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具有内容的客观性和形式 的主观性。
内容的 客观性
形式的 主观性
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无论深刻的意识还是肤浅的意识, 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 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上看,意识是由知识、情感、意志等各种反映形 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 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上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 由于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等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反映 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上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仅是对 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还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解析:C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 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内容的变化意味着客观存在的变化而 非反映方式的变化,①错误;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内 容,③说法错误;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②④ 符合题意。
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考点透析
辨别区分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而非“客观实在”,是 “人脑”而非“大脑”,是“反映”而非“反应”。
二、意识的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 目的性 。 (2)意识活动具有 自觉选择性 和 主动创造性 。 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 外部现象 ,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 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 指导 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 能动 地 改造世界,即通过 实践 把 观念 的东西变成 现实 的东西,创造出 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 调节 和 控制 作用。
3.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 客观规律 ,从 客观存在 的事物 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 规律性 ,作为
我们行动的依据。
(2)要求 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 主观能动性 ,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
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解析:A 本题考查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目标” 强调了意识的目的性,“任务拆分”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①②正确;规 律是客观的,是不能被创造的,③错误;“同伴激励”强调了外因(外部矛 盾)对事物发展的重要性,但外因只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内部矛盾)才 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不能说外部矛盾的作用更为重要,排除④。
特别提示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 承认客观规律为前提。二者不可分割,也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片面 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而否定主观能动性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夸大主 观能动性而否认客观规律的制约是唯心主义思想。
特别提示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 承认客观规律为前提。二者不可分割,也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片面 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而否定主观能动性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夸大主 观能动性而否认客观规律的制约是唯心主义思想。
②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 热情同严谨踏实的 科学态度 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 唯意志主义 ,又要反对片面强调
客观条件 ,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方法技巧 数字化记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具体要求,两个依据(规律和 事物)、四个主观因素(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 神,探求本质规律,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两个结合、两个反对。
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 物质器官 ,具有产生意识的 生理基础 。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 主观映象 ,客观存在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 (2)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 客观存在 的反映,离 开了 客观存在 ,意识就不能产生。 (3)物质决定意识 ①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 物质世界 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 人脑 的机能。 ③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 主观映象 。 总之,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 本原 的,意识是派生的, 物质 决定 意识。
1个概念:意识。 2条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 识具有能动性。 1个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2对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 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3个特征:意识活动的目的 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 造性。
考点一 物质决定意识
考点透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物质决定意识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 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 定意识
意识对 物质具 有能动
作用
内容阐释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 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 的机能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 的主观映象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 具有目的性,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 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 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 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 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 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基础整合 考点突破 热点聚焦
基础整合
基础梳理 网络构建
基础梳理
一、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 自然界 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一切物质都具有的 反应特性 是人类意识产生的 物质基础 。
②生物的 反应形式 (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 前提 。 (2)意识是 社会 发展的产物 纯粹的动物心理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劳动 和 社会交往 促进了意识的物 质器官—— 人脑 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 语言 的产生,提
目标专注:45分钟内,专注于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直到铃声 响起,休息5分钟后重新进入学习 任务拆分:将无法一次性解决的复杂学习任务拆分为多个小任务 量化评估: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实时统计 同伴激励:同伴各自将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上传至平台,相互激励
同学们从哲学角度对这一设计进行讨论,下列分析合理的有( ) ①“目标专注”强调意识的目的性,能使我心无旁骛,抓紧时间 ②“任 务拆分”把整体分解成部分,避免因为任务庞大而畏难不前 ③“量化评 估”创造了新的规律,督促我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 ④“同伴激励”强调 外部矛盾的作用更为重要,大家会因此不甘落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什么
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 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为什么
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规律客观性与主观 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怎么办
(1)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 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 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 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考点透析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规律是客观 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必须尊重 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另一方面,由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发 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并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尊重客观规律是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 主观能动性。 (2)方法论要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 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 度结合起来。
解析:C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苏州园林的 设计源自江南风景,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 而生,体现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C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 人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够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题干没有体现意识对 人的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D不选。实践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B本 身说法错误。
网络构建
考点突破
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
考纲展示
高频考点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的能动作用
3.客观规律与意识 的能动作用
(1)意识的起源; (2)意识的生理基础;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 主观能动性;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
命题角度5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高频考点) 典例导引 (2016·全国Ⅱ卷,23)《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 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 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 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 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 活动的能动性 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
重视意识的作用,精 神的力量,树立正确 的思想意识,克服错 误的思想意识
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4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高频考点) 典例导引 (2016·北京卷,27)针对学生群体中的“拖延症”现象,某 校学生“创客”社团设计了一款手机应用软件。该软件具有如下功 能:( )
特别提示
把握意识本质问题要明确三个“并不意味着”:①意识依赖于物质,并不意 味着意识是对物质的被动反映;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 就一定有意识;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 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命题角度2 意识的生理基础
典例导引 (2014·江苏卷,27)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 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 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命题角度3 意识的本质(高频考点)
典例导引 (2016·全国Ⅲ卷,2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 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 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 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 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 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 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管仲之所以能够利用老马识途, 找到返回的道路,是对老马的功能具有正确的认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 果,②③符合题意;老马识途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不取决于人的发现,① 说法错误;马不能进行实践活动,老马识途是动物的本能体现,④说法错 误。
考点三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