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回顾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百姓剥削与压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山东高考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
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 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 请举例说明。
(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
赋予了平民参政的民主权利。商鞅变法强化中央集权,建立县
制,国君任免官吏。
(3)经济:梭伦改革积极发展工商业;商鞅变法则实行重农
抑商政策,奖励耕织,推动农耕经济发展。 (4) 影响:梭伦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奠定了雅典民主政 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实现了秦国的富国强 兵,有利于国家统一,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雏
形。
1.(2015·高考山东卷)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 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 起,游说则范睢、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 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 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 与这一变化的关系。
权;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制”,打击了 贵族特权。 (2)影响:都巩固了政权,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对 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不同点
(1)目的:梭伦改革为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缓和贵族与平 民矛盾。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顺应历史发展 潮流。 (2)政治:梭伦建立民主机构,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2.改革成效
(1)春秋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 (2)战国变法使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得以强化,为 日后秦帝国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 础。
二、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的异同比较 1.相同点 (1)政治:都涉及等级划分,都部分废除贵族政治特权,如
梭伦改革政治上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世袭的政治特
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解析: 第 (1)问,结合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突出强调 “社会转型 ”的主要矛盾。第(2)问,在形式上,商鞅 变法制度创新,孝文帝改革学习先进文化;在相同作用方面, 可从经济、政治、社会等角度回答。
答案:(1) 商鞅变法: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
盾,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郡县等。(举一例说明即可)北魏 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 盾,如实行均田制、推行汉化政策等。(举一例说明即可) (2)形式不同:商鞅变法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
借鉴中原文化。相同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
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谢谢观看!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专题回顾总结
一、战国时期变法对春秋时期改革的发展 1.改革内容 (1)春秋改革主要针对经济基础方面,未触及上层建筑。 (2) 战国变法则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确立了封建
制。
①政治上:改革旧的世卿世禄制,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 ②经济上:废除了井田制,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③法治上: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了政局。 ④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 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 (司马迁《商君 列传》) ——据《中国古代史》改编
材料二
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
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 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 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 “ 先从在下者起 ” 作答。第二
小问结合商鞅变法的背景及内容分析商鞅变法与社会阶级关系
变化之间的关系。 答案: 变化:部分社会下层人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关 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 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
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
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 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2.(2014·高考浙江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 “ 商 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流观点有:
“ 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 ” ; “ 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
——《战国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 在历史上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 裂而“秦人不怜”。
解析:(1) 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 “ 商鞅是著名法家 ” 分析; 第二小问从对政治体制和国家统一的影响角度分析。 (2)问结合 材料 “ 其民见刑而不见德 ”“ 残伤民以峻刑 ” ,从商鞅变法的 局限性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 法家思想。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 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2)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