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现状与对策——以南宁市五一路学校八年级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现状与对策——以南宁市五一路学校八年级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14T15:18:28.913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5月作者:陈丽婷[导读] 文学名著顾名思义指的是世界文学史上有定评的重要作品,在语言运用方面均具有示范性特征。
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改革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本文对八年级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高,名著阅读的深度与广度不尽人意。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培养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陈丽婷南宁市五一路学校
【摘要】文学名著顾名思义指的是世界文学史上有定评的重要作品,在语言运用方面均具有示范性特征。
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改革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本文对八年级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高,名著阅读的深度与广度不尽人意。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培养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名著阅读;中学生;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1)05-074-0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凡是那些除了课本以外什么也不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
”他认为,各学科教育都是智育,但是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学生的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他们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语文课外教育也不例外。
这就强调了阅读名著文本的重要性。
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不仅可提高阅读能力,还能在艺术鉴赏的角度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名著阅读如此重要,学生名著阅读实际情况又如何呢?我们设计了一次针对八年级学生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以南宁市五一路学校八年级学生为对象,对名著阅读的动机、兴趣、选择、阅读方式、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一些调查和探讨。
同时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随机抽取学生做个别谈话,了解学生名著阅读的时间安排和阅读时遇到的困难等以更加全面、真实的了解学生阅读状况。
一、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结果
(一)学生名著阅读的兴趣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喜欢名著阅读的学生不足三分之一,这个数据让老师感到惊讶。
经过与学生的个别访谈后了解到,部分同学认为名著阅读耗费时间长然而对语文成绩的提高并不显著,更多同学是把时间消耗到手机、电脑上,以及漫画、言情小说等通俗读物上。
就总体而言,中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也与阅读的实际需要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与他们喜欢的程度之间也有较大的距离。
(二)学生名著阅读的时间和环境
经过数据统计分析,不难看出现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绝大部分在一个小时以内,甚至有学生基本处于不阅读状态。
根据对学生个别访谈情况,除了有同学见缝插针看名著的有关电视剧外,大多数学生放在假期中阅读,或在双休日老师要求做摘记时才阅读一些,其余情况阅读时间每天几乎为零。
究其原因,多数认为是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尚且觉得时间紧迫,没有时间放到课外书上。
从阅读的环境看,很多学生的家长都因为工作太忙或者是本身文化的缺乏,他们对孩子的课外阅读甚至是学习都是采取放任,即中立的态度,而老师虽然支持学生,但很少会加以引导,他们一般不会去管学生看的书籍,以及看后的感受。
家长与老师这样的态度使得孩子们对课外的阅读的态度变成了无所谓。
二、学生名著阅读的困难和原因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以及结合个别同学访查,我认为学生进行名著阅读面临的困难和原因大致有下面几个: 1.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目前,中考是教学的指挥棒,学生面临着极高的升学压力。
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追求的是“短期效益”,对课外阅读望而生畏。
很多学生认为“作业太多没时间”是课外阅读不足的原因。
不少学生整日被动地应付学习、应付考试,放弃了课外阅读。
2.教师和家长不重视,缺乏有效指导
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而学生是否看课外书则对学生短时间内成绩的影响不大,因此部分教师不重视课外阅读。
学生不但课外阅读少,课内的书也越读越薄,语文课本中的选学课文和古诗词诵读等因不在考试范围内,也不去读--读。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也十分有限,形式单一,缺少方法。
学校虽然开设的阅读课,然而经常被语文课占用,即使是阅读课也多是给学生自主阅读。
三、对策与建议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拓宽中学生的阅读知识面,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树立科学阅读观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也是体现语文交际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窗口。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书海无涯然而同样良莠不齐,老师应当尽早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书籍,形成正确的阅读原则。
每一册语文课本都有两部必读名著和其他推荐名著,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课本推荐的书目来阅读。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不良倾向,如长期沉溺于品位不高的武侠、言情、网络小说等难以自拔,甚至出现精神不振,不思进取,影响学习的现象。
针对这样的不良阅读倾向,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推荐好作品,引导大学生转移阅读方向,多读书,读好书,学会欣赏高雅的文学名著,
(三)巩固读书的成果
开展丰富多彩的名著阅读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能巩固课外名著阅读成果。
学生经过阅读,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体会感受。
因此,教师要提供舞台,开展名著导读课、名著赏析、名著展演等活动,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读书心得、研究成果和情感收获;让他们大胆展示自己的学识、自己的风采,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四、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的:“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
”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单靠教材内有限的课文篇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把“小课堂”与“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
名著是课外读物中最优秀的部分,名著阅读是开拓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路的一条重要途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因势利导地做好引导工作,做学生名著阅读的引路人,走在他们阅读的前面,使学生的名著阅读真正地为学习服务,为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养服务。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薛湘楠、陈明、董晨.课外阅读,跟大学生渐行渐远[N]新华日报, 2007, (2007-1-23).
[3]杨冬梅.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6,(3).
[4]陈碧云.促进学生快乐阅读策略初探[J],文教资料,2005,(26).
[5]王素芳.网络阅读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探析[J],图书与情报 , 2004,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