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遂宁地区高三上学期一诊理综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四川省遂宁地区高三上学期一诊理综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共7题)
第(1)题
自然界的铀中是,发生衰变产生新核,其衰变方程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贯穿能力很强
B.衰变方程表明,原子核中含有X粒子
C.衰变释放的光子来自于
D.核的比结合能小于核的比结合能
第(2)题
如图,一不可伸长的光滑轻绳,其左端固定于O点,右端跨过位于点的固定光滑轴悬挂一质量为的物体;段水平,长
度为L;绳上套一可沿绳滑动的轻环,现在轻环上悬挂一钩码,平衡后,物体上升L,则钩码的质量为()
A.B.C.D.
第(3)题
某同学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如图所示,用波长为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U时,
电流表的示数恰好减小为零,已知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再用波长为的单色光重复上述实验,当电流表的示数又恰好减小为零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
A.B.C.D.
第(4)题
打弹弓是一款传统游戏,射弹花样繁多,燕子钻天是游戏的一种,如图所示,一表演者将弹丸竖直向上射出后,弹丸上升过程中在最初1s内上升的高度与最后1s内上升的高度之比为9:1,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弹丸在上升过程中最初1s 内中间时刻的速度大小和上升的最大高度分别为( )
A.45m/s;125m B.45m/s;75m C.36m/s;125m D.36m/s;75m
第(5)题
如图所示为质谱仪的原理图,一束粒子以速度v沿直线穿过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的重叠区域,然后通过狭缝垂直进入另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最后打在照相底片上的三个不同位置,粒子的
重力可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束粒子带负电
B.板带负电
C.粒子的速度v满足关系式
D.在的匀强磁场中,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荷质比越小
第(6)题
氢原子在可见光区的4条特征谱线是玻尔理论的实验基础。
如图所示,这4条特征谱线(记作Hα、Hβ、Hγ和Hδ)分别对应着氢原子从n=3、4、5、6能级向n=2能级的跃迁,下面4幅光谱图中,合理的是(选项图中长度标尺的刻度均匀分布,刻度值从左至右增大)( )
A.B.
C.D.
第(7)题
正弦交变电源与电阻、理想交流电压表按照图1方式连接,已知电阻,交流电压表示数为。
图2是通过电阻的
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
B.电阻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
C.通过电阻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
D.通过电阻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共3题)
第(1)题
关于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
B.气体温度不变,整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内能越大
C.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
D.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E.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一质量为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竖直方向的力后,竖直向上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平方与上升高度间的变化关
系图线如图所示。
其中图线为直线。
重力加速度取,忽略空气阻力,则物体( )
A.从运动到的过程中,先变大后变小
B.从运动到的过程中,逐渐变小
C.从运动到的过程中,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D.从运动到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第(3)题
如图为一列沿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时的波形图。
此时波正好传播到质点,质点A在负最大位移处,时刻质点A第一次出现在最大位移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的周期为
B.该波的波速为
C.时质点A的加速度为零
D.时间内,质点向上运动
E.在时间内,质点加速度为正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共4题)
第(1)题
如图,xOy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未知。
第二象限存在垂直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第三象限中有一粒子加速器(图中未画出),加速器通过场强为E0的匀强电场,将带电粒子由静止加速L距离,从O1(−L,0)点射入磁场。
第一次发射粒子时,射入速度方向与x轴正向成30°角,经磁场后垂直于y轴进入第一象限的电场,经电场偏转后与x轴正方向成45°角进入第四象限。
第二次发射与第一次相同的粒子,粒子仍从O1(−L,0)点射入磁场,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竖直向上垂直x轴。
不计粒子重力。
求:
(1)粒子的比荷;
(2)第一象限中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3)第二次射入的粒子经过x轴进入第四象限时的横坐标。
第(2)题
海鸥捕到外壳坚硬的鸟蛤(贝类动物)后,有时会飞到空中将它丢下,利用地面的冲击打碎硬壳。
一只海鸥叼着质量
的鸟蛤,在的高度、以的水平速度飞行时,松开嘴巴让鸟蛤落到水平地面上。
取重力加速度,忽略
空气阻力。
(1)若鸟蛤与地面的碰撞时间,弹起速度可忽略,求碰撞过程中鸟蛤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F;(碰撞过程中不计
重力)
(2)在海鸥飞行方向正下方的地面上,有一与地面平齐、长度的岩石,以岩石左端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坐标
系。
若海鸥水平飞行的高度仍为,速度大小在之间,为保证鸟蛤一定能落到岩石上,求释放鸟蛤位置的x坐标
第(3)题
如图甲所示,某种离子分析器由加速区、偏转区和检测区组成,分别分布在第Ⅲ、Ⅱ、I象限内。
在加速通道内分布着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在范围内调节;在偏转通道内分布着垂直xOy坐标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
应强度大小随E₁的变化而变化;在检测区内,分布着匀强电场或磁场,检测区内适当位置放有长为2L的检测板。
在坐标为(-L,-1.5L)的A处有一离子源,可连续释放质量为m、电荷量为的离子(释放时的速度可视为零),离子沿直线到达坐标为(-L,0)的小孔 C,再经偏转区后从坐标为(0,L)的小孔D 进入检测区,打在检测板上。
三个区域的场互不影响,不计离子的重力及其间的相互作用。
(1)要保证所有的离子都能从C孔出来后从D孔进入检测区,试推导磁感应强度大小随场强E₁变化的关系式;
(2)如图乙所示,将检测板左端放在D孔上沿,板面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检测区内加沿y轴负方向、场强大小的匀强电场,在满足(1)的条件下,
①求检测板上收集到离子记录线的长度;
②调整θ角使检测板上收集到离子的记录线最长,求此记录线的长度及调整后的角度正弦值;
(3)如图丙所示,检测板与y轴平行,并可沿x轴及y轴平移。
检测区内加垂直xOy坐标平面向里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
沿x轴均匀变化,即(k为大于零的常量),在满足(1)的条件下,要使检测板能收集到离子,求检测板x坐标的最大值。
第(4)题
某家用消毒的喷壶如图所示,壶的容积为,内装的消毒液,消毒液均在壶的圆柱体部分,其横截面积。
打
气筒密封在壶体上,只能进气。
按下按柄B,阀门K打开,导管竖直部分内外液面相平。
喷嘴和外界大气相通,与壶内液面高度差。
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充气和喷液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忽略导管内液体的体积,室内温度为,消毒液密度,外界大气压强,重力加速度取。
求:
(1)闭合阀门K,将喷壶移到室外,室外温度为。
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打开阀门K,消毒液能否从喷嘴喷出;
(2)若在室内,阀门K闭合,缓慢向下压压杆A,每次可向瓶内储气室充入()的空气。
要在室内喷洒消毒液,至少需要按压压杆A多少次。
四、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共2题)
第(1)题
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提出猜想:物体沿斜面下滑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同时他还实验验证了该猜想。
某小组学生依据伽利略描述的实验方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沿斜面下滑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让滑块从离挡板某一距离L处由静止沿某一倾角θ的斜面下滑,并同时打开装置中的阀门,使水箱中的水流到量筒中;
②当滑块碰到挡板的同时关闭水箱阀门(假设水流出时均匀稳定);
③记录下量筒收集的水量V;
④改变滑块起始位置离挡板的距离,重复以上操作;
⑤测得的数据见表格。
次数123456
L(m) 4.5 3.9 3.0 2.1 1.50.9
V(mL)9084625240
(1)该实验利用量筒中收集的水量来表示_________。
(填序号)
A.水箱中水的体积 B。
水从水箱中流出的速度
C.滑块下滑的时间 D。
滑块下滑的位移
(2)小组同学漏填了第3组数据,实验正常,你估计这组水量V=__________mL。
(你可能用到的数据)
(3)若保持倾角θ不变,增大滑块质量,则相同的L,水量V将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保持滑块质量不变,增大倾角θ,则相同的L,水量V将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第(2)题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中要始终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B.调整滑轮高度,使连接小车的细线与木板平行
C.改变钩码或小车的质量时必须重新平衡摩擦力
(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把打下的第一点记作0,然后依次取若干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打点
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
(3)在不同次实验中测得多组外力F和对应的加速度a的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丙所示,图线不经过坐标原点的原因
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