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发表意见,要和自己的对 手辩论,雅典法庭规定每个公民须替自己辩护,不许旁人代辩。由于 社会的需要,出现了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师”,即“智者”。他们向 人传授说话的艺术——修辞学,争辩的艺术——雄辩术,据理论证的 艺术——辩证法。
这些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自称 为“智者”,形成了智者学派。
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什么?
背景:(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目的: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二、“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公元前5世纪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4)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
问题探究:苏格拉底之死体现了什么精神? 体现了遵守法律,捍卫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等人文精神.闪烁着诚 实与正义的光辉。
二、“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公元前5世纪
1、背景:
智者学派思想的局限; 社会道德沦丧。
——挽救城邦制度
2、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作恶是出于无知; 4)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 3、影响: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
人 文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作恶是出于无知

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理想国”学说)。
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注重人、人性、尊重人存在的价值”
1、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源头来处( A )
A.希腊 B.罗马 C.意大利 D.英国
探究:以下材料反映了智者学派怎样的哲学观点?
“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 ——普罗泰戈拉《论神》
否定神的意志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
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 …”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人是万物的尺度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第5 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
值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 1—
公元前7世纪以前的希腊神话时代,宙斯是众神之 王、人类之王,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赫拉特利特(公元前6世纪)
关注焦点:
对人文思想的发展:
柏拉图
人类社会 《理想国》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 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强调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 级的。
普罗泰格拉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重要主张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不强求道德一律。
体 现
二、“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公元前5世纪
探究目标: 1.苏格拉底生活的社会背景如何? 2.苏格拉底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了怎样
的思想主张? 3 .他的思想主张有何影响?
苏格拉底 (前469—前399)
二、“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公元前5世纪
探究4: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美德即知识”主张是在怎样的社会
探究:普罗泰格拉命题: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
物不存在的尺度”。
含义
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强调 个人选择。
进步性
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 本质。
局限性
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和作用,否定制度、
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绝对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
序和社会公德。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
1.概念: 2.出现背景:
公元前5世纪
3.研究主题:
人和人类社会
4.代表人物:
普罗泰格拉
5.思想主张:
(6.1评)价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21))反智对者迷学信派,对强于调人自的由价,值认的为阐制述度,、体法现律了、希道腊德人的文约主束义力的是本相质对;的。 (2)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和作用,否定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绝对 (约3束)力对,于不社利会于道建德立,正每常个的人社都会有秩自序己和的社判会断公标德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陪审法庭,但演说水平不够。上次与你讨论的
问题想好了吗?
公民参政的实际需要
阿菲尔:“究竟是标枪,还是掷标枪的人,还是主持者对
标枪刺死事件负责?”我思考很久,但没有结论!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
目标落实: 1.概念:
公元前5世纪
2.出现背景:
(1)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 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2)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 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 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思考比较
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异同
同: (1)生活时代:基本上是属于同一时代 (2)研究对象:都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体 (3)共同思想: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度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都肯定了人的价值,否认绝对权威。
二、“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公元前5世纪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思考2: 苏格拉底的这些言论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主张?
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到灵魂内已有的美德
传世名言: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
上天赐给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见多闻而少言语。 —苏格拉底
6、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B ) A.天地万物生死存亡都是神意志的安排,人类不必神费心 B.人的伦理道德 C.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D.追求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各方面的秩序 7、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共同点是( A ) A.关注人类社会或生活 B.研究自然和观察世界 C.支持斯巴达的寡头政治 D.反对雅典民主政治
异: 智者学派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苏格拉底更关注人伦道德,强调“美德即知识”。
三、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阅读教材思考:
1、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各自关注的焦点是什么?
2、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又是怎样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三、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二、“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公元前5世纪
探究5:结合以下材料归纳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 一个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 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的演讲
主张: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美德即知识”
“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元前5世纪中叶
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么变化?
神 自然 人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
探究问题: 1.概念: 2.出现背景: 3.研究主题: 4.代表人物: 5.思想主张:
公元前5世纪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
目标落实:
公元前5世纪
1.概念: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
目标落实:
公元前5世纪
1.概念:
2.出现背景:
阿菲尔:你上午去参加公民大会吗?民主政治发展,公民地位提高 阿里托:希波战争胜利后,我的葡萄酒生意一直很好,我
正要赶往港口送货,然后参加公民大会。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阿菲尔:中午到我家讨论公民发言权问题,如何?
阿里托:不行,我要去听普罗泰格拉老师的课。我想参加
苏格拉底之死 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有罪,罪名主要两项:不敬神和腐蚀青年。 有501人作为审判官,最后以280票对220票认为苏格拉底有罪,并判死刑。朋 友们打算营救他逃离雅典,但他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必须遵守雅典法律,因 为他和国家之间有神圣的契约。…如果你违反了城邦法律,你仍然必须服从 惩罚。 …他说:“无论你们怎样处罚我,我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 苏格拉底把杯子举到胸口, …一口喝干了毒酒。 …毒酒的作用渐渐 发挥,苏格拉底感到双腿沉重,就按看守的建议躺了下来, …最后留下的遗 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
(3)奴隶制经济的发达。(根本原因)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
目标落实:
公元前5世纪
1.概念:
2.出现背景:
3.研究主题:
人和人类社会
4.代表人物: 5.思想主张:
普罗泰格拉
(1)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2)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制度、法律、道德的约束力是相对的。
(3)对于社会道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2、智代希腊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成为社会的中心
C.古代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D.人们对社会现实和宗教的怀疑。
3、智者学派研究的主题是( D )
A.自然界的各种现象
B.研究神的本质
C.研究事物客观的本质 D.研究人和人类社会
4、下列观点不属于智者学派的是( B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神的力量高于一切 C.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D.所有的人在教育、财产、种族方面都是平等的。 5、苏格拉底对古代希腊哲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是( B ) A.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B.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创立了逻辑学
二、“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隐士和熊
公元前5世纪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 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 脑袋也成了两半。
思考1: 如果苏格拉底读到这个寓言,他会得出什么结论?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 是出于无知。 没有知识就无法做到道德,美德即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