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辅助治疗急性胆源性腹痛疗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塞米松辅助治疗急性胆源性腹痛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2-09-27T09:12:45.6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9期供稿作者:孔丽韫王计听[导读] 是探讨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治疗下胆源性腹痛疗效观察。
孔丽韫王计听(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中医院内科江苏徐州 221000)【摘要】目的是探讨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治疗下胆源性腹痛疗效观察。
方法将胆源性腹痛患者通过单盲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
组38例,给予抗生素头孢唑啉钠4-6/d,分2次,替硝唑1g/d,解痉剂山莨菪碱10~30mg/d及亚硫酸氢钠甲奈醌注射液8mg/d。
观察组40例,显效3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同样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1次/d,必要时6h后可重复1次。
2组均连用4d,比较2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40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38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6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0.0%,对照组26.3%,但均能耐受,不影响治疗。
结论地塞米松的应用在胆源性腹痛治疗中具有止痛迅速,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腹痛地塞米松
胆源性腹痛通常起病急,疼痛剧烈者称胆绞痛。
2003年10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应用地塞米松辅助治疗胆源性腹痛40例,同时给你非地塞米松辅助治疗的38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者具有止痛迅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稳定,短期复发率低等优点。
部分患者出现胆总管小结石随病情的好转而排出的现象,经B型超声证实小结石消失,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患者,随即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20~68平均45岁。
其中胆石症21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4例,急性单纯性胆囊炎3例,胆囊切除手术2例,疼痛时间2H-3d。
对照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20-66平均43岁。
其中胆石症20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4例,急性单纯性胆囊炎2例,胆囊切除术1例,胆囊息肉并胆囊炎1例疼痛时间2h-4d,所有患者均具有胆源性腹痛特征,并经B型超声或CT检查确诊,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发热或虹膜轻度黄染。
但均除外急性完全性梗阻性胆道疾病(粪便为陶土色,肝内外胆管扩张)及恶性肿瘤者,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均静脉用药,抗生素用头孢唑啉钠4~6 g/d,分2次,替硝唑1.0 g/d,解痉剂山莨菪碱10~20mg/d及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注射液8mg/d,必要时也可重复应用山莨菪碱及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注射液,同时给与必要的支持、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1次/d,必要时6h后重复1次。
2组均在治疗3d后收集数据,无效者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1.3判断标准显效:用药2小时之内疼痛明显缓解,且明显消失,3d内复发不超过2次,重复治疗有效;无效:用药2h之内疼痛缓解不明显,3d内复发多次,重复治疗效果仍不佳而必须采用其他方法如吗啡或手术治疗者。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警醒分析,率的比较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观察组40例,显效3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38例,显效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5.8%。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4例(10.0%),对照组10例(26.3%),主要表现为口干、心动过速等,但均能耐受,不影响治疗。
3 讨论
胆源性腹痛通常比较剧烈,胆道系统疾病多以腹痛为首发而就诊,且易反复发作,即使胆囊切除术后也经常为胆囊术后遗征(1)再发胆源性腹痛。
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4%。
(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迅速解除痛苦是医生首要做的事情,所以本组病例我们选择疼痛缓解作为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机械梗阻或炎症反应的刺激引起胆道平滑肌痉挛和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
(3)诱发胆绞痛的原因:本组治疗效果显示,在抗生素、解经剂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地塞米松的观察组对胆源性腹痛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不用地塞米松的对照组,因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炎、免疫抑制、抗毒作用。
(4)能较好地抑制局部及全身的炎症反应,减少渗出,减轻组织水肿,减轻痉挛。
此外,还可能与激素增强机体对疼痛刺激的应急能力反应有关。
所以,在抗生素、解痉剂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地塞米松能迅速地解除胆源性腹痛,而且具有不良反应少,短期发病率低的优点。
但由于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对隐匿病灶可能诱发复发,曾患或现患严重精神病和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新近胃肠吻合术、骨折修复期、角膜溃疡、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及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如:麻疹水痘等患者禁用。
参考文献
[1]毕永林、朱彤等.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116例ERCP分析[J],中华胆外科杂志,2007,13(2),32-33
[2]魏经国,张劲松,孟庆江等。
胰胆管十二指肠乳头X线解剖与胆囊切除后胆源性腹痛[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1):15-18
[3]蔡秀军、祝子逸.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的诊断和治疗,[J]2007,27(6),438-439
[4]杨士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3-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