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专用2020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7:;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_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训练(七)文言文阅读
◇论说类◇
一、[2018·宿迁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12分)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


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

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
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
..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

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

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

岂非为善者福祚延长,为恶者降年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

此亦帝王深耻也。

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删改)
[注释] 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

②钳口:闭口不言。

③可:岂,哪。

④福祚:福禄,福分。

⑤降年:天赐予的年龄,寿命。

⑥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损,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故/君臣合契
B.卒/令不闻其过
C.朕与卿等/可得不慎
D.然/周则惟善是务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3分)
(1)纳()
(2)诛()
(3)后()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2)此亦帝王深耻也。

()(2分)
⑥④⑤



4.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二、[2018·潍坊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12分)
颜渊论御马
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

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定公躐席而起,曰:“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不识吾子.
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

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

是以舜

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

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
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诗》曰:‘执辔如组,两骖如舞。

’善御之谓也。

”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 [注释] ①佚(yì):同“逸”,逃跑。

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

③躐(liè):超越。

④趣:同“促”。

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⑥组:编织。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B.定公/躐席而起
C.人穷/则诈
D.是以/舜无佚民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3分)
(1)乡()
(2)工()
(3)策()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2分)
⑥⑤
③④
①②
(2)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4.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3分)
三、[2018·南昌第二次调研]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题目。

(12分)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
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

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注释] ①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熙宁元年(1068),欧阳修在颍州(今安徽阜阳)修建房屋,准备退休于此。

②三代:指夏、商、周。

③金石遗文:指欧阳修收集的钟鼎和石刻文字的拓本。

欧阳修撰有《集石录》,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著录金石的专著。

④逃名:避名声而不居。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老/而衰且病
B.吾家/藏书一万卷
C.是/岂不为六一乎
D.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
(1)谪()
(2)易()
(3)固()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2)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2分)

②③①
4.从《醉翁亭记》一文可知,欧阳修在滁州为官时的“乐”是什么?他在“退休于颍水之上”时的“乐”又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晚年时的欧阳修有什么样的情怀?请用自己的话分别加以概括。

(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12分)
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

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

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

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信》) [注释]本文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

()(2分)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多称/尔举止大方
B.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
C.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
D.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慰()
(2)服()
(3)凡()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2)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4.曾国藩对儿子提出什么总的要求?认为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怎样做?请简要概括。

(3分)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12分)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

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释]①进:继续学(新内容)。

②益:增加、加深。

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④为人:作曲的人。

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学鼓琴/师襄子B.十日/不进C.未得/其数也
D.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鼓()(2)王()(3)为(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2)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4.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选文具体分析。

(3分)
(
)(2分)
⑤④③①②
◇寓言类◇
六、[2018·内江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12分)
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柳宗元《哀溺文序》节选)
[注释] 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méng):百姓。

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

这里指很短的距离。

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之氓/咸善游B.已济者/立岸上C.身且/死
D.于是/作《哀溺》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3分)(1)咸()(2)绝()(3)腰(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2)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4.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阐述。

(3分)
(
)(2分)
④①②③
七、[2018·南京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12分)


[明]林璐黔中人昔为余言,守土者以期贡象,必入山告语之曰:“朝廷诏汝备禁卫,将授官于汝。

”象俯贴足,如.
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

思陵时,将贡象,先期语之,一象许诺;会明亡,不果进。

皇朝定鼎,征贡象,象数头诺而来前。

一象呼之.不至,迟数日,翩然来取其牝,盖山中偶也;候已竟去。

守土者廉知其期又当来,乃先期语之曰:“今天子神圣,薄海内外知天命有归,带甲者率先以军降,守土者次第以城降。

汝异类,敢抗天子不赴耶?”至期来,竟复
去。

守土者异之,设大炮于衢,语之曰:“汝爱妻,数数来,汝再逸去,当死炮下!”象闻之,徐行伏炮台下,若
.待以举炮者。

呜呼,异矣!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而今见之于一象!
(选自《虞初新志》,[清]张潮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有删节)
[注释] ①林璐:字玉逵,号鹿庵,明末儒生,明亡后终身不仕。

②守土者:地方官员。

③备:充任。

④思陵:即明思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⑤牝(pìn):雌性的。

⑥廉:查访。

⑦薄海: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

⑧数数(sù):数,同“速”,快。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授官/于汝
B.征/贡象
C.一象/呼之不至
D.守土者次第/以城降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3分)(1)语()(2)会()(3)异(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象闻之,徐行伏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

(2)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
(
)(2分)
⑧⑦⑤⑥④②③①
4.文中的“象”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

(3分)
◇人物类◇
八、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12分)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甫冠,名闻四方。

欧阳
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

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
..
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

巩属民为保伍,使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 ①常平:官仓名。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祐二年/进士第
B.曲堤周氏子高/横纵
C.资/其食饮衣衾之具
D.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
(1)奇()
(2)度()
(3)讽()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2分)①
(2)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

4.曾巩以“仁”为怀,有君子之风,请概括出表现他“仁”的事例。

(3分)
九、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12分)
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

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

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经死。

绶宰相子,大臣有营

助,欲傅轻法。

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

”卒减死一等,流南方。

育在政府,遇事敢言。

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

育论辩不已,乃请曰:“臣所辩者,职也;

顾力不胜,愿罢臣职。

”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


育性明果,所至作条教,简疏易行而不可犯。

遇事不妄发,发即人不能挠。

辩论明白,使人听之不疑。


尹开封,范仲淹在政府,因事与仲淹忤。

既而仲淹安抚河东,有奏请,多为任事者所阻,育取可行者固行之。


[注释] ①致仕:在官任上退休。

②中:陷害。

③忤(wǔ):违逆,不顺从,不和睦。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
B.吴育/刚正可用
C.简疏易行/而不可犯
D.既而/仲淹安抚河东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
(1)狱()
(2)已()
(3)固()
3.将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

()(2分)

②①
(2)辩论明白,使人听之不疑。

4.请结合文意,谈谈吴育是个怎样的人。

(3分)
十、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12分)
徐中行,台州临海人。

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

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
..
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人神清气和,可与进道。

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

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

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

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

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

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

(选自《宋史·徐中行传》,有删改)
()(2分)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
B.所造诣/人莫测也
C.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
D.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
(1)从()
(2)谒()
(3)会()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

(2)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

4.徐中行是个怎样的人?(3分)
十一、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12分)
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

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

兄弟嫂妹妻妾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
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

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

期年,以出揣摩,曰:“此..
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求说周显王。

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

弗信。


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

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注释] ①说:劝说,说服。

②少:轻视,贬低。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兄弟嫂妹妻妾/皆笑之
B.治/产业力工商
C.得/周书《阴符》
D.伏/而读之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
(1)游(
)(2)期年(
)(3)素()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2)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

4.结合文意谈谈苏秦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3分)
十二、[2018·连云港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12分)
()(2分)
①②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
不受。

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
[注释] 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

②休舍:休息。

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

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玠/大叹服
B.立斩/以徇
C.谋定/而后战
D.故敌/为之语曰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3分)
(1)事(
)(2)遗(
)(3)铠()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2)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4.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

(3分)
十三、[2018·泰安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2分)
()(2分)
③②①
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

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

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

钩距者,设预知马贾,.
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

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

郡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

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

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

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
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

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

”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
吏谨遇,给酒肉。

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
(选自《汉书·赵广汉传》)
[注释] ①广汉;即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

②钩距:辗转推问,得出实情。

③参伍其贾:反复比较其价钱。

参,同“三”。

④铢两之奸:数目很少的贪污受贿,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⑤穷里:隐蔽。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性/精于吏职
B.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
C.京兆尹赵君/谢两卿
D.死/无所恨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3分)
(1)或(
)(2)将(
)(3)素()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

(2)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
4.选文表现了赵广汉的哪些特点?(3分)
十四、[2018·衡阳改编]阅读《强项令》,完成题目。

(12分)
()(2分)
⑤④③①②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

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
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
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2分)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
B.而/纵奴杀良人
C.威/不能行一令乎
D.流血/被面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3分)
(1)数()
(2)谢()
(3)臧()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将何以理天下乎?
(2)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4.文章两段分别表现了“强项令”怎样的性格品质?(3分)
十五、[2018·崇仁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12分)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

大德间,江南大饥。

道殣者相望。

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

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

不数年,使还乡土。

生道遇一女子,丫鬟尾行。

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

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

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

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霜露盗贼,君力也。

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也。

君必无归。

”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
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度尚可活。

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
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祯《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释] ①殣:饿死。

②钱塘:地名,今杭州。

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

④罹(lí):遭受。

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

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独与两弟/奉母居
B.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
C.今/主家使我归
D.道殣者/相望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等(
)(2)许(
)(3)固()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2)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

4.从选文看,潘生具有哪些优秀品质?(3分)
⑥⑤④③②①
十六、[2018·江西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12分)
李浩,字德远,其先居建昌,迁临川。

浩早有文称。

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

时秦熺挟宰相子以魁多士,同年皆见之,或拉浩行,毅然不往。

后除司农少卿。

时朝廷籴米八万,董其事者隐克官钱,户部不敢诘。


浩白发其奸,下有司穷竟。

户部欲就支稽见数,大理附会之,浩争曰:“非但惠奸,且亏军食。

”上是其言。

会大理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

”已而卿缺,又曰:“无以易浩。

”遂除大理..
卿。

(节选自《宋史·李浩传》)
[注释] ①秦熺挟宰相子以魁多士:秦熺凭借宰相秦桧儿子的身份考中状元。

②同年:指与秦熺、李浩同一年考中进士的人。

③除:任命官职。

④司农少卿:官职名,主管农业。

下文中的“大理卿”也是官职名,主管司法。

“棘寺”是大理寺的别称。

⑤董:掌管监理。

⑥白发:告发,揭露。

⑦就支稽见数:凑一个数目蒙混过去。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先/居建昌
B.后/除司农少卿
C.时/朝廷籴米八万
D.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
(1)隐(
)(2)会(
)(3)易()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或拉浩行,毅然不往。

(2)非但惠奸,且亏军食。

4.除了秦熺一事,选文还记述了哪件体现李浩“刚正”的事?为突出李浩的刚正不阿,文中除了对他的言行进行描写外,还采用了哪两种写作手法?(3分)
⑥⑦②③④⑤①
十七、[2018·上饶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12分)
薛奎传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

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

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

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

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
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之翰怒,欲劾奏之。

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选自《宋史》)
[注释] ①涴(wò):玷污。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隰州军事推官
B.盗杀/寺奴取财去
C.后/果得杀人者
D.会/久雨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3分)
(1)适()
(2)尝()
(3)悉()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1)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

(2)之翰怒,欲劾奏之。

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薛奎的认识。

(3分)
十八、[2018·宜春四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12分)()(2分)

王弘,字休元,琅邪临沂人也。

父珣,司徒。

弘少好学,以清悟知名。

珣颇好积聚,财物布在人间。

及薨,
弘悉燔券书,一不收责,其余旧业,悉委诸弟。

时内外多难,在丧者皆不得终其哀,唯弘征召一无所就。


宋国建,为尚书仆射掌选,领彭城太守。

后迁江州刺史,省赋简役,百姓安之。

三年入朝,进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帝因宴集曰:“我布衣,始望不至此。

”傅亮之徒并撰辞,欲盛称功德。

弘率尔对曰:“此所谓.
天命,求之不可得,推之不可去。

”时称其简举。

弘博练政体,留心庶事,斟酌时宜,每存优允。

及弟昙首亡,文帝嗟悼不已,见弘流涕欷歔,弘敛容而已。

既而彭城王义康言于帝曰:“昙首既为家宝,又为国器,弘情不称,何也?”帝曰:“贤者意不可度。

”其见体.亮如此。

(选自《南史·王弘传》,有删改)
[注释] ①薨(hōnɡ):死。

②燔(fán):焚烧。

③就:上任,就职。

④帝:指宋武帝。

⑤博练政体:广泛地熟悉了解政务。

⑥敛容:正容,显出端庄的脸色。

⑦彭城王义康:指彭城王刘义康。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丧者/皆不得终其哀
B.时/称其简举
C.见/弘流涕欷歔
D.既而/彭城王义康言于帝曰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
(1)一(
)(2)宴(
)(3)度()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后迁江州刺史,省赋简役,百姓安之。

(2)傅亮之徒并撰辞,欲盛称功德。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评析王弘其人。

(3分)
()(2分)
⑦⑤⑥④②③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