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硝态氮移动规律及提高氮肥利用率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
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会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而不断流失,有些会被植物所吸收,有些会在挥发和反硝化的作用下而流失,而大部分会在地表径流和雨水的侵蚀下而淋失,尤其是被淋失的营养物质主要以氮元素为主,氮流失现象的抽选,不仅会对氮肥利用率造成影响,同时营养物质在渗入地下后,容易污染地下水,继而威胁人体安全。
因此,对此项课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试验条件
本次试验地点为黑土地,通过养分渗滤池、土壤取样分析和渗透液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用量、品种和配比条件下氮肥与农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得出硝态氮的移动规律,以此来探索提高氮肥利用率的路径。
1、自然条件
试验黑土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无霜期为120天左右,积温为2800℃,不同月份之间的温差较大,其中7月份平均温度最高,可达25℃,年降水量不超过600mm,且较为集中,主要生产玉米、水稻等农作物。
2、材料和方法
回填土式渗滤池是试验地点,其物理性状如下所述:第一,0-20cm深度的渗滤池,其容量为1.2g/cm3,总孔隙度为55%,田间持水孔隙为35.7%,通气孔隙17.3%,含水量18.1%。
第二,20-10cm深度的渗滤池,其容量为1.25g/cm3,总孔隙度为50.1%,田间持水孔隙为34.9%,通气孔隙16.3%,含水量14.1%。
试验材料由多种肥料组成,其中,底肥为有机肥。
试验农作物是玉米,每株玉米的行距为70×30cm。
在查阅资料后得知,我国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时间为4月末,而收获时间为5月末,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分层取土,如果池底存在渗滤液,可通过定期取样的方式,对渗滤液容积进行详细记录,为硝态氮测定,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试验结果分析
1、硝态氮移动和肥料品种及施用量间的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尿素和硝铵后,下层硝态氮的含量远远小于上层硝态氮。
而在前期阶段,尿素的移动量小于硝铵,在40天后,尿素和硝铵的移动量大致相同。
在作物生育期内,尿素移动量与硝铵之间的幅度为8%。
硝态氮的移动量与施肥量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其关系为正相关,简言之,就是施肥量越多,硝态氮移动量越大。
在作为生长期内,最高施肥量相较于最低施肥量,其硝态氮移动量差值可达71%以上。
除肥料品种和施肥量之外,施肥方式同样会影响硝态氮的移动量,具体表现为一次施肥的硝态氮移动量,在前期阶段的移动量远远高于二次追肥的硝态氮移动量。
而二次追肥又高于后期施肥。
但一次施肥和二次追肥的总移动量,并无过大的差距。
此外,肥料配比关系与硝态氮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
氮肥在与磷、钾肥同时施用后,硝态氮的移动效率显著下降。
尤其是在播种一个半月后,移动量出现明显的变化。
以生育期为例,生育期的氮肥与其他肥料同时施用,其移动量相较于单独施用氮肥减少幅度为15%左右。
究其原因,主要是磷肥和钾肥的施用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效率的提升。
2、硝态氮淋失及影响因素
试验结果表明,降雨量和施肥量与硝态氮淋失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如下所述:
第一,4月-6月试验地点的降雨量为90mm,再加上气温不断上升,蒸发速度快,不具备形成地表径流的条件,因此,硝态氮在这一阶段的淋失可以忽略不计啊。
但在进入7月份后,降雨量骤然增加,由90mm变为300mm,使大量的硝态氮随着地表径流的下渗和移动而流失。
第二,施氮量的增加,会导致硝态氮淋失量增加,二者具有正比关系。
施肥方式与硝态氮淋失关联较小,尿素淋失略低于硝氨,氮肥和其他肥料同时施用,硝态氮淋失量较少。
究其原因,主要是氮肥与其他肥料的同时施用,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而作物在这一过程中会吸收更多的氮。
3、硝态氮对地下水的污染
在取样化验后得知,施氮肥330kg时,淋失硝态氮含量为15mg,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如果不及时处理,硝态氮的淋失必然会污染地下水,故建议农业部门推广氮、磷、钾配合施用的方法,以降低硝态氮的淋失量。
4、玉米产量的变化
在查阅统计数据后得知,氮肥与其他肥料配套使用,有助于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与单独施用氮肥相比,作物产量增加幅度为10%。
单独施用氮肥时,在施肥量为247kg时产量最高。
此外,尿素的施用方法,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有限。
5、氮肥利用率变化
在试验结束后,试验人员通过差值法对氮肥利用率进行估算,结果与玉米产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简言之,就是配套施肥方式,有助于氮肥利用率的提升,相较于单独施氮,氮肥利用率提高幅度为20%-87%。
在单独施肥时,中量施肥的利用率高于低量施肥和高量施肥。
追肥高于一次施肥,除氮之外,尿素和硝铵氮的利用率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
6、试验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在雨季,硝态氮的淋失量会大幅度增加。
第二,尿素施用量与硝态氮移动淋失量息息相关,即尿素施用量越多,硝态氮移动淋失量越多。
第三,氮肥和钾
肥、磷肥配套施用,可以使硝态氮的移动淋失量下降。
第四,氮肥的施用,有助于玉米产量的提升,尤其是配套施肥,增产效果最为显著。
(作者单位:150090黑龙江省农业环境与耕地保护站;150090黑龙江省种业技术服务中心;150090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黑土硝态氮移动规律及提高氮肥利用率分析
王亚莉徐继东王欣然
99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