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冀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3课 共和国的科技丰碑习题精选六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冀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
13课共和国的科技丰碑习题精选六十九
第1题【单选题】
“惊世两弹,冲天一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
标志着中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的是( )
A、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
D、载人航天飞船邀游太空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971年,杨振宁来到北京,见到孩童时的好友,杨振宁问道:“谁是中国的奥本·海默?谁是中国氢弹之父?”如果要求你来回答,你认为是下列图中哪位历史人物?(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如果要你为“863”计划作个全面概括,你觉得最合适的是( )
A、教育发展计划
B、高科技发展计划
C、人才培训计划
D、国企改革计划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间的4.9%。
粮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③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提高
④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中国成功爆炸“两弹”的时间分别是( )
A、1964年10月和1964年6月
B、1965年10月和1967年6月
C、1966年10月和1967年6月
D、1967年6月和1967年10月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2009年9月,邓稼先“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他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 )
A、“两弹元勋”
B、“杂交水稻之父”
C、“铁人”
D、“炮兵英才”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 )
A、袁隆平
B、华罗庚
C、李四光
D、钱学森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是在( )
A、过渡时期
B、十年建设时期
C、“文革”时期
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A、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1970年4月28日,阿尔及利豆《人民报》评论说:“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车之外的中国人民……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这一“巨大的技术革命”具体是指( )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D、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1971年,杨振宁来到北京,见到孩童时的好友,问:“谁是中国的奥本·海默?”其实“中国的奥本·海默”就是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的邓稼先,他被誉为( )
A、“火箭之王”
B、“杂交水稻之父”
C、“铁人”
D、“两弹元勋”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863”计划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增加了______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钢铁长城两弹一星显神威】
材料一: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中共中央、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成功向试验现场发的贺电图1
材料二: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材料三:图2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何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核武器的研制成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二,我国对于核武器的使用坚持什么原则?材料三中成就的取得,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科技强军倚天神剑显国威】从图3到图4人民解放军有何巨大变化?我国国防力量的这些发展变化说明了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4世纪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名叫万户,他在一把坐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
他把自己捆在椅子上,两手各持一只大风筝。
然后让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
材料二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请回答:
材料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有名的典故,你知道吗?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感觉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依据材料二,分析其发射成功的意义?
通过上述两则材料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