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基本功:缠丝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氏太极基本功:缠丝功
打太极拳就要练内劲,内劲就是缠丝劲。
缠丝劲发源于肾,处处皆有,无时不在,行于四体之内,浸润于百骸之中,达回四梢通七窍,增长内力无穷,使内劲收敛入骨,气血流通,消化饮食,怯病延年,皆缠丝劲之效力也,缠丝劲分上缠,下缠,左缠,右缠,里缠,外缠,大缠,小缠,顺缠,逆缠,正缠,倒缠以及百般缠法。
初学缠丝功时,我们从单手、双手正面缠丝、双手斜步缠丝开始进行系统化的学习。
太极拳缠丝功的学习,将在缓慢的开、合、松、落的动作过程中,感受以丹田为核心、节节贯穿的缠丝运动,和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身心内外合一。
通过缠丝功的习练,慢慢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培养太极拳的气感。
修习方式:
正面单手缠丝(右手)
准备口令:身体中正站立,两臂下垂,然后左手叉腰,拇指在后,重心移向左腿,右脚向右开一大步,右手伸于腹前,掌心朝上。
口令1,右手向左上方划弧于左胸前
口令2,重心移向右腿,右臂外旋向右划弧于右前方,与肩同高。
口令3,松胯,右手内旋向右下划弧。
口令4,重心移向左腿,右手内旋向左下划弧,回到准备口令。
(单手正面缠丝-左手)口令同右手一样,口令要领相同,唯方向相反。
单手正面缠丝,左右手练习时,可按照口令步骤,循环练习若干次。
斜步双手缠丝(右侧)
准备口令:身体直立开始,先右脚外摆70-80度与身体右转同时完成。
随之重心右移,屈膝下蹲,提左脚向左前方开一大步;同时两手捋至右侧,掌心向右后方。
口令1,重心移至左腿成左弓步。
同时,左手外旋,右手内旋,由右向左前运至左腹前,掌心朝左下;
口令2,随之,左手内旋,右手外旋,由左下向左上划弧掤于左肩上方。
口令3,重心移至右腿成右弓步。
同时双手由左肩前上方划弧掤于右肩前。
口令4,随之,左手外旋,右手内旋,向下划弧成准备口令姿势。
双手缠丝(左侧)同右侧双手缠丝,口令要领相同,唯方向相反。
练习时,按照口令步骤,循环练习若干次。
缠丝功教学详解
明白了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学会了如何通过站桩形成丹田核心,使内气贯通全身。
下面我们就从太极拳最基本的缠丝功,来看一看太极拳的运动规律是如何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
一个单手缠丝分四步,以右手缠丝为例,第一步开始时,右手心向外如开电门,大指领劲,气走到手指,重心在右,这就是太极图的阳极。
这个太极图和人的身体一样大。
个子大的它就扩大,个子小的它自然缩小。
整个身体就是一个太极球,人就在太极球里运动,要求手足运行的线路不能超过太极球的范围。
已经达到阳极了,如果再往前走,就过了,就会失去平衡,影响气的运转。
这时就要阳极生阴,要转,第一步就是阳极生阴的过程。
右手向后向右,然后向左向前转化,其从手向里走,经肘、肩,到腰。
第二步是第一步的继续,重心向左移,小指领劲,手随身体走,气从腰到丹田。
这时重心偏左,身体平衡,是为阴极。
这时如果继续走,就违背了运动规则,会失去平衡。
这时就要阴极生阳,要转。
进入第三步。
第三步是阴极生阳的转化过程。
大指领劲,右手上抬,气从丹田到命门,到背上与肩齐。
第四步继续第三步的运动,重心右移,大指领劲,右手外运,气从肩到肘,到手。
气到手后为阳极,与第一步连接,阳极生阴,进入下一个循环。
第一、二步,是阳极生阴,第一步气由手到肘、肩、腰;第二步移重心,气到丹田。
第三、四步,是阴极生阳,第三步气由丹田至命门,至背后;第四步移重心,气由背到肩、肘、手。
一、二步气入丹田,三、四步气由丹田到手。
脚的运动和手是协调一致的,两脚的大趾对应两手大指,小趾对应两手小指。
大指领劲时时开电门,这时候腿上大趾用劲;小指领劲时时关电门,这时候小趾用劲。
只要上身的运动路线对了,下身自然没有问题。
就好像开汽车转弯,前面转了,后边自然会跟上,不用想后边跟上没有。
上身运动对了,气的运行自然顺遂,下身自然就跟上了。
练缠丝,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随时注意调整误差。
全身运动要以丹田为核心,一动全动,节节贯穿。
动作过了,转得多了,叫顶;动作不到位,转得不够,叫丢;该动的部位没有动,不该动的动了;这些都是误差。
误差大了,气的流量就会减小。
通过身体的调整,缩小误差,提高运动的准确性,气的流量就会增大。
我们天天练拳,就是为了天天缩小误差,拳术就会一天天地进步。
如果目标不明确,每天弯着腰练拳,那就是白费功夫,无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