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氢器操作指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ism®膜分离器操作指南
合成氨项目
普里森®膜分离回收氢装置
2008年5月
目录
一. 技术说明
1 膜分离工作原理 2
2 工艺流程描述 3
3 主要操作参数 4
4 物料平衡表 4
5 公用工程消耗表 4
二. 操作指南
1.0 初始开车检查 5
2.0 仪表 6
2.0 氮气置换 6
3.0 开车步骤 7
3.1 预处理开 7
3.2 PRISM 分离器开 9
4.0 停车步骤 10
5.0 正常运行 10
6.0 附件 11
6 .1 联锁说明 11
6.2 报警及联锁设定 11 6.3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附图) 12
一、技术说明
1. 膜分离工作原理
膜分离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一种高分子聚合物(Prism®膜通常是聚酰亚胺或聚砜)薄膜来选择“过滤”进料气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混合物通过聚合物薄膜时,各气体组分在聚合物中的溶解扩散系数的差异,导致其渗
透通过膜壁的速率不同。

由此,可将气体分为“快气”(如H
2O、H
2
、He等)和“慢
气”(如N
2、CH
4
及其它烃类等)。

当混合气体在驱动力—膜两侧相应组分分压差的
作用下,渗透速率相对较快的气体优先透过膜壁而在低压渗透侧被富集,而渗透速率相对较慢的气体则在高压滞留侧被富集。

各气体渗透量可表示为:
Q i =(P/l)
i
.A.(Px
i
-py
i
)
式中Qi——气体组分i的渗透量(P/l)
i
——气体组分i的渗透系数
A——膜面积
P——原料气压力
p——渗透气压力
x
i
——气体组分i在原料气中的体积分数
y
i
——气体组分i在渗透气中的体积分数
从上式可以看出:膜的分离选择性(各气体组分渗透量的差异)、膜面积和膜两侧的分压差构成了膜分离的三要素。

其中,膜分离的选择性取决于制造商选用的膜材料及制备工艺,是决定膜分离系统性能和效率的关键因素。

Prism®及其同系物Cactus®膜分离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一构型类似于管壳式换热器的膜分离器,数万根细小的中空纤维丝浇铸成管束而置于承压管壳内。

混合气体进入分离器后沿纤维的一侧轴向流动,“快气”不断透过膜壁而在纤维的另一侧富集,
通过渗透气出口排出,而滞留气则从与气体入口相对的另一端非渗透气出口排出。

2工艺流程描述
高压弛放气(以下称原料气)以压力25.0MPa、温度15℃进入普里森®膜氢气回收装置界区。

原料气首先经一调节器PV-101减压至12.1MPa (A), 然后进入洗氨塔T-101进行水洗。

为确保系统稳定运行,设有高压报警。

高压水泵P-101(A-B)将水打到洗氨塔塔顶,由FISA-103监测水流量,并设有低流量报警、联锁,确保氨的水洗彻底。

一台水泵工作,另一台作为备用泵,可使维修时不中断氢回收装置的运行。

软水的流量对水洗效果至关重要。

较高的氨含量对膜分离器会造成损害。

洗氨塔内装有保证气/液充分接触的高效丝网填料,为保证洗氨塔液位恒定,防止仪表错误导致泛塔,特设塔底液位控制,由LICA-101自动控制将氨水从洗氨塔塔底送出氢回收系统,并设有液位高、低报警,高、低联锁。

控制洗氨塔的平稳运行,对膜分离器的寿命很重要。

离开洗氨塔塔顶的原料气携带有少量的液沫,在洗氨塔的下游安装有一气/液分离器(V-101)用于除去夹带的雾沫。

离开气/液分离器的原料气含有该温度、组成下的饱和水蒸汽。

为避免水蒸汽在普里森®膜分离器纤维表面凝结,同时为使分离器处于最优化的工作状态,设一进料加热器(E-101),将原料气加热升温至55℃。

该加热器加热介质为低压蒸汽,通过TICSA-101进行温度调节,并设有原料气温度高、低报警及高、低联锁。

在高压下,过高的温度可对膜分离器造成损害。

原料气经加热器(E-101)加热到55℃后,进入PRISM®膜分离器X-101x-y。

每个PRISM®膜分离器可被看成外型类似一管壳式热交换器,膜分离器壳体由纤维束填充,类似于管束。

原料气从下端侧面进入PRISM®膜分离器。

在壳程与纤维芯侧恒定压差作用下,氢气扩散进入纤维。

在原料气沿PRISM®膜分离器长度方向流动时,更多的氢气扩散进入纤维。

从而在纤维芯侧得到一富氢产品称为渗透气,其压力为
2.1MPa; 在壳程得到一富含惰性气体的物流称为非渗透气,其压力由PV-101C控制
减压到2.5mPa后直接送出界区。

在开车期间或联锁情况下,设计有保护性的旁路,将洗涤后的弛放气与膜分离器隔离。

详见6.0-报警、连锁说明。

3主要操作参数
4物料平衡表
5公用工程消耗表
二. 操作指南
1.0 初始开车检查
1.1 机械部分
1.1.1 核对膜分离装置对外交接点与现场管路的联接是否适合,及管路规格是否匹
配。

参照流程图核实管路的身份。

核实洗氨塔与水泵之间,及洗氨塔与PRISM
膜分离器框架之间的管路联接是否正确。

1.1.2 移去所有放空及排净口处的密封片。

1.1.3 压力安全阀的设定启跳点已由生产厂调好,但建议在开车前由阀门车间对其设
定启跳点再校验一次。

再次安装安全阀时必须小心注意其位置,不要安错地方。

并从此次开始就要填写维修周期表。

1.1.4 检查地脚螺栓、管道、法兰、螺栓等结构的完整性。

1.1.5 吹扫界外去装置框架的交接点管路,并将各管路与装置隔离。

在吹扫之前,在
装置的交接点处安装盲法兰或法兰盖。

要吹扫的关键管线如下:
物流交接点
驰放气 T/1
仪表空气 T/8
脱盐水 T/10
氨水 T/7
蒸汽 T/5
产品氢气 T/2
非渗透气 T/3
1.1.6 将交接点T/1、T/2、T/3 截断。

用氮气加压对装置及现场管线进行试漏。

在对
现场管线进行压力试验期间,关闭膜分离器原料气旁通阀KV114、KV115以保护
膜分离器。

1.1.7 对高压水泵(P-101A/P-101B)进行运行前的准备:
a. 向泵室及齿轮箱加入规定的润滑油。

b. 按生产厂商说明检查或安装泵密封填料。

c. 检查调整泵体与驱动电机的同心度。

d. 对驱动电机进行盘车,检查其是否运转灵活。

1.1.8 向软水储槽(V-102)注水冲洗并排除沉淀、杂质。

然后将V-102加满软化水。

1.1.9 用水彻底冲洗氨塔液位调节阀LV-101,KV108/110/111的通径较小,在开车期
间很容易被冲出的机械碎屑堵塞。

建议用户在阀前安装临时过滤网,以保护调
节阀。

待装置稳定运行半年后拆除过滤网。

1.1.10 检查原料气加热器( E-101)上的蒸汽和冷凝液管路是否畅通,注意疏水阀的
动作是否适当。

1.1.11 检查完后,将所有工艺阀门全部关好。

(包括界外截止阀)
1.1.12 去掉装置交接点处的盲板。

1.2 仪表
1.2.1 检查所有仪表接线是否正确无误。

1.2.2 对所有调节阀进行行程调整,检查动作的满量程及方向。

1.2.3 对所有仪表进行校验。

检查现场温度表,压力表是否完整无损,指示适当。

1.2.4 检查报警及联锁功能,是否处于适当的设定值。

报警及联锁设定值见6.2。

2.0 氮气置换
为确保安全,整个系统在引入任何工艺气体之前,或在与大气相通之前须用氮气(或原料气)彻底置换,并按以下步骤进行:
2.1.1 检查并关闭PRISM 膜分离系统的所有工艺阀门。

2.1.2 打开仪表切断阀(根阀)。

所有压力表根阀打开后,压力指示为“0”,确保系
统释压。

2.1.3 关闭非渗透气管路上阀KV121、关闭氢气管路上的阀KV119。

2.1.4 打开氮气管路的进口阀门(双阀),去掉两阀中间的盲板,向接口T/6处送
氮气,慢慢给系统升压。

当压力升至气源压力后,关闭氮气供应管路上的截止
阀,停十分钟。

2.1.5 打开洗氨塔及气液分离器底部排污阀,吹扫并置换该设备。

2.1.6 打开KV120,慢慢打开放空阀KV125给系统卸压,待压力接近0MPa时,关闭
KV125。

2.1.7 再次打开进氮阀门,向系统供氮气,至气源压力,重复以上步骤2至3次,置
换预处理部分,直至排出气体中氧含量低于工厂标准。

2.1.8 打开膜分离器入口阀(KV115)。

2.1.9 再次打开进氮阀门,向系统供氮气,通过阀KV115慢慢控制升压速度不超过
0.1MPa/min.,直至气源压力。

过快的升压速度或气体流量骤增均可造成对膜
分离器的损坏。

2.1.10 打开膜分离器渗透侧截止阀(V116X/Y,V117),打开系统放空阀KV122 。


压力接近0时,关闭V117、KV122 。

2.1.11 用氮气重复升压、降压操作,对膜分离器进行置换。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排
出气体中氧含量低于工厂标准。

一般需三次升、降压操作。

2.1.12 当膜分离器的置换完成时,关闭氮气阀门。

2.1.13 关闭位于PRISM分离器原料进气管线上的截止阀KV114/V115,关闭非渗透气
管线上的截止阀KV120 。

2.1.15 关闭去预处理的氮气管线T/6上的截止阀(双阀)。

并恢复两阀间的盲板。

注意:一定要将盲板加好,以防高压气体串入低压管道。

3.0 开车步骤
预处理的开车,是通过将PRISM膜分离器旁通,经过管路50-PG-101/104-7A1、
50-VT-104-7A1、80-FG-102-4A1及80-VT-107-1A1(放空管路)进行的。

在预
处理的开车平稳后,方可切入PRISM 膜分离器管线,投入运行。

3.1 预处理开车
3.1.1 确认仪表的切断阀(表根阀)都已打开。

确信氮气至预处理的管线已切断且已
上盲板。

3.1.2 确认DV101A、DV101C关闭,DV101B打开,且为无仪表空气作用。

3.1.3 重要:确信处于DV101A周围的旁通管线上的阀(KV114、V115)是关闭的。

3.1.4 确信尾气管上的KV120,尾气至放空管线上的截止阀KV125,渗透气至放空管
线上的截止阀KV122均处于关闭位置。

3.1.5 将下列调节器设定为手动关闭状态:
1. 水洗塔底液位LICA-101
2. 非渗透气流量遥控,HIC-101
3.1.6 打开蒸汽供给阀KV202、KV205、KV206及排净阀KV203,准备加热器(E-101)
的操作。

打开疏水器前后截止阀KV209、KV211,慢慢打开加热器蒸汽流量调节
阀TV-101,检查疏水器的动作使其适度。

3.1.7 确认阀KV114/V115,V116X/Y,V117已关闭。

3.1.8 打开氨水回路管线上的截止阀KV108 ,准备接收氨水;打开非渗透气出口管线
上的截止阀KV121,准备接收尾气。

3.1.9 打开KV301,向软化水贮槽V-102供水。

打开高压水泵(P-101A/P-101B)吸入
管线上的阀KV304、KV305a/KV305b,打开泵出口阀KV308a/KV308b;排净水
泵吸入管线内的空气,准备水泵的操作。

3.1.10 打开KV101,慢慢打开驰放气供给阀KV102,准备给水洗系统升压。

3.1.11 检查水泵出口止回阀KV310的动作是否适当。

若止回阀的动作适当,则出口
压力表PG302指示将不会有压力的升高。

3.1.12 打开水泵出口排净阀KV309a/KV309b, 以便水泵在无负荷启动。

3.1.13 慢慢提高原料气流量,给水洗塔升压,控制升压速率不超过0.2—0.5MPa/分。

3.1.14 当水洗塔压力达到1.0-1.5MPa时,启动水泵P-101A或P-101B 。

关闭排净阀,
提高出口压力,直至水开始流入水洗塔。

3.1.15 打开水洗塔T-101底部管线上的截止阀KV108 。

3.1.16 一旦水洗塔底部液位升至超过低报警液位,将LICA101 设定至“自动”,将
液位控制在50%。

检查LICA-101 控制回路的动作使其适当。

3.1.17 在建立驰放气流量之前,检查设备及仪表。

检查水泵的运行是否平稳,在预
处理部分无泄漏。

3.1.18 打开位于非渗透气出口管线上的截止阀KV120 ,准备开始(建立)气体流量。

3.1.19 逐步打开原料气旁路截止阀KV102 ,向预处理部分建立驰放气流量,至300
—500Nm3/h。

3.1.20 将TICSA-101设定至55℃,并置于“自动”。

按要求调整调节器。

3.1.21 将原料气按设定的压力投入自调。

增加驰放气流量,提高系统压力,最高为
12MPa。

观察热交换器出口气体的温度,并核实适当的温度控制。

3.1.22 一旦设计的通过预处理部分的驰放气流量建立起来,并且温度也达到了,取
样分析洗氨塔顶的出口气体中氨含量(PPM浓度),当氨含量低于5 PPM,即
认为预处理开车正常。

3.2 PRISM 膜分离器开车
按下列步骤将普里森膜分离器投入运行:
(一)普里森膜分离器的升压
3.2.1 确认膜分离器的入口阀KV114/V115是关闭的。

3.2.2 确认洗氨塔(T-101)顶出来的原料气体中氨含量小于5PPM,TICSA-101 显示
的温度为55℃。

3.2.3 关闭V116X/Y,V117,KV119准备给膜分离器升压。

3.2.4 打开DV101A 旁路管线上阀V115,慢慢给普里森膜分离器升压。

控制升压速度
不大于0.3MPa/min。

升压速率过快或气体流量骤增均可造成膜分离器的损坏。

开车期间或运行过程中,应严禁流量骤增。

当膜分离器的低差压小于0.7MPa,
系统允许开车。

注意:升压速率不要超过0 3MPa/min.。

(二)建立壳程流量
3.2.5 当膜分离器的差压接近0.7MPa,关闭DV-101的旁路阀(V115),打开KV114,
准备将原料气由膜分离器旁路逐步切换至膜分离器。

3.2.6 按下HS-101A上的“START”,DSV101带电,DV-101A/C/HV-101开启,DV-101B
关闭。

一定要小心,避免通过水洗塔和膜分离器的原料气流量骤增。

3.2.7 气体全部切换至膜分离器后,重新调整HV-101的设定点,直至希望的原料气
流量。

(三)建立渗透气流量
3.2.8 慢慢打开渗透气管线上的截止阀V116X/Y,V117 。

3.2.9 同时慢慢打开膜分离器渗透侧放空截止阀KV122,逐步建立膜分离器差压。


分离器初次投用,应在3日内均匀分次建立至最大差压,以保护膜分离器,延
长使用寿命。

调节HV-101,使通过氢回收装置的流量稳定在设计流量。

3.2.10 在所有必要的调整做完,且工艺条件处于设计状态后,记录流量,温度及压
力。

按要求取样分析。

3.2.11 当氢气达到纯度要求后,打开氢气出口总阀KV119,最终关闭放空阀KV122;
用尾气管线上的调节阀HV-101调控氢气的流量达到设计的要求。

3.2.12 将各控制点投入自调,调整工艺指标在正常范围。

至此开车成功。

4.0 停车步骤
4.1.1 手动按下HS-101A/B上的停车按钮“STOP”,DV-101A/HV-101将联锁关闭,
DV-101B打开,自动切断驰放气进入膜分,普里森分离器处于封闭保护状态。

4.1.2 关闭KV102,关闭KV101,KV114/V116(X/Y)/V117/V121,以切断系统。

4.1.3 关闭去E-101的蒸汽阀KV202。

关闭软水,停止泵的运行。

4.1.4 若停车超过24小时,则按氮气置换操作步骤,用氮气置换膜分系统。

4.1.5 长时间停车,需要打开KV122/ V116(X/Y)/V117,KV125给系统卸压(泄压步
骤:依次从渗透气到非渗透气)。

4.1.6 系统中的液体可从适当的低点排净阀放净。

5.0 正常运行
5.1 定期检查系统原料气压力、温度、流量,确保平稳运行。

每小时一次。

5.2 定时检查软水贮槽液位及高压水泵的运行情况,包括出口压力、润滑油液位、泵体温度,密封情况,软水流量。

每小时一次。

5.3 定时检测原料气、洗氨塔出口气体的氨含量,调整水量以确保进膜气体的氨含量不超过5ppm。

开车初期一般每两小时一次;平稳运行3个月以上,可每4小时测一次。

5.4 定时排放气液分离器中的液体,一般每小时一次。

5.5 定时检查洗氨塔液位、加热器出口温度,疏水器运行情况。

确认加热温度TICSA-101适当。

5.6 定时检测进入膜分离器的原料气、渗透气及尾气中的氢含量,以评估系统性能。

一般每班2次。

6.0 附件
6.1 联锁说明
普里森®膜氢气回收装置设置的旁通管线及旁通阀,能使水洗后及加热过的
不合格原料气直接排放到燃料气管网。

该操作由三个开关阀实现,一个是
分离器进料管线上的DV-101A,一个是非渗透气管线上的DV-101C,另一个
是旁通管线上的DV-101B。

在以下联锁点A、B、C、任一个或几个触发下,
DSV101失电,切断仪表空气,DV- 101A、B、C连锁动作,DV-101A,DV-101C
关闭,DV-101B打开,将原料气通过旁通管路直接送到燃料管网,装置停车。

从而保护膜分离器。

A. 低软化水流量FSLL-103
B. 高水洗塔液位LAHH-101 、LSLL-101
C. 高进料温度 TSHH-101、TSLL-101
6.2 报警及联锁设定值
6.3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