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7.1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7.1力
一、教学内容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包括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图示:用箭头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2.掌握力的三要素,了解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3.学会用力的图示表示力,能正确画出简单物体的受力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

2.难点:力的图示的画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黑板、粉笔、力的图示模型。

2.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
1.实践情景引入:
教师通过演示一个物体撞击另一个物体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引出力的概念。

2.讲解力的概念:
教师解释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包括接触力和非接触力,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力的含义。

3.讲解力的作用效果:
教师通过实验和图示,讲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讲解力的三要素:
教师解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并通过实验和图示让学生了解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5.讲解力的图示:
教师讲解力的图示的画法,引导学生学会用力的图示表示力,能正确画出简单物体的受力图。

6.随堂练习: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力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7.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力的概念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
七、作业设计
1.题目:
(1)填空题: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___。

(2)选择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

(3)简答题: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它们对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影响?
(4)画图题:画出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的力的图示。

2.答案: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3)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对力的作用效果有
影响,例如力的大小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
果也不同;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也不同。

(4)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图示,让学生掌握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讲解力的图示时,部
分学生对图示的画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拓展延伸:
(1)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2)学习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及其作用。

(3)进行力的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
在上述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难点是力的图示的画法。

力的图示是物理学中用来表示物体受力情况的一种重要工具,它能够直观地展示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和掌握力的图示的画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这部分内容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 讲解力的图示的基本概念:
教师需要向学生解释力的图示是什么,它是一种用来表示物体受力情况的图形工具。

力的图示由一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的一端表示力的作用点。

2. 讲解力的图示的画法规则:
(1) 箭头的长度: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的大小比例来画出箭头的长度。

(2) 箭头的方向: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应该与力的实际方向一致。

(3) 箭头的作用点:箭头的一端表示力的作用点,应该画在受力的物体的相应位置。

3. 通过示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示例来向学生展示力的图示的画法,并且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练习。

例如,可以让学生画出一个小球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的力的图示。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且引导学生注意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4. 设计一些练习题进行巩固: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力的图示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例如,可以让学生画出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的力的图示,并且分析各个力的作用效果。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 语言语调:
在讲解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时,教师应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并通过变化语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当讲解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就像我们用手挤压一个气球,气球就会变形一样”,语调可以随着讲解的内容而有所起伏,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2. 时间分配:
3. 课堂提问:
在讲解力的三要素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

例如,教师可以问:“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分别对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影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加深对力的三要素的理解。

4. 情景导入:
5. 图示和模型演示:
在讲解力的图示时,教师可以使用图示和模型来进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力的图示的画法。

例如,可以使用不同长度的箭头表示力的大小的不同,用不同方向的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的变化,用箭头的一端指向不同的物体部位来表示力的作用点的不同。

6. 练习和反馈:
在学生练习力的图示的画法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对于画得正确的同学,可以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画得不够准确的同学,可以耐心地指出错误并提供帮助。

同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组讨论的活动,让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学习的互动性和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