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4》第二课时教案新部编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识字4》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合肥师范附小四小蔡云云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蚂”“蚁”。
2、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生活习性,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3、记住昆虫的名字,会读会背。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练习写字。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黑板贴。
3、本课昆虫的图片。
4、生字卡片。
一、谈话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次课,老师带你们去了?(田野,树林,花丛)
小朋友们都干了哪些事?(观察,采集昆虫)
2、是啊。
小朋友们在仔细地观察、认真地采集昆虫。
那在那美丽的田野里,茂密的树林里,一片片的花丛里,都有哪些昆虫呢?请小朋友们轻轻打开课本100页,找到了用标准的坐姿告诉我。
二、认识昆虫。
1、小朋友都找好了。
谁来给我们说说。
(指名3生说)
2、认识“螳螂”。
(1)小朋友预习的真认真。
看,它是谁?(出示蟑螂)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从头到尾看,谁来告诉我蟑螂长什么样子的?(指名3生说,指名生补充)。
(2)大家看得真仔细认真,老师上节课告诉过大家仔细地看、认真地看可以用一个词叫(生大声答“观察”)观察要讲究方法,我们可以从头到脚看起,从上往下看,先看整体再一处一处的看……观察要按照一定顺序。
(3)师总结介绍螳螂。
下面我们一起来根据观察从上到下的方法来仔细观察螳螂,它的眼睛大,颈子细,脑袋小,身子长,肚子是绿色的,手像两把大镰刀,它就是(生大声说螳螂),师相机出示táng láng螳螂。
(4)谁能够读好它,(指2名生读)
师:(读得真准,读得真响亮)这是两个后鼻音,螂的声母是“l”,跟老师读……
(5)在昆虫世界里,如果它对我们有益处,能够帮助我们,它就是益虫(黑板贴“益虫”),相反,如果它总是搞破坏,危害我们,它就是(生大声说害虫,师及时贴出“害虫”)。
那小朋友们知道螳螂是益虫还是害虫吗?(指名生说)(6)师总结:螳螂有两个大镰刀是专门对付田野里的害虫的,所以它是(生
大声说“益虫”)。
3、认识“蚂蚁”。
(1)看,谁来了?(出示蚂蚁图片)生抢答蚂蚁,看到蚂蚁,老师想起了一个故事。
(我只讲给认真的小朋友听)
一天,一群小蚂蚁在一片草丛中找食物,突然,整个草丛都被烧着了,火越烧越大。
火苗都快窜到天上去了,小蚂蚁们被围在大火之中,眼看着就要被烧死了。
这时小蚂蚁们迅速地抱头一团,先来的在里面,后来的抱在外面,没有争抢,非常有秩序。
蚁团越来越大,等大火靠近时,它们飞快地滚了出来,抱在外面的蚂蚁都被烧焦了,但它们却保护了里面的蚂蚁,整个蚂蚁家族生存了下来。
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指名4生说,师相机点评拓展)
(2)这样勇敢,团结,冷静的小蚂蚁谁想读?(指名生读,齐读。
)
4、认识“蟋蟀”。
(1)看,现在谁来了?(出示蟋蟀图片)对于蟋蟀,你知道哪些知识?(指名生说)
(2)师总结:蟋蟀又叫蛐蛐、蝈蝈,喜欢钻洞,喜欢蹦蹦跳跳,喜欢打架,还咬农作物的根,所以小昆虫们都不喜欢它,它总是一个人生活。
(3)谁来读一读(出示词语)。
(4)指名生读
5、认识“蝴蝶”。
(1)小朋友们读得这么认真,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
身穿花衣爱打扮,
美丽翅膀光闪闪,
不会唱歌爱跳舞,
花丛里面舞得欢。
(2)谁知道它是哪个小昆虫?(生齐说或指名生说)。
(3)对了,它就是蝴蝶(出示图片)。
(4)谁来读好它?(出示词语)指3名生读。
(5)谁还想读?这么多人想读,我们一起读。
(6)蝴蝶为花儿们跳舞,给它们传花粉,所以它是(生跟说“益虫”)
(7)拓展“一只蝴蝶”“两只蝴蝶”“一只只蝴蝶”(结合图片让学生感受复数)
6、认识“天牛”。
(1)(出示奶牛图片)看它是谁?对了,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头牛。
用老师教过你们的观察的方法,告诉我这头牛有什么特点。
(指名3生说)(2)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只牛。
(出示天牛图片)
小朋友们这只牛有什么特点。
(指名生说)
师总结:是的,它也有角,只是角变成了两条长长的辫子,这只牛有翅膀能够在天空中飞,所以它叫“天牛”,跟老师读“天牛”。
这个词语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谁来提醒大家(指名生说)tiān 三拼音节,niú,声母是n 你能读好吗?真棒,小朋友们跟他读。
齐读。
(3)天牛爬在树上,吃树干树枝,还吸果树上的果汁,干尽了坏事,所以它是(生跟说“害虫”)。
(4)(出示“一头牛”“一只天牛”)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老师刚说“一头牛”
“一只天牛”,体积较大的动物我们用“头”体积较小的昆虫我们用“只”。
跟老师读“一头牛”“一只天牛”。
7、认识“蜻蜓”。
(1)小朋友们今天表现真不错,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只小昆虫,(出示图片蜻蜓)它是(生跟说“蜻蜓”)两个字都是后鼻音,我们一起读好它。
蜻蜓专门捉蚊子,捉苍蝇,大家说它是益虫还是害虫?(益虫)
三、学习词语。
1、这些小昆虫大家都认识了,老师把图片去掉,你们还认识吗?(出示词语)
谁来读第一行,(指名2生读,师相机评价)
谁来读第二行,(指名2生读,师相机评价)
谁来将两行都读,(指名生读,指名生评价)。
2、现在,老师把拼音也去掉,谁来读?(指两名生读,师相机评价)
3、下面我们来开火车读,我的火车开给……再一列火车,我的火车开给……
4、男女生赛读。
5、齐读。
四、学习生字。
1、这些昆虫小朋友们都认识了,它们也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只有小蚂蚁不愿意走,它说它那么的勇敢,那么的团结,叫小朋友们一定要记住它,也要像它那样勇敢团结。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小蚂蚁的“蚂”,我们可以怎么记住它。
(指名生说)
2、师小结: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蚂蚁是昆虫,所以它是“虫”字旁,再加上我们学过的“马”,就变成蚂蚁的“蚂”(即:“虫”+“马”=“蚂”)。
看这个(“蚂”)读mǎ。
老师用手把“虫”捂起来,剩下的“马”也读mǎ,这个“马”表示读音,虫字旁表示蚂蚁是昆虫,这类字我们说过它叫(生跟说“形声字”)。
3、细心的小朋友们一定观察到了这些字(出示:螳螂,蚂蚁,蝴蝶,蟋蟀,蜻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齐说或指名生说)都是“虫”字旁,因为它们都是昆虫,而且他们都是形声字。
4、小蚂蚁真厉害,让我们又多学了点知识,那蚂蚁的“蚂”要怎么写呢?(田字格出示“虫”“蚂”)这个虫字做偏旁能不能像这个“虫”字一样写了?(指名生答,师相机评价)。
5、是的,“虫”在做偏旁是要写的小一点,而且只能占在左半格,因为它要给马让位子,看我们的小虫子都懂得谦让的美德,小朋友可要多向小昆虫学习哦。
6、师示范写“蚂”,带写,指导学生书空。
7、“蚂”会写了,“蚁”也要会写。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蚁”字的笔顺及它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我要请两位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写在黑板上。
(笔顺贴在黑板上)(指名2生上黑板写)
8、师生共评两位同学的字,师相机总结“蚁”字的写法。
指导书空“蚁”。
9、“蚂”和“蚁”请小朋友向老师和两位小老师一样认认真真的先描两遍再在田字格中写两遍,写好坐直坐正(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五、拓展(看图写话小游戏)
小朋友们都写好了,下面老师要带大家玩个游戏,老师把今天我们认识的小昆虫都请到了黑板上(黑板上贴出昆虫图片),请小朋友们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介绍你感兴趣的小昆虫,谁介绍的好,小昆虫就跟谁回家。
老师来做个示范。
请小朋友上讲台向大家介绍。
六、板书设计
识字4 益虫
害虫
虫蚂蚁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上的是《识字4》的第二课时,我以2个问题带孩子们回顾了上节课所学内容,接着以第三个问题引导孩子自己去书本中找这节课要认识的昆虫。
这三个问题不仅巩固了上节课所学内容,也激发了孩子们认识昆虫的兴趣。
这节课孩子们要认识6个昆虫: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
这些昆虫很多孩子并没有见过,所以我采用出示图片,讲故事,猜字谜,看图说话等多种方法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直观感知。
教学方式的多样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整节课孩子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配合的非常默契。
光认识昆虫还不够,认识这些词语也是这节课的重点,所以当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认识了这些小昆虫后,我采用指名读,带读,纠正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等多种朗读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读中学习词语。
认识词语后,对于汉字的教学我讲的很细致,根据低年级孩子语言的特点,我以小蚂蚁的语气,要大家一定要记住勇敢,团结,冷静的小蚂蚁,从而引导孩子一定要会写“蚂蚁”这两个字。
教学“蚂”我先让孩子自己去观察汉字的结构,占位,教师相机点评讲解,范写。
“蚁”字的教学我更是以学生为主体,大胆的将字交给学生去黑板上范写,然后师生共同分析,描写。
当孩子们已写好生字后,我安排了看图说话的环节来巩固这节课所学内容。
我将课前准备好的各小昆虫的图片贴到黑板上,让孩子们用这节课所学知识来向大家介绍自己感兴趣的小昆虫。
此时孩子们被黑板上色彩鲜明的小昆虫们吸引了,都争着举起小手要来给小朋友们介绍。
在这小游戏中孩子们轻松愉快的巩固了这节课的知识。
整节课的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
极性和学习热情,整节课孩子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知识也掌握的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