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1版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卷(精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2021版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共30题;共60分)
1. (2分)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陶瓷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①白瓷②青瓷③青花瓷
A . ①②③
B . ③②①
C . ③①②
D . ②①③
2. (2分) (2020高二上·怀仁月考) 明中叶时,匠户匠籍仍然存在。
清朝顺治二年,政府“免直省京班匠价(京班匠价即班匠银),并除其匠籍”,但不久又恢复征收班匠银(国家对手工业匠户征收的代役金)。
康熙以后,陆续将班匠银摊入田赋,以至最后废除了匠籍。
这一系列变化()
A . 推动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B . 体现了传统经济政策的改变
C . 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衰落
D . 巩固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地位
3. (2分) (2019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
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手工业()
A . 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
B . 突破了政府管理
C . 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
D . 部门间联系减弱
4. (2分)(2020·河北模拟) 马克思认为,“小土地所有制的前提是:人口的最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占统治地位的,不是社会劳动,而是孤立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再生产及其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多样化和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因而,也不可能具有合理耕作的条件”。
材料旨在说明小农经济()
A . 是古代经济的主要形态
B . 具有自足性和封闭性
C . 不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
D . 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
5. (2分) (2017高一上·诸暨期末) 清朝乾隆皇帝偶然得到一件孩儿枕,曾写诗大赞:“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
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
”北宋时期孩儿枕生产于()
A . 景德镇窑
B . 耀州窑
C . 定窑
D . 邢窑
6. (2分) (2017高二上·钦州港开学考) 宋元话本中的人物形象突破了百姓遥不可及的才子佳人、将相游侠,包括工匠店铺伙计、商人、作坊主、婢妾、吏卒、僧侣、妓女、媒婆、盗贼等。
话本人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 . 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B . “士”为首的价值观念被打破
C . 社会教育逐步得到普及
D . 市民阶层壮大,世俗文化发展
7. (2分) (2016高一下·河北期中) 下列引文能够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 .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 . “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 . “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8. (2分)“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
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 . 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 . 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 . 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9. (2分) (2018高一下·广东期中) 明代浙江湖州府地宜蚕桑,种桑养蚕者“在在有之”。
一些人以植桑为业,那些养蚕之家就于邻近市场购买桑叶,为了保证桑叶的供应,养蚕户向种桑户交订金购买。
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 国内市场迅速扩大
B .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D . 商品经济较为繁荣
10. (2分) (2017高一下·牡丹江期中) 下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
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从该印记中我们可以推断()
①刘家功夫针铺属于私营工商业手工作坊
②刘家功夫针铺品牌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较强
③该印记具有商标广告作用
④宋代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⑤宋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⑤
11. (2分) (2018高一下·铜陵期末) 中国古代大多数封建王朝执行并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 . 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B . 保证赋税的征收和力役的征派
C . 确保社会稳定有序
D . 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12. (2分) (2019高二下·湖北期中) 如表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概况(部分)。
表格中的数据反映出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
时间人口(百万)粮食总产出(千吨)种植面积(百万公倾)粮食单产
粮食全部作物
(千克/公倾)
1400722052019.824.71038
16501233505532.040.01095
17502607410048.060.01544
182038110858559.073.71840
A . 成为中国经济领先世界的基础
B . 生产力取得了质的突破
C . 支撑起了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
D . 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
13. (2分) (2019高一下·昆明期中) 明清时期,晋商富甲一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其所到之处,就修建
一处宏伟壮观、富丽堂皇的晋商会馆。
下列有关晋商会馆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晋商会馆具有明显的商业性和地域性特点
B . 晋商会馆是当时山西商人之间联系的纽带
C . 晋商会馆是晋商的荣誉与辉煌的缩影与见证
D . 晋商会馆既是会馆又是他们经营的票号
14. (2分)(2018·浙江模拟) 近代以来,在南大西洋沿岸出现了一些特色经济,如西非的咖啡、可可,中美洲古巴的蔗糖,南美阿根廷的农牧产品,巴西的木材、橡胶等。
这些特色经济形成的历史根源是()
A . 劳动分工的形成
B . 各地经济优势互补
C . 欧美殖民主义掠夺的产物
D . 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
15. (2分)早期西欧殖民扩张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
B . 促进了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给被侵略地区带来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D . 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16. (2分)(2016·宁城模拟) 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
这反映出德国()
A . 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 . 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
C . 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 . 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17. (2分) (2017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
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
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
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 . 工业革命后火车出现了
B . 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 . 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 . 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18. (2分) (2019高二上·肥东期中) 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博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
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
的参展产品是()。
A . 蒸汽机车、水力纺纱机
B . 电灯泡、电动机
C . 汽车、飞机
D . 电话机、内燃机
19. (2分)(2020·津南模拟) 1802年,美国成立了国家专利局。
截止到1860年美国国家专利局批准的专利总计为36000件,仅l897年这一年就批准了专利22000件。
美国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很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
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A . 要成立国家专利局
B . 加速发展国家经济和教育
C . 加快专利审批速度
D . 鼓励创新推进生产力发展
20. (2分) (2017高一下·牡丹江期中)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相互对应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21. (2分) (2018高一下·嘉兴期中) 1875年出版的《瀛壖杂志》记载:“沪地百货阗集,中外贸易,惟凭通事一言,半皆粤人为之,顷刻间,千金赤手可致。
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利最溥。
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销亦不细。
”材料中体现了()
A . 买办或买办化的商人出现
B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 . 小农经济完全破产
D .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2. (2分) (2018高二下·汕头期中) 有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
这“发明”指()
A . 信息时代的到来
B . 理性时代的到来
C . 蒸汽时代的到来
D . 电气时代的到来
23. (2分) (2017高三上·曲靖月考) 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1840年后的中国()
①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②茶叶和生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③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④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24. (2分) (2020高一下·鹰潭月考) 关于洋务运动的史学评价,有人认为它是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的自救运动,有人则认为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
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 史观影响史学结论
B . 史学研究要服务现实
C . 史实可以自由解释
D . 历史认识无客观标准
25. (2分) (2019高一下·深圳期中) 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是沿海国家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
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
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A . 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 . 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 . 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 . 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26. (2分)(2020·湖南模拟) 据统计,1887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1.26亿市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2.99市亩,到1914年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下降为2.77市亩。
南方60.8%的农户耕地面积不足10亩,北方40.3%的农户不足10亩。
这一现象()
A . 说明地权分散的趋势不断增强
B . 不利于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发展
C . 体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扩展
D . 导致了农村经济基本结构的解体
27. (2分)(2017·浙江会考) 大数据分析为历史认识提供了新的方法。
下图所示为德国在1820-1870年、1870-1913年、1913-1950年、1950-1973年四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结合所学分析判断,反映1913-1950年经济增长情况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8. (2分) (2020高三下·定远月考) 如表反映中国近代女子的生活变化
时间时髦女人标准
1900﹣1909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1910﹣1919年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
1920﹣1929年有身段的女人
1930﹣1939年中西合璧的名女人
1940﹣1949年政治之花
材料说明了()
A . 近代女性经济地位提高
B . 政府大力提倡女子学堂
C . 社会价值观标准发生变化
D . 女子开始关心国家命运
29. (2分) (2017高一下·阳东月考)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
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
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 . 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B . 近代民族工业布局不合理
C . 官僚资本外国资本对民族资本的压榨
D . 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
30. (2分) (2020高二下·大名月考) 商王遇事都要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火在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烤,甲骨的背面便出现裂纹,叫“兆”,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凶。
这说明()
A . 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B . 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C .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D . 宗教色彩较为浓厚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共3题;共27分)
31. (10分)(2017·汕头模拟) 阅读材料(下表),回答问题。
古代科举殿试有对策一科,应考者要回答皇帝关于治国策略的问题。
康熙、雍正两朝部分殿试策问如下。
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熙、雍正面临哪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予以分析。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此后清政府的应对方式,并说明其影响。
32. (2分) (2016高一下·湛江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
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现吾国国民生计日蹙,欲图自存,势已岌岌;舍注重实业教育外,更无急要之计划。
……各种实业学堂得以次第设立,实于国民生计大有关系。
”
“工业之发达,工学终效之征也。
……苟欲兴工,必先兴学。
”“数年以来,竭蹶经营,薄有基础,益见实业教育二事,有至亲至密的关系。
”“夫世界今日之竞争,农工商之竞争也;农工商之竞争,学问之竞争……兴学为
要中之尤要。
”“欲求学问而不求普及国民之教育则无与,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教育为实业之母,师范为教育之母。
”“国家思想,实业知识,武备精神三者为教育之大纲。
”“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
”
“诸生在校数年,科学知识,日就新异,然此为书籍上之研究,至实地作业,又重经验。
”“专门教育,以实践为主要。
”
——《张謇全集·第4卷》
(1)根据材料,概述张謇主张大力兴办职业教育的理由。
(2)依据以上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謇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33. (15分) (2017高二下·潮南月考) 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是一部各个地区相互联系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
……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遥远的部分连结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的工业,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
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
……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
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两位作者评述历史问题的角度。
并归纳两人在看待新航路开辟问题上的异同。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1763年至1914年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根据所学知识,简述欧洲是如何成为“全球主人”的。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世界市场形成过程对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共30题;共6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共3题;共27分)
31-1、
31-2、
32-1、
32-2、
33-1、
33-2、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