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学反思(精品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学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学反思第1篇】
本课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想象。
儿童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语言本身是抽象的,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呢?
首先,是在品词品句中展开想象。
品词品句,发展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因此,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及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品词品句,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
比如,青蛙面对自己创造出来的泥塘,不禁“愣住了”。
我要学生模仿青蛙“愣住了”是什么样子,然后趁机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想象一下,青蛙的心理在想什么。
其次,是在充分运用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在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着许多色彩美丽,形象新颖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有利于以图学文,也有利于拓宽儿童的想象。
如本课中,青蛙在一个风景如画泥塘边,嘴巴张开着,似乎正在说什么。
于是,我请学生再次想象,青蛙面对如此优美的泥塘,它会说些什么呢?想象后再用语言表达插图意思,也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学反思第2篇】
课后反思
台上40分钟,台下十年功啊!当我们欣赏优秀教师台上的那份潇洒自如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他们付出的那份“磨炼”及蝶变新生
后的快乐。
1.一堂好课必须经过精琢细雕、千锤百炼:课堂由平淡变得精彩,教技由生疏变得纯熟、学生由平静变得活跃……一次次地修改,一次次地试教,一次次的理念上的冲击,能站在一个新的角度上审视自己,当自己站在讲台的一刹那间,心中突然涌现一个念头“这堂课不仅仅代表自己,更代表了台下默默关心、帮助我的人,加油啊!”好高兴,我变了!这真是在历炼中得到了成长。
2.一堂好课不能光靠自己的单打独斗,团队的力量是我们进步和教学水平能力提高的源泉。
磨课中备课组老师们一次次的上课经验的传授,一次次思想方法的交流,一次次推敲课堂语言的精减无不触动了自己的心灵,是这些才有了今天课堂上的出彩。
3.借助这次“同课异构赛课会”这个平台,我身临其它5位老师的课堂,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执教者与学生之间情感的沟通;课堂生成的适时捕捉与放大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多种评价方式,都很值得我学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学反思第3篇】
《青蛙卖泥塘》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属于童话类故事。
情节生动有趣,前半部分结构相似,旨在让学生于识字朗读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懂得美靠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本堂课设计主要是对“练习进课堂”这个主题的深入辨析和论证。
在
设计教案时,教师再把握教低年级学生的学情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了“课堂作业本”,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和内容整理上,注重创设一个童趣的'教学情境,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愿望。
下面我就本堂课做以下反思:
1、读写结合,把握低段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老师把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渗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注重了学生的心理和兴趣。
例如,老师在题目中就教学了“蛙”和“卖”,在讲解“蛙”字的时候,提醒学生青蛙喜欢吃昆虫,提醒偏旁为“虫”,右边提醒“圭”,两个土组成,且四横等距,很好的解决了字的形和义。
初读过后,老师利用课堂作业本中的题目让学生进行集中识字,同桌互助,查漏补缺。
再用卡片的方式对难度的词语“愣住”“游泳”“吆喝”等进行复现,在教学过程中,又复现乐“水坑坑”“挺舒服”这两个生字。
在课文的结尾,利用儿童诗对所要求认读、书写的生字进行了汇编,并书写了“搬”“倒”这两个生字。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识字写字教学,扎实有效地落实到每一个学生。
2、以学定教,作业本贯穿于学习全过程。
本次教学设计,老师以课堂作业本为突破口,直接转化为教学内容。
如识字教学部分,老师利用课堂作业本中的第二题对生字进行了集中梳理,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高效完成了识字教学任务。
课堂作业本也同样为老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
如教师在梳理文本的过程中,再引导学生感受了烂泥塘变好地方后,利用课堂作业本
中的第五题让学生去用简单的两个字或三个字去概括梳理青蛙为了卖掉泥塘做了哪些事情。
课堂上书写了“蛙”“卖”“搬”“倒”四个字,减轻了学生的昨夜负担,同时也把握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3、深挖文本,设计有意义的语言实践点。
教师关注教材中出现的语言训练点,有目的、有梯度地进行训练。
在本课中,我关注到了老牛和野鸭的说话方式上的共同特点,发现两者在说话的时候都是先说优点再说缺点,中间通过转折关联词“不过”“就是”进行连接。
像这样的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老师在教学中所不能错过的。
老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语言的特点,并出示小兔、蝴蝶、小鸟、小狐狸让学生迁移运用。
让学感受这样的说话有什么样的好处。
有学生指出:这样的表达让人舒服一点,即使有错也更能让人接受。
4、创设情境,让低段课堂教学充满童趣。
本篇课文属于低段的课文,周小平老师曾说话,低段的课堂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大的情景,让课堂教学更富有童趣。
于是我在板书上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
通过简笔画让学生体会“烂泥塘”什么也没有的景象,在引导学生读11段,体会泥塘的变化。
在学生的描述过程中,不断地用彩色的板贴把学生想象中的“好地方”进行完善,呈现出了一个风景优美的泥塘。
学生通过读图,理解“青蛙为什么不卖泥塘”的原因,教学简单有效。
此次教学让我对“练习进课堂”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让我对教学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这一次的磨练让我有了很大的成长,望
能在教学这条路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