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粪大肠菌群测定方法-纸片快速法与多管发酵法的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中粪大肠菌群测定方法-纸片快速法与多管发酵法的比较黄晓容
【摘要】2015年10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了行业标准《水质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测定纸片快速法》(HJ755-2015)(以下简称纸片快速法)。

之前环境监测部门一直在使用国家环境保护部于2007年3月发布的行业标准《水质粪大肠菌群的测定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试行)》(HJ/T347-2007)(以下简称多管发酵法)。

纸片快速法操作简单快速,在标准中对采样瓶的处理、样品的保存、水样的稀释接种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而多管发酵法中没有相应规定。

本文对两个标准的异同点进行比较,提出了将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应用于实际环境监测工作中。

【期刊名称】《生物技术世界》
【年(卷),期】2016(000)004
【总页数】2页(P33-33,35)
【关键词】粪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纸片快速法
【作者】黄晓容
【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区环境监测中心站,重庆409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
我国地表水体粪大肠菌群含量普遍较高,部分水域含量甚至超过Ⅴ类水质标准数万倍[2]。

我国粪便微生物指标的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水质评价多以常规理化指标为主,对微生物指标的评价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水中粪大肠杆菌群检测方法主
要有传统的滤膜法及多管发酵法,并且已经列入环保行业标准方法(HJ/T347-2007),此两种传统方法被国内环境监测部门广泛采用,但上述方法操作时间需
2-5天,步骤较为繁琐,需验证试验。

多管发酵法每100毫升水样中最低检出限
为2个粪大肠菌群[1]。

冯青英等人对传统的多管发酵法进行了优化,将水样接种至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后,在44.5℃±0.5℃培养箱中培养24h后直接读取结果[3]。

多管发酵法不受浊度的影响,可以对浊度较大的污水水样进行监测。

纸片法培养时间对阳性管率有明显影响,适用于测定受粪便污染程度较轻的水体[4]。

多管发酵法和纸片快速法均为行业标准,对粪大肠菌群的检测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现就两个标准中的异同做以下探讨。

(1)原理相同:多管发酵法是以最可能数(简称MPN)来表示实验结果。

按MPN法,将一定量的水样以无菌操作的方式接种到培养液中或吸附有适量指示剂的纸片上,在44.5+0.5℃条件下培养24h,从产酸产气来确定是否有粪大肠菌群
的存在。

实际上它是根据统计学理论,估计水体中的大肠杆菌密度和卫生质量的一种方法。

因此在实验设计上,水样检验所要求重复的数目,要根据所要求的数据的准确度而定。

(2)结果计算相同:根据不同接种量的发酵管或纸片所出现阳性结果的数目,从MPN表中查得没升水样中的粪大肠菌群。

接种5份10ml水样、5份1ml水样、5份0.1ml水样时,查MPN表得到MPN值,MPN值再乘10,即为1L水样中
的粪大肠菌群数。

如果接种的水样不是10、1和0.1ml,而是较低的或较高的三
个浓度的水样量,也可查MPN表求得MPN值,再经标准中公式计算成1L水样
中粪大肠菌群数。

(1)适用范围不同:多管发酵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及废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纸片快速法适用于地表水和废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2)纸片快速法规定移液管、试管、采样瓶等玻璃器皿及采样器具试验前要按无
菌操作要求包扎,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烘干,备用;规定样品与其他项
目一同采样时,先单独采集微生物样品,采样瓶不得用水样洗涤,按无菌操作的要求采集水样约200ml于灭菌的采样瓶中;规定了采集江、河、湖、库、龙头水等
的具体操作步骤;对样品保存、干扰和消除做了相关规定,而多管发酵法中没有相应的规定。

(3)纸片快速法规定,当每张纸片接种水样量小于1ml时,水样应制成稀释样品后使用。

接种量为0.1ml、0.01ml时,分别制成1:10稀释样品、1:100稀释
样品。

其他接种量的稀释样品依次类推。

1:10稀释样品的制作方法为:吸取
1ml水样,注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匀,制成1:10稀释样品。

多管发酵法没有相应规定。

(4)多管发酵法对4种不同的水样做了建议稀释度(表1);纸片快法对5种不同的水样做了建议稀释度,稀释度建议更细化(表2)。

(5)发酵试验的方法不同。

多管发酵法在37℃±0.5℃培养箱中进行初发酵试验,然后在44.5℃±0.5℃水浴箱中进行复发酵试验,各培养24±2h,培养后立即观察,产酸产气则证实为阳性;纸片法只需在44.5℃±0.5℃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后根据纸片颜色的变化判断监测结果。

(6)对照试验。

纸片快速法规定用无菌水做全程序空白测定,用标准菌株制成菌悬液做阳性和阴性对照,而多管发酵法中没有相应规定。

(7)纸片快速法测定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大于等于100时以科学计数法表示,结果的单位为MPN/L,平均值以几何平均计算。

多管发酵法中没有相应规定。

(8)纸片快速法规定其检测结果全部经对数(以10为底)转换后进行精密度和
准确度分析,多管发酵法没有相应规定。

(1)多管发酵法和纸片快速法都属于行业标准,多管发酵法先于纸片快速法颁布实施,也是目前全国环境监测机构普遍使用的方法。

(2)多管发酵法需48小时方能完成试验,纸片快法则用时减半,给实验室节约
时间成本。

(3)多管发酵法操作繁琐,需要试剂较多,分析人员在各个操作步骤中都有可能带入污染,影响检测结果;纸片快速法操作简单快速,检测结果受人员影响较小。

(4)纸片快速法规定了水样采集前采样瓶的处理方法、采样过程中具体采样步骤、样品的保存、水样分析中接种水样的稀释方法、结果的表示和废物处理,分析人员在采用多管发酵法进行粪大肠菌群检测时可以参照纸片快速法中的相关规定。

(1)在多管发酵法的复发酵过程中,如果发酵管中根本不存在大肠杆菌,而是存在一些其他种类的产气细菌,如果只要产气就认定为粪大肠菌群阳性会带来检测结果偏离,下次修订标准建议考虑此情况。

(2)分析人员采用多管发酵法试验过程中要求检验紫外灯照明强度、紫外灯灭菌效果、高压灭菌锅灭菌效果等,这些在标准中并没有规定,建议下次修订标准时完善相关内容。

(3)纸片快速法操作简单快速,但纸片的质量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建议国家制定相关标准保证纸片的质量。

(4)纸片快速法接种过程如何操作才能不受外界污染,建议国家修订标准时能详细规定操作步骤。

(5)总体上纸片快速法更适应目前我国水体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需求,建议环境监测部门采用新方法进行检测。

【相关文献】
[1]高瑞坤,汤琳,付强.水中粪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固定底物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的比较[J].中国环境监测,2008,24(4):39-41.
[2]江磊,朱德军等.我国地表水体粪大肠菌群污染现状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5,35
(3):11-16.
[3]冯青英,刘娟,杨大卫.粪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测定法的改进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09,25(6):43-46.
[4]赵凌宇.粪大肠菌群快速测定-纸片法的应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4):17-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