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件-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 有铝膜,在a近旁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 电,如图,现使b球带电,则( )
A、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
B、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 C、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b
a
D、b立即把a排斥开
2、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 A、B,分别带
3.感应起电:导体在电场的作用下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 特点:近、远端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实质:电荷的重新分布
表述一: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
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 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
表述二: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
+
+ +–– –
+–
–– +
–– –+ +–
毛皮
橡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接触起电
不带电与带电的物体相互接触,能使不带电 的物体带上同种电荷。
实质: 电子的转移。
带正电
++ +
+ –
+ ++
– +
+
–+ +
+–
有电量QA= 6.4×10-9 C,QB=-3.2×10-9 C,让两绝缘金属 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 。
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摩擦起电的
原因是什么?
原子的构成 原子
(中性) 核外电子
(正电)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负电)
质子(正电) 中子 (不带电)
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
容易受到外界的作用而脱
离原子
①摩擦起电
①摩擦起电
a).用 毛__皮__ 摩擦过的 _橡__胶__棒___ 带负电。 b).用 丝__绸__ 摩擦过的 _玻__璃__棒___ 带正电。
原因?
①摩擦起电
毛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橡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质: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1)正电荷:
+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
_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例:挂在绝缘细线下的两通草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 而靠近, 如图(甲)所示;或远离,如图(乙)所示,则( )
A.(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 D.(乙)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
验电器
1.摩擦起电 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的现象。 (1)电荷的种类:正电荷与负电荷 (2)电荷的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特点:等量的异种电荷 实质:电子的得失 2.接触起电: 相互接触的物体带上电荷的现象 特点:两个相同金属球相接触,金属球平分剩余总电量; 不同金属球则按比例分配 实质:电荷的转移
思考:1、为什么是上面物体的电子往下移, 而不是下面物体的电子往上移呢? 2、为什么移动的是带负电的电子,而不是 带正电的质呢?
①摩擦起电
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带正电)
B(不带电)
问:接触后A、B两物体电量一定相同吗?
(说明: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接触后,最终它们的电 荷量会相等)
实验: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和B,使它 们彼此接触,在A、B端部的下方均贴有两片金 属箔。起初它们不带电,下部的金属箔是闭合的。 现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导体A,金属箔将_____; 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金属箔将______; 再让A和B接触,金属箔将______。(均填“张 开”或“闭合”)
和总是保持不变。
例1.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B,其中 qA 6 10 8 c qB 6 10 8 c ,把两球接触后再分开,两球分
别带多少电? 电中和现象
例2.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B,其中 qA 6 10 8 c qB 2 10 8 c ,把两球接触后再分开,两球分
别带多少电? 电荷均分原理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丰城九中 熊文杰
关于“电”的历史
(1)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人泰勒斯,摩擦过 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 (2)16世纪,英王御医吉尔伯特,创造了英语中 的“electricity(电)”这个词 (3)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命名正电荷 和负电荷
一、电荷及与元电荷
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
巩固习题:
1、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电荷是假想的一个电荷量 B.元电荷就是电子 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 D.元电荷就是质子
2、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
A.2.4×10-19 C
B.-6.4×10-19 C
C.-1.6×10-18C
D.4.0×10-17C
也即“电量”
(1)什么是电荷量?它的单位是什么?
电荷的多少
库仑,简称库,用C表示
(2)什么是元电荷?最早是由哪位物理学家测定的?
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
e=1.6×10-19 C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
(3)所有带电体带的电量与元电荷的关系? 等于或者是e的整数倍
(4)什么是比荷?
(又叫荷质比)
带电体的电荷量与其质量的比值,也即:q/m
例:如图所示,当将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
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
A.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
B.枕形金属导体中的负电荷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 C.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 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 端移动
D.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 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 端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