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会考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洋流分布图
世界四大渔场
北 海 渔 场



北海道渔场
渔 场
秘鲁渔场
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
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东格陵兰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水汽输送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海陆间大循环
基岩
下渗
降水
蒸发
海洋
3、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地表径流: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地下径流:凿井 抽取地下水 补充地下水 ------下渗: 植树造林 ------降水: 人工降雨
海陆分布 经线延伸亚欧大陆中纬度 经度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
山地的垂直 地域分异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山地垂直 自然带
喜马拉雅山 垂直自然带
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
↓ ↓ V字形峡谷 ↓ 侧蚀 ↓ 出现河湾
↓ 侧蚀 ↓ 槽形河谷
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比较
分类 能量 来源
表现 形式
内力 作用
地球内部 的热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
使地表隆起或 凹陷,形成高 山和盆地
外力 作用
太阳能
风化、侵蚀、削高填低,使 搬运、堆积 地表趋于平坦
固结成岩
(二) 河流堆积地貌
热带沙漠气候
23°26N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低纬度地区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自然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纬度
地带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性布规律
经度 地带
性 特例
从赤道到两极 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向内陆 的地域分异
热量 水分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非洲沿20°E经 纬度更替 线自然带的变化
必修一复习
天体系统的层次
太阳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太阳系八大行星
水金 地 火

由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
土 天王 海王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1、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的稳定
光照稳定
大小行 体积质量适中 原始海洋形成
适宜的温度 适宜呼吸的大气 液态水
与其相 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18点。
3、大气的放热及作用








地 大气吸收






地面增温
辐 射 地面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吸 收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个 气 压 带 和

个 风 带
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
90°N 60°N
30°N

3、季风环流的类型:
1月
高气压
F
低气压
7月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
低压
高气压
类型 东亚 季风
南亚 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成因
亚洲高压 西北风 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 夏威夷高压 东南风 温暖湿润 性质差异
亚洲高压 东北风 干燥 南印度洋 西南风 湿润
①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
3)渭河平原属于上面那种地质构造:_B__
2、岩石圈的地壳物质循环
岩浆岩
重熔 再生
冷却 凝固
岩浆
1、岩石圈物质之所以循环 是因为受到内力、外力共 同的作用 2、地表各种形态是岩石圈 物质循环在地球表面留下 的痕迹
沉积岩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变质岩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A
6.22夏至
3.21春分
次年3.21春分
B
D
9.23秋分
C
12.22冬分
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0时
子 夜
18时
正 午
6时
太 12时 阳
0时
0时
6时
12时
太阳直射经线
(3).晨昏线与时间
a.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
b.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或24)点。 C.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其地方时为6点,
4.甲乙背两斜处顶哪部里是受储张油力结作构用,,哪岩里是石储疏水松结、构破?碎为易什么被?外 5力.假侵设蚀这里成要谷修地建一;条向东斜西向槽的部隧受道应挤选压址在,甲岩还石是乙致?密为、什么坚?硬, 6不.现易打被算外拟力建所一座侵采蚀石,场而应保选留择下在甲来还形是成在山乙岭?。为什么?
(二)、断层的基本类型及地貌景观
1、成因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流量减小, 流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 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2、形成地貌
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洪积扇
洪积扇
分布:山前(山麓)
图中河漫滩平原主要分布在什么河段?
分布: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三角洲平原
分布:河流入海口
N


思考: 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2.甲乙两处何处是山岭?何处是山谷? 3.解释甲地形成山岭,乙地形成山谷的原因?
中心岩体上升(地垒) 中心岩体下降(地堑)
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如华山、庐山、泰山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例. 1)填入背斜、向斜、地垒、地堑:
A._地__垒__ B._地__堑__ C._向__斜__ D._背__斜__ 2)有良好的储油结构的是:__D__;
容易储水的是:__C__; 容易形成泉水的是:_A__与_B__之间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带
高纬度地区
苔原带
66°34N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温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中纬度地区
温带落叶 温 阔叶林带 带
草温 带 原荒 漠 亚热带常 带 带
绿硬叶林 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带
太阳的 太阳活动
大气结构
爆发 周期
对地球的影响
光球
太阳黑子 约11年
与地震、水旱 灾害有关。
耀斑
色球 日珥
日冕 太阳风
太阳电磁波--引起 约11年 电离层扰动--无线
电波通信中断;
高能带电粒子流
① 扰乱地球磁场--磁
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磁暴”现象 录像 ② 冲进两极--极光;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一)河流侵蚀地貌
1、侵蚀作用
流水破坏地表,掀起并带走地表 物质的作用称流水侵蚀作用
2、侵蚀作用类型
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增长)
下蚀: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增深)
侧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增宽)
上游
中游
下游
下蚀 V形
下蚀减弱, 侧蚀增强
侧蚀 U形
沟谷流水
↓ 下蚀溯源侵蚀 ↓ (沟谷加深、延长)
2、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P70 (1)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
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 (2)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意识;
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 重复利用率
密 度流 补偿流
60°N 30°N 0° 30°S
60°S
极地东风
60°N
中纬西风
30°N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30°S
中纬西风
60°S
极地东风
60°N
①中低纬-以_副热_带_为中心
30°N 0°
北_顺南逆_、大洋西岸_暖东岸寒_
②中高纬-以_副_极_地 为中心 北_逆南_无、大洋西岸_寒东岸暖_
30°S 60°S
③40°S形成-西风漂流
自_西 向东_ ④南极环流逆_时针
5)北印度洋海区顺; 逆 季风洋流 夏顺冬逆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夏秋多,冬春少; 年际变化大
原因: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 空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降水 集中在夏秋季节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原因:人为原因(1)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 增加
(2)污染和过度利用,浪费等加剧水资源短 缺
自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地中海气候 D
A
气候类型
A热带雨林气 候
D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征
夏季炎热干燥,
终冬年季温高和温多多雨 雨
终年受赤道低
气压气带压、带风控带制的 影响
受副热带

高气压带
与盛行西
风带交替
▲ 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E温带海洋性 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
终年温和多雨 ▲ 气压带控制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 特点:总量多、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
的季节移动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 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
团控制
受极地气团控制
西风控制
副热带高压与西风 交替控制
副热带高压控制
赤道低气压带与东 北信风交替控制
赤道地区气流上升, 终年高温多雨
距海洋较 远终年受 大陆气团
控制
冬夏 季风 交替 控制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温带海洋性气候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