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中资保险公司资本金扩充途径的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资保险公司资本金扩充途径的比较分析
'\r\n\r\n目前已在国内开业的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士、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9家外国
公司,以及目前在中国设有190多家代表机构、
等待营业执照的98家外国保险公司,其经营历史都在百年以上,资产总额大都在几百亿、甚至几千亿美元以上。

由下表,我们可以具体认识到外国保险公司的庞大。

表1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部分外资保险公司的资本单位:百万美元
财富500强排名公司股东权益
15法国安盛AXA①15894.7
23德国安联26106.8
37瑞士信贷(瑞士丰泰的母公司)① 18809.3
74英国保诚①5406.0
130 英国皇家太阳① 12094.8
178 美国安泰① 11388.9
239 日本东京海上火灾保险公司①5754.7
476 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①3958.7
- 美国丘博集团②5644.1
资料来源:①"The World\'s Largest Corporations:1999 Global 500" ,Fortune August 2,1999
②"America"s Largest Cor porations:1999 500",Fortune,April 26,1999转引自,马明哲著,《挑战竞争——论中国民族保险业的改革和
》,P129,商务印刷馆,1999年12月
据马明哲博士(1999)的测算,到2003年,中国民族保险业的资本缺口将达到1000亿人民币以上;截止2000年底,中资保险公司实收资本仅为228.45亿元,即时这个缺口补足了,从表1可以看出,在开放
运行
下,目前中资保险机构的资本规模也难以与外资保险机构相竞争。

因此,资本金不足可能是目前中资保险公司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

那么,如何扩充中资保险机构的资本金,亦即扩充的途径有哪些呢?并且,哪一种资本金扩充途径是最有效的呢?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应首先从中资保险机构资本金扩充的目标函数谈起。

笔者以为,从目前中资保险公司竞争力不强但又必须得面对加入WTO后外资保险公司的激烈挑战的现状考虑,同时考虑国家整体金融安全,可以将扩充中资保险公司资本金的目标函数设定为:
直接目标——短期内,增加资本金以达到相关法规规定的最低偿付能力的要求,即
年度末实际资产价值减去实际负债的差额应达到保监会的有关规定。

间接目标——长期内,提高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比如在外资进入的条件下,占有稳定的市场份额、拥有先进的营销技术、
手段、风险控制能力和资金运用能力、完善的内控制度和审慎的经营原则等。

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国家主要考虑的是安全性,以信用危机为底线,以维护和促进整个保险系统以及金融系统的安全性为首要目标。

可行性——指法律、政策及体制层面,宏观微观环境等。

上述目标函数将微观保险经营主体的近、长期目标和国家宏观整体金融安全目标结合起来,同时考虑金融运行的法规体制环境,构成一个目标体系,是下文进行保险机构资本金扩
充途径取舍的判断标准。

至于资本金的扩充途径,它会因保险公司所有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针对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可通过以下四条途径:(1)
投资;(2)减税额转增资本;(3)自身积累;(4)资本市场融资。

而股份制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扩充途径则少了财政投资途径、多了增资扩股的途径。

下文将分别针对不同的途径结合目标函数进行比较分析、优劣判断。

一、财政注资
财政对国有独资保险公司注资从产权角度讲不存在什么障碍,国家以资产所有者身份注资本无可厚非:1998年财政部就曾发行2700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用以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

显然,通过财政注资,可在短期内补足保险公司资本金缺口,但是国家财政是否有实力注资?现在国家财政赤字越来越大(财政部2002年的财政预算赤字为3,0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2%)且中央财政在全国财政中的比重越来越低。

进一步说,即使财政有实力注资,能否解决保险公司的竞争力问题?我们知道,1998年财政部补充四大国有商行资本,使其资本充足率到达了《巴塞尔协议》的8%的规定,但随后由于不良资产的增长,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又降到8%以下。

不解决中资保险机构经营体制等核心问题,单纯的财政注资是低效的。

因此,注资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即使目标函数中的直接目标是可以在短期内实现,但它与间接目标实现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

更何况现在中资保险公司资本金不足尚未到动摇公众对保险业的信心以至于引起信心危机这样一种必须由监管部门来拯救的时候。

财政注资只能作为一种临时紧急应变途径来加以考虑。

二、减税额转增资本
这种方式是通过保险业税率的降低来增加保险公司的利润,从而达到增加其资本金目的。

从资金实际的流出流入途径而言,这其实也是一种财政注资,只不过它不专门针对国有独资保险机构,而是面向境内所有保险公司。

现行国内的保险营业税率为8%,高于其他服务业3个百分点:所得税方面,外资保险公司现行税率为15%,中资公司为33%,存在着超国民待遇。

这样的税率显然不利于民族保险公司的发展,因此,应该统一中外资保险公司税制,取消税率优惠待遇,将减税额转增资本金。

但是,这种途径的有效性取决于中资保险机构的盈利水平,若该保险机构效益差,它其实转增不了多少资本的。

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来积累资本金是很耗时的,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赶得上外资保险机构。

同时,与第一种方案类似,存在的治标不治本的弊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险机构的经营体制问题以提升其竞争力。

三、自身积累
指从公司未分配利润中提取以增加资本金的方式。

虽然进行自身积累的方式成本最低,但中资保险机构想通过自身积累的方式短期内获得大量的资本金可能不大现实。

从表2可以看出,1999年,除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平安三家的利润率都在11%以上,太保、华泰的利润率在6.3%以上外,其余的保险公司的利润率却都在4%以下,最低达0.45%。

而同期国内新兴股份制银行,其利润率最高的达到19.14%,最低的也只有4.25%,且低于6%的仅此一家。

民族保险业这种利润率水平是在难于担当其资本金扩充的重任。

表2中国保险业盈利状况(1999年)单位:万元
公司所有者权益净利润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930644① 143141 15.38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426396.51②47985.46 11.25
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