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
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
C.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相等
D.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小相等
2.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12月25日公布的《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年)》提出,研究制定全国性公共场所禁烟法律规定,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
因为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很快就充满刺鼻的烟味,主要原因是()
A.分子间有斥力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有不停地运动D.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
3.甲起重机的功率小于乙起重机的功率,当两台机器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比乙做功慢B.甲比乙做功用时短
C.甲比乙做功少D.甲比乙机械效率低
4.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低
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
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
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处,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
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A.用力捏玻璃瓶,管中水面升高
B.将瓶放在热水中,管中水面升高
C.向管内吹气,管中水面升高
D.向水平管内吹气,竖直管中水面升高
7.下列物质中没有一定体积的是
A.金刚石B.木头C.氧气D.矿泉水
8.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在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并没有使桌面发生形变
B.某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方向的力之前,都需要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零
D.特殊情况下,两个物体可以不接触也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
9.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冰壶脱手后在冰面上滑行的过程
B.踢出去的足球在球场上滚动了一段距离
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D.运动员用力将篮球向上托起
10.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成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在城市街道旁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在设计上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自行车车轮上的花纹B.自行车脚踏板上的花纹
C.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刹车皮D.自行车轮轴内的小滚珠
11.用手机看视频,图象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镜)来帮忙,小明通过透镜可看到放大了的图象,如图所示,手机距离透镜15cm,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20cm
B.15cm
C.10cm
D.5cm
12.把一小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它沉入容器底部,从杯中溢出16g酒精(密度为0.8g/cm³),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它漂浮在水面上,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可能为()
A.14g B.16g C.18g D.20g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一个静止小球从A点沿粗糙程度相同的轨道下滑,经B点到达C点,从A点到达C点的过程中,小球
的动能________,小球的重力势能________,小球的机械能________.(选填序号)①保持不变②一直减小③先增大后减小④一直增大⑤先减小后增大
14.长春市正在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规定汽车礼让行人。
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汽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在水平方向上______(“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或“不受力”)。
15.在杯内灌满水,用一张硬纸片盖住杯口压紧后,手持倒置,由于_________的作用,水和硬纸片都不会下落。
人手上的指纹是通过_______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______摩擦的。
16.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
当它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速度______,同时重力势能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或“变小”)。
三、实验题
17.(8分)小明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时,应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______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受到的______力的大小;
(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它的示数是______N,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3)请结合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压力F和摩擦力f的图像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压力F/N 3 4 5 6 7
摩擦力f/N 0.6 0.8 1.0 1.2 1.4
(4)分析图像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跟压力的大小成______;
(5)小明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表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此,他举出了这样的例证:把一只手指压在桌面上向前推,手会感觉到摩擦力不是很大,但把整只手掌压在桌面上向前推时,就会感觉到摩擦力很大。
小明同学所举的例证是否正确______?请你作出评价______。
18.(8分)如图甲所示是小华用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小华用手将卡片转过一定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卡片,根据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状态,说明这两个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A.松手前卡片静止B.松手瞬间卡片旋转C.松手后卡片达到静止
(3)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另一条件是________;(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方案,同学们一致认为前者的实验方案优于后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
19.(8分)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分别标记出小车在水平面的毛巾、棉布、木板表面的停止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相同;
(2)标记a是小车在_______(选填“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停下来的位置,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选填“快”、“慢”);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那么小车的运动状态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4)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_______(选填“A”或“B”)是正确的。
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所示,画出静止放在光滑地面上的木箱的受力示意图.
(______________)
21.(8分)一个小球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示意图。
(_____)
五、计算题
22.(10分)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平底玻璃杯,水面距玻璃杯底10cm,水和玻璃杯的总重力是6N,玻璃杯的底面积是40cm2,求:(g取10N/kg)
(1)水对玻璃杯底部的压强。
(2)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
23.(12分)一根木头重为1600N,体积为0.2m3,漂浮在水面上,g取10N/kg.求:
(1)木头的质量;
(2)木头的密度;
(3)木头受到的浮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
由题意可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图示中显甲液体的体积较小,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A错;两容器的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则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所以对桌面的压强大小也相等,故B
正确;由于液面等高,而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而底成积相同,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也不同,故CD错;应选B.
2、C
【解析】
因为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很快就充满刺鼻的烟味,烟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运动很快就将烟充满整个房间了,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解析】
A.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说明做功快;因为甲起重机的功率小于乙起重机的功率所以甲比乙做功慢,故A正确;
B.由
W
P
t
=可知,做功时间
W
t
P
=,由题可知,P P
<
甲乙
,但W甲和W乙未知,所以无法比较甲乙做功所用的时间,
故B错误;
C.功率大说明做功快,或者是相同的时间内做功多,而不能在时间未知的情况下说明做功的多和少,故C错误;D.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并不能说明甲乙机械效率的高低,故D错误;
4、D
【解析】
由于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因此将玻璃管稍微倾斜、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都将不变,选项ABC错误,D正确.5、A
【解析】
当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所以u>2f,此时f<v<2f.
若把蜡烛放在光屏的位置,则f<u<2f,所以会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故选A.
6、D
【解析】
A.用力捏玻璃瓶,管中水面升高,是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A错误;B.将瓶放在热水中,管中水面升高,是说明了热胀冷缩的原理,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B错误;C.向管内吹气,管中水面升高,是内部气压增大,将瓶内的水向外压,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C错误;D.向水平管内吹气,竖直管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大,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竖直管中,使水面升高,故D正确.
【解析】
A.金刚石属于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A不符合题意;
B.木头属于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B不符合题意;
C.氧气属于气体,没有具体的形状和体积。
C符合题意;
D.矿泉水属于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具体的形状。
D不符合题意。
8、B
【解析】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要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这种作用叫弹力。
弹力是接触力,弹力只能存在于物体的相互接触处。
A.放在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这个力属于弹力,由于力的作用相互,桌面对茶杯有支持力,这个支持力就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A错误;
B.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到拉力越大,伸长量越大,同时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故B正确;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竖直方向的力,应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零,而要测量水平方向的力,需要在水平方向调零,故C 错误;
D.弹力是接触力,两个物体不接触不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故D错误。
9、D
【解析】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定的距离。
A.冰壶脱手后在冰面上滑行的过程,人对冰壶没有力,因此不做功;
B.足球踢出去后,人不再对足球施力,因此不做功;
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人对杠铃施力,但没有移动一定的距离,因此不做功;
D.运动员用力将篮球向上托起,对篮球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使篮球向上移动了一定的距离,因此人对篮球做功。
10、D
【解析】
A.车轮上的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车轮与地面的摩擦,选项不符合题意;
B.脚踏板上的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脚与脚踏板之间的摩擦,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刹车皮,刹车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刹车皮与车轮之间的摩擦,选项不符合题意;
D.车轮轴内有小滚珠,车轴与车轮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从而减小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解析】
观察图可知,凸透镜对物体起到了放大的作用,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特点来解答.
【详解】
由题图可知,通过屏幕放大器可得到正立、放大的像,所以屏幕放大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已知手机距离透镜15cm ,则f >15cm ,故A 符合题意为答案.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2、C
【解析】
把一小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它沉入容器底部,从杯中溢出16g 酒精,此时受到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则小球的质量大于16g ;因为小球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的重力,则排开水的重力等于小球的重力,即排开水的质量等于小球的质量,大于16g 。
小球的体积
V =V 排=316g =0.8g/cm
m 排酒
酒=20cm 3 如果小球全部浸入水中,排开水的质量
m 排水=ρ水V =1×103kg/m 3×20×10-6m 3=0.02kg=20g
由于小球漂浮,排开水的质量小于20g ,所以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的范围在16g 到20g 之间。
故选C 。
二、填空题
13、③ ⑤ ②
【解析】
小球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小球从B 运动到C 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所以从A 点到达C 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因为轨道是粗糙的,整个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小.故答案为小球的动能③,小球的重力势能⑤,小球的机械能② .
14、惯性 受非平衡力
【解析】
[1]因为汽车具有惯性,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因此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是很危险的。
[2]汽车最终停下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在水平方向上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15、大气压 增大 增大
[1]把装满水的玻璃杯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水和纸片都不会下落,这是由于大气压将纸片托住了,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2][3]人手上指纹的作用,是在抓物体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有利于增大摩擦。
16、变大变小
【解析】
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其速度变大,同时重力势能减小。
三、实验题
17、匀速直线摩擦 1.6 1.6 正比不正确实验中没有控制手对桌面
的压力相同
【解析】
(1)[1][2]实验时,应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2)[3][4]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分度值为0.2N,指针位于1N刻度值以下第3个小格处,故它的示数是1.6N,根据二力平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6N。
(3)[5]结合表中的数据,压力F和摩擦力f的图像如图所示:。
(4)[6]分析图像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跟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5)[7][8]把一只手指压在桌面上向前推,手会感觉到摩擦力不是很大,但把整只手掌压在桌面上向前推时,就会感觉到摩擦力很大。
小明同学所举的例证不正确,实验中没有控制手对桌面的压力相同,不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表面积大小的关系。
18、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 B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A
【解析】
第一空.本实验是研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两个力的关系,故选择轻质小卡片的目的是消除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第二空.该同学把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则小卡片受到的两个力就不在同一直线上,因为小卡片此时不能保持平衡,然后由静止释放卡片,松手瞬间卡片旋转所以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故选B;
第三空.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小卡片,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钩码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必须在同一物体上;
第四空.甲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悬在空中时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较小;乙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大;
所以,甲的实验优于乙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选A。
19、速度木板慢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A
【解析】
(1)[1]小车在相同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2][3]标记a的距离最远,说明其表面最光滑,是毛巾、棉布、木板中木板的表面最光滑,所以标记a是小车在木板表面停下来的位置。
说明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3)[4] 由实验推理可知,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所受合力为0,可以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4)[5] 由实验推理可知,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四、作图题
20、
【解析】
静止放在光滑地面上的木箱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过木箱中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出这两个力,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21、
【解析】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两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如图
五、计算题
22、(1)1×103 Pa ;(2)1.5×
103Pa 【解析】
(1).水对玻璃杯底部的压强:
p 1=ρgh =1.0×103kg/m 3×10N/kg×0.1m=1×103Pa ;
(2).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F =
G 总=6N ,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p 2=-426N 4010m
F S =⨯=1.5×103Pa 。
答:(1).水对玻璃杯底部的压强是1×
103Pa ; (2).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是1.5×
103Pa 。
23、160 kg 800 kg/ m3 1600N
【解析】
(1)质量m 1600160kg 10/G N g N kg =
==(2)木头密度33160ρ800kg /0.2m kg m V m ===.(3)木头所受浮力F 浮=G =1600N .
点睛:(1)根据公式G =mg 可求质量.(2)已知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ρ=
m V 可求密度.(3)木头漂浮,浮力等于自身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