途。管仲放 老马在前面走,就找到了道路
动物表演
惊弓之鸟
望梅止渴
例如:动物表演、老马识途、惊弓之鸟、复杂反射等。
随堂练习
1、行为按 用途(功能)分为: 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 为、领域行为、节律行为、社会行为
尝试与
错误次 4
4
2
2
2
1
0

得出结论
小鼠经过若干次训练,“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最后到第七次 完全没有出错。 小鼠经过“尝试与错误”走出迷宫的次数越多,所花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讨论
1、跟同学交流这项探究的过程、结果和结论。如果用不 同小鼠分别做实验,它们“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吗? 如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一、动物行为的分类
1、行为按功能(用途)分:
取食行为 动物获取营养的各种活动。
防御行为 动物为应对外来敌害,保护自身或群体,
不受伤害所表现出的行为
攻击行为 同种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或领域
而发生的相互攻击行为。
繁殖行为 动物为了、产生和培育下一代的行为。
迁徙行为 动物周期性地,往返于长距离的栖息地之间的行
学习行为越复杂,对生存越有意义。
3、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联系 意义
时间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使动物适应环境,得以 生存和繁殖后代。
更好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一生
暂时的,可以改变和忘记
三、研究动物的行为
1、研究动 物行为的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观察法和实验法的结合
观察法
是对客观事物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真实的感知、考察和描述的过程。能够 了解动物在自然条件下的各种行为。
的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
作出假设 小鼠经历“尝试与错误”学习行为的
次数越多,走出迷宫所需的时间越短。
制订计划 实验前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
实施计划 按你右图进行探究。
分析结果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时间 148 s 106 s 74 s 55 s 40 s 33 s 20 s
5.某学习小组以表中的动物为研究对象,观察动物绕道取 食的“尝试与错误”次数,记录如表:
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 ) A.动物的学习能力:丁>甲>乙>丙 B.它们绕道取食的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若乙是爬行动物,则甲可能是两栖动物 D.根据“尝试与错误”次数判断,丙比乙更高等
( c)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③是学习行为 ④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这幅图的行为,按用途是 繁殖 行为;按获得 的途径分为是先天性行为。
探究 小组讨论:根据课本48到49页的6个资料讨论以下问题:
1、分析资料里各种动物的行为,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 习行为?
2 、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 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3、根据资料3,试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
行为1:在迷宫的 一臂安上电极,而 另一臂是潮湿的暗 室,其中还有食物。 当蚯蚓爬到安有电 极的一臂时,它就 会受到电击。经过 多次尝试和错误后, 蚯蚓能够学会直接 爬向潮湿的暗室。
人教版 生物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不同的行为。 2.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 3.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实例,知道这些行为对生物 生存的意义。
行为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生存和繁衍的活动,称为动物的行为。
珍妮·古道尔对黑猩猩的行为研究使用了观察法
珍妮·古道尔【英】和黑猩猩
黑猩猩使用木棍诱捕白蚁
实验法
通过实验来找到影响行为发生 的关键因素。
“蚯蚓走迷宫”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蚯蚓走迷宫尝试了约 200 次 才 成 功 , 小 鼠 走迷宫会尝试多少次 能成功呢?
蚯蚓走迷宫
2、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2、行为按 获得的途径 分为:学习行为和先天性 行为
3、行为按获得的途径分为先天性行为和 学习 行为。
4.“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分别属于动物的( B )
A.攻击行为,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繁殖行为
D.防御行为,觅食行为
5“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其他小鸟的巢中,小鸟 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雏鸟,对小鸟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1、分析资料里各种动物的行为,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 习行为?
2 、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 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3、根据资料3,试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
二、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 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为。
领域行为 动物在特定的地域内生殖、取食等,而出为 社会行为是群体中不同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 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2、行为按获得的途径分为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二、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乌鸦摄取食物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吗?
动物生来就有的 乌鸦摄取食物这种行为是有体内的什 么物质所决定的?
行为4: 很多年前,在英
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 偶然机会碰巧打开了放在 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 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 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学习行为
资料5 菜青虫啃食十 字花科植物
行为5: 菜青虫总是取
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 科植物。有人用刚从受 精卵里孵化出的菜青虫 做实验:把十字花科植 物的叶片榨成汁涂抹在 滤纸上,旁边放着其他 植物的叶子,结果菜青 虫去啃食滤纸,却不吃 其他植物的叶子。
先天性行为
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 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树枝从蚁 穴钓取白蚁作为食物。成年黑猩 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有人 通过实验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当 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到时,黑猩 猩就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 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学习行为
资料6大猩猩的行为
探究 小组讨论:根据课本48到49页的6个资料讨论以下问题:
同种生物不同个体学习能力不同,学习行为受遗传因 素的影响。
2、蚯蚓要经过大约200次尝试,遭受多次轻微的电击后才能学 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而小鼠走迷宫经过大约7次左右尝试就 能直接找到食物说明了什么?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 越少。学习行为越复杂,对生存越有意义。
3.这项探究活动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
小鼠通常白天躲在黑暗处睡觉,夜晚才出来 活动。
晚上做实验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
提出问题
2
作出假设
3
制订计划
4
实施计划
5
分析结果
6
得出结论
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提出问题
对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提出你要探究的问题你提出的 问题是:_小__鼠_经__历__“_尝__试__与_错__误__”_学__习__行为的次数与走出迷宫所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