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理解的含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的理解的含义
孝(拼音:xiào)是汉语常用字,此字最早见于商代,其古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引申转指晚辈在尊长去世后要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又引申指孝服。
中华文明5000年的传承离不开这个“孝”字,通过对孝字的分析可以看到它的内涵。
所以说,中国的汉字结构组合是有它的道理的。
这个字的本意是要我们尽心尽力来奉养自己的父母。
同时引申为后辈在尊者去世后也要按一定的风俗习惯来行使自己的孝道。
“孝”是中华的传统美德,也是历史文化的传承。
为什么说“孝”是我们中华的美德,是一代代传承的文化?《孝经》里面讲:“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意思就是:从古代君王到普通百姓,每个人都有尽孝的义务,而尽孝的境界是没有止境的。
而《礼记》中记载:孝者,畜也。
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
这里的“畜”不是动物,而是指赡养的含义。
大致意思就是要侍奉和赡养自己的父母,顺从父母,而不做有悖伦理的事情。
真正的孝道,不仅是形式上的,更要从心底里敬重他们,这应该是“孝”的核心之处。
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刻。
正所谓: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
这篇文章就写到这里,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孝顺自己的父母,善待自己的孩子,做一个中华美德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