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的异病同治验案(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苓桂术甘汤的异病同治验案(一)
【关键词】苓桂术甘汤;异病同治
苓桂术甘汤是治疗痰饮的著名方剂,出自《伤寒论》。
笔者在临床中常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由痰饮所致之病症,常获良效,现举典型病案如下,与同仁共享。
1治疗高血压
患者男,60岁,退休干部,于2004年7月5日初诊。
自诉患高血压20余年。
头昏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1个月伴心悸,双下肢水肿。
经摄X线胸片和心电图检查,提示高心病、心电图左偏。
刻诊:头昏乏力,胸闷心悸,双下肢浮肿,面色淡白、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缓。
BP180/100mmHg。
证属心脾阳虚,水湿内停,故面色白光白,舌质淡边有齿印,水饮上逆凌心则心悸,阻塞清窍则头目眩晕,水饮外溢则水肿,治宜温助脾肾,化气利水,兼以宁心安神。
投苓桂术甘汤辅以温养心脾治疗。
处方:茯苓30g,肉桂5g,白术15g,甘草10g,制附片10g,枣仁10g,泽泻10g,远志10g,每日1剂。
服药3剂后,胸闷心悸消失,水肿渐退,血压下降到150/95mmHg,继服10剂而愈。
2血管神经性头痛
患者男,45岁,农民,于2004年10月7日初诊。
头痛头昏反复发作5年余,加重2个月。
伴有恶心、呕吐痰涎、耳鸣、头重如裹,胃脘痞满不适,纳差、舌淡红、苔白、脉滑。
脑电图提示:椎动脉两侧波幅不对称。
县医院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
根据辨证分析,此为痰阻中焦,清阳不宣。
治疗当温化痰湿。
拟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
处方:茯苓15g,白术15g,桂枝5g,炙甘草10g,细辛5g,白芷10g,石菖蒲10g。
上方服用5剂后症状明显好转,继服15剂,头痛头昏消失。
随访至今未复发。
3慢性哮喘性支气管炎
患者男,60岁,农民。
于2005年3月10日初诊,哮喘反复10余年遇寒发作。
每年住院一次而效果不明显。
刻诊:呼吸喘促,张口抬肩,鼻翼扇动,喉中痰鸣,心下痞满不适,咳吐清痰如涎,乏力、纳呆,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滑。
此乃痰饮阻隔,肺气不宜,气机不利。
当用苓桂术甘汤加减以温化痰饮治疗。
处方:茯苓10g,桂枝10g,白术10g,甘草5g,川牛膝10g,苏子10g,法夏10g,干姜5g,麻黄炙5g,每日1剂。
3剂后症状大减,继进上方3剂后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