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Ab00000复习进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名称:海洋红港区起步工程
编号: -01
监理工作总结
编制部门:海洋红港区起步工程(矿石码头区、通用码头区、
航道区、防波堤及引堤区、围堰纳泥区)工可、初设及
施工图阶段地质勘察和浅地层剖面仪勘察项目监理部
编制人:
编制日期:2010 年08月10 日
大连港口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1.2勘察目的、任务 (1)
1.3勘察成果及工期要求 (1)
2 监理工作简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监理工作范围 (2)
2.3 监理的主要依据 (4)
3 勘察监理外业阶段控制 (5)
4 勘察监理内业工作 (7)
6 结论及建议 (9)
1 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丹东海洋红起步工程位于辽宁省大连和丹东交界的大孤山镇、菩萨庙镇海域,其东北部为大洋河的入海口,西部为大连庄河海域。

起步工程共布置钻孔121个,共分5个地质分区,包括矿石码头区、通用码头区、航道区、防波堤及引堤区、围堰纳泥区等五个水工建筑区。

浅地层剖面仪勘察共布置2个探测区,探测区域一水深1~8m,包含码头、堆场围堰和防波堤区,测线按照网格状布置,网格密度为500*500m,共布置测线24条,总长度约121km;区域二水深1~17m,包含港池和航道区,布置测线3条,总长度74.43km。

两个测区共布置探测线27条,合计测线总长度约为195.43km。

1.2勘察目的、任务
1.2.1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目的是为了满足起步工程工可、初设、施工图各阶段的要求,勘察范围包括堆场区、航道区、围堰区、防波堤、码头区、港池区。

本次勘察采用浅地层剖面仪勘测和工程地质勘察联合调查的方法,目的是综合探明工程区的各土层的层位变化、岩面埋深、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为码头位置、航道选线、堆场地基处理、防波堤设计等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和设计参数。

1.2.2勘察任务
1)查明工程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各岩土层性质、厚度、分布规律、形成年代、成因类型及埋藏条件;查明不良地质现象及其特殊岩土地段的分布范围、发育程度和形成原因,并评价其对工程的危害程度。

2)重点查明各主要持力层及其下卧软弱层的分布特征、埋藏深度、厚度、工程地质性质和变化规律。

查明淤泥质土、粉质粘土、沙层、砾石、基岩等各岩土层的标高和埋深变化。

3)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桩侧和桩端阻力。

4)查明场地内有无液化地层,并对液化可能性做出评价;划定场地土类型和类别,评价地震效应。

5)查明工程区内的沉船、炸弹、人工鱼礁等不明障碍物。

1.3勘察成果及工期要求
工期30天,2010年7月25日开工,2010年8月3日完成并提交第一批16个钻孔(K4~K8、T1~T7 、M2、M5、M6、M8孔)中间成果,中标后30天内完成并提交最终成果报告。

为了保证工程的开工,勘察作业要在2010年7月25日开工,2010年8月3日前完成K4-K8,T1-T7, M2、M5、M6、M816个钻孔并提交中间成果,2010年8月13日前完成本工程的63个工可钻孔和浅剖测量,并提交工可勘察和浅剖测量的中间成果。

2010年8月23日前完成所有钻孔,提供工可勘察成果报告及其它孔的中间成果。

2010年8月31日前,提供最终勘察成果及浅剖成果报告(成果报告要求将规划期间勘察钻孔一并纳入分析)。

经监理审核合格后报业主组织对本工程的评审。

2 监理工作简述
2010年7月22日监理人员于大连港集团总部同业主第一次会面,接受业主有关海洋红港区起步工程对监理人员的集体要求,其中包括7月25日为开工日,8月3日提交中间成果,8月23日提交正式成果报告。

2010年7月26日监理3人进入海洋红港口勘察现场,当天即由张善庭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工地例会。

2010年7月27日勘察单位正式开始对海洋红海域进行勘探,监理人员上船全程进行旁站检查。

2010年8月3日勘察单位提交了第一批K4,K6-K8,T1-T7,总计11各孔的中间成果资料。

截止到2010年8月9日共计完成22个孔。

现场监理部具体完成工作如下:
1·勘察监理外业阶段质量安全控制
1、安排两名监理人员全程跟踪旁站监督检查。

具体内容如下
⑴校对孔口坐标,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⑵检查勘探船只,机具,测试仪器等设备的使用情况。

⑶检查取样质量,数量是否符合技术规格书要求。

⑷标准灌入试验操作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⑸地层描述情况是否具体,详细,准确。

⑹原始记录内容,格式等是否标准化。

⑺岩芯采取率及岩芯照片是否规范。

⑻海上作业人员安全是否有保障。

⑼现场旁站检查拍照。

2、旁站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监理人员及时给予纠正。

例如规范使用记录表
格,记录内容的书写格式等并且要求一律采用标准签字笔记录。

3、针对野外现场影响质量较大的问题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监理通知单并要求勘察
单位整改。

4、监理人员上船检查7次,占作业天数的88%,共旁站20各孔,形成旁站记录7
份,占完成总数的91%。

5、监理人员在风浪影响不能施工的天气到现场实验室巡视,检查,旁站。

检查实
验仪器,人员资质及操作过程,对第一结点11个孔的10项常规物理指标,6项常规力学指标进行旁站监督并形成旁站记录一份。

2·勘察监理内业工作
1、总监理工程师编制《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 1份
2、总监理工程师编制《工程地质勘察监理细则》 1份
3、监理主持召开工地例会和专题会议共形成会议记录 4分
1)7月27日工地例会会议纪要
2)8月03日工地例会会议纪要
3)8月10日工地例会会议纪要
4)专题会议纪要
4、参加勘察单位技术交底会议,安全专项会议各 1 次。

5审查,批复海洋红港区起步工程勘察《工程地质勘察大纲》2次∕份
6审查,批复主要进场人员报审表 1份
7审核主要进场机械设备报验表2次∕份
8进度计划调整报审表1份
9审查,审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份
10批复工程地质勘察业务联系单7份
1)编号:B1-7-1事由:丹东海洋红港区勘察现场急需解决问题
2)编号:B1-7-2事由:丹东海洋红港区起步工程勘察,受到当地养殖渔民阻挠,提请业主尽快解决
3)编号:B1-7-3事由:丹东海洋红港区起步工程勘察受养殖影响严重,提请业主协助解决
4)编号:B1-7-4事由:丹东海洋红港区起步工程勘察,补充1钻孔
5)编号:B1-7-5事由:按照业主要求,提交该项目赶工措施
6)编号:B1-7-6事由:关于开展施工图阶段钻孔的建议和申请
7)编号:B1-7-7事由:关于养殖干扰协调的阶段性汇报和建议
2.3 监理的主要依据
1、《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

2、国家和交通部制订的工程地质勘察、测试、试验规程、规范。

《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
《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
《疏浚岩土分类标准》(JTJ/T320-96);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9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3、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复意见。

4、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5、中标通知书。

6、工程地质勘察监理合同(协议)。

3 监理工作内容
3.1工程地质勘察测量准备阶段的监理
1、勘察单位或建设单位应提供监理工作范围内的勘察设计文件及审查批复意见。

为监理人员熟悉上述文件内容提供便利。

2、审查勘察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各项质量与技术管理制度、上岗人员资格,并作出书面评价。

3、审查勘察单位的勘察大纲,投入机具设备的数量、质量,相关仪器、设备的标定情况,现场工作环境条件等,并作出书面评价。

4、监理人员将对勘察单位提交的《开工报告》进行审查,具备开工必须的人员、物资、设备条件时,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开工报告,并报建设单位。

5、工程地质勘察项目开工前,监理人员将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第一次工地例会。

工地例会应包括下列内容:
1)建设单位、勘察单位和监理单位分别介绍各自驻现场的机构、人员及其分工。

2)建设单位根据监理合同宣布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

3)建设单位介绍项目概况及外部环境条件。

4)勘察单位介绍项目的主要地质条件,勘察工程的工作程序和流程,勘察工作的准备情况。

5)总监理工程师提出对本工程进度、质量、投资及安全等管理要求。

6)研究确定各方在勘察过程中参加工地例会的主要人员,召开工地例会的周期、地点及主要议题。

3.2工程地质勘察外业阶段的监理
3.2.1勘察作业的监理
3.2.1.1.钻探勘探的监理
1、审核所采用的钻探设备是否符合勘探技术要求。

监理开工前检查。

2、核对孔位、孔口高程、钻进方法、钻探记录、岩性分层及描述、终孔深度。

监理上船时核对孔位坐标、孔口高程,检查钻进方法,查看原始记录,结合现场岩芯及记录对岩性分层及描述是否正确进行检查。

开孔、终孔时监理工程师要在现场旁站。

3、监督勘察单位的专业人员是否到现场鉴定、核对岩心。

监理上船检查时检查专业人员是否到场。

4、检查孔内取样和测试设备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操作方法是否正确;检查取样及封装质量;审核测试数据是否正确。

测试设备开工前检查,取样及封装质量上船时抽查。

5、检查操作安全制度及现场执行情况。

开工前检查是否有安全管理制度,上船时检查现场作业是否安全。

6、对重要的钻孔或钻孔中的关键段落将重点核查,必要时将采取旁站的方式进行监理。

对本工程的第一批16个钻孔进行旁站监理,对取样孔进行旁站监理。

7、钻进过程中或终孔前,监理人员认为未达目的或不满足技术要求时,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勘察单位完成。

3.2.1.2 原位测试的监理
1、检查原位测试设备是否满足勘探技术要求,工作前是否经过标定。

开工前检查。

2、检查孔位、孔口高程、测试方法和操作过程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及相关规程的规定。

上船时检查。

3、检查资料整理及采用的公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与其他试验方法取得的参数对比是否合理。

检查勘察单位提供的资料。

4、进行原位测试的钻孔全程旁站监理。

5、对操作过程及数据处理产生疑问,监理人员应及时提出,并责令改正,必要时可重新勘探,现场核对。

3.2.1.3浅地层剖面仪勘察的监理:
1、检查浅地层剖面仪、GPS RTK定位导航仪是否经过检定合格。

2、检查各测线端点坐标是否正确,测线条数与测线网格间距是否正确。

3、浅地层剖面仪勘察时监理工程师全程旁站监理。

3.2.1.4 室内试验的监理
1、检查室内试验的环境条件是否满足试验工作的要求,仪器设备是否满足试验要求并通过计量认证,质量保证体系是否运行正常。

监理到试验室检查。

2、核查试验人员是否经过上岗培训或取得相应资质。

要求将相关人员的资质报监理审查。

3、检查收样、开样、制样过程是否按相关规定签署交接和操作。

到试验室抽查。

4、检查试验操作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规程的规定。

到试验室抽查。

5、检查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是否符合相关规程的规定,计算是否准确无误,提交的成果资料是否签署齐全。

6、监理人员将采取巡视、抽查的方式进行,对重点试样的开样、制样和试验操作将采取旁站的方式进行监理。

监理将抽出2-3天到试验室进行旁站监理。

7、当试验质量因试样、仪器设备、操作水平等达不到规范要求时,监理人员将及时提出并监督改正。

3.2.1.5勘察资料整编的监理
1、检查现场填绘的地质图件是否齐全、内容是否翔实、可靠。

2、检查勘察资料的综合分析、土工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设计参数的取值是否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工程地质评价及工程措施建议是否合理。

3、检查图件、计算资料与说明是否吻合,有无差、错、漏、碰问题。

4、检查各级签署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4 监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
4.1监理组织
现场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如下图:
总监理工程师
4.2现场监理机构设置及人员组成
4.2.1主要监理人员
监理人员配置情况表
5 监理人员职责
5.1总监理工程师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
2、代表监理单位履行监理合同,按本规划的要求组织实施监理工作;
3、确定现场监理机构人员的分工和岗位职责,并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
4、检查和监督监理人员的工作,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进展情况,调配监理人员、调换不称职人员的工作;
5、主持监理工作会议、工地会议,签发监理机构的文件和指令;
6、审查勘察单位提交的工程地质勘察计划、技术要求、开工报告;签署暂停通知单、复工通知单等文件;
7、主持或参与调查工程地质勘察中的质量事故;
8、组织编制监理月报、专题报告和监理工作总结报告;
9、主持整编工程地质勘察监理档案资料;
序号
监理岗位 人员配置 (人) 专业配置 1
总监理工程师 1 2
专业监理工程师 3 勘察
合 计
4
10、审查勘察单位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并提出评价意见;
11、审核签署勘测单位完成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量。

5.2监理工程师职责
1、依据有关规范、规程及技术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和监督等现场具体监理工作;
2、负责审查工程地质勘察原始资料和分段成果资料,并提出评价意见;
3、做好监理日志及现场检查记录,担任旁站工作,在日常监理工作中发现问题时,及时提出并向总监理工程师报告;
4、根据监理工作实施情况做好监理日志及现场检查记录;
5、负责监理资料的收集、汇总及整理,参与编写监理月报;
6、审核所分管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数量和原始凭证;
7、完成总监理工程师交办的其他工作。

6 工程地质勘察监理的方法、程序和会议制度
6.1勘察监理的方法和手段
1、监理组人员进驻勘察现场后,要对勘察大纲和技术交底进行审查。

勘察大纲内容的审查是监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控制勘察质量的首要环节,是反映勘察监理成效的重要标志,也是体现勘察监理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勘察监理重点审查勘察单位地质勘察手段、方法和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勘探点的布置是否合理,数量和深度是否满足规范和工程设计的需要,尤其是控制性钻孔的数量和深度;孔内测试及取样的数量是否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对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钻孔,及时发出监理工程师指令要求其整改,整改时要报整改方案,监理审查通过后实施。

技术交底检查结束后,监理工作的重点转入室外勘探质量的控制上,依据监理规划,采取旁站、检(抽)查和巡视的监理方式,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做法及时发出监理指令,责其及时整改。

同时,应要求勘察单位及时分析勘探资料,以达到质量控制的最终目的。

(本工程对前期的16个钻孔、取样孔、原位测试孔进行全程旁站,其余钻孔开孔及终孔时监理要进行旁站。


2、根据现场勘察进度、质量控制等情况,按监理规划要求,监理项目部应定期召开工地例会。

要求监理工程师、勘察测量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安全员、建设单位负责人参加。

重点对勘察及监理过程中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应形成相应的会议纪要,以期相互监督落实。

3、外业勘察工作结束后,进入成果资料整理阶段。

成果资料的整理,应要求坚持“谁勘察,谁整理”的原则,以保证成果资料的质量。

同时要求勘察单位及时进行成果资料报检,以保证监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6.2勘察测量监理工作的基本程序
工程地质勘察阶段的监理程序如下图所示:
勘察单位编报勘察大纲,测量
技术设计书
同时填写表A1报监理
总监组织监理工程师对勘察大纲进行审
查,由总监填写审查意见,报业主批复
后返施工单位
勘察单位进行开工前准备,提交开工报
告,填写A4表报监理
监理工程师审查是否具备开工必需的技
术条件、工作人员、设备、物资条件由
总监签发开工报告。

报业主
勘察单位按勘察大纲及有
关规范进行勘察测量作业
监理采取旁站、检(抽)查、巡视对钻探、原位测试
及室内试验等进行监理,对不符合要求的做法发出口
头或书面监理指令。

勘察单位整改后具备复工条件时
填写复工申请表A14报监理。

经审查合格后由总监在复工申请
表签发复工。

勘测单位恢复勘测
勘察工作完成,勘察测量资料整理完毕,勘
测单位填报勘察交工申请报告单A22报监理
监理进行审查评价
报业主
6.3勘察测量监理会议制度
6.3.1第一次工地会议
1、第一次工地会议应选择在勘测单位、现场监理单位进驻现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正式开工之前的适当时机举行。

2、第一次工地会议应由建设单位主持,现场监理单位负责会议记录,形成会议纪要并由各方会签。

3、会议内容:
1)建设单位、勘察单位和监理单位分别介绍各自驻现场的机构、人员及其分工。

2)建设单位根据监理合同宣布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

3)建设单位介绍项目概况及外部环境条件。

4)勘察单位介绍项目的主要地质条件,勘察工程的工作程序和流程,勘察工作的准备情况。

5)总监理工程师提出对本工程进度、质量、投资及安全等管理要求。

6)研究确定各方在勘察过程中参加工地例会的主要人员,召开工地例会的周期、地点及主要议题。

6.3.2工地例会
1、工地例会应按商定的时间定期举行,并形成会议纪要。

如果建设单位、勘察单位或现场监理工程机构任何一方认为有必要或出现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可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理;
2、工地例会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授权的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主持召开。

3、会议内容:
⑴监理对上次会议内容进行确认,主要是对业主、监理指令的落实情况以及确认实际勘察进
度完成情况。

⑵勘察单位介绍上周勘察测量进度、质量情况及下周计划。

⑶勘察单位提出需要业主、监理协调解决的问题。

⑷监理、业主对勘察测量单位提出问题的答复。

⑸监理提出对本周及下周工作的要求。

⑹建设单位提出对本期工程的意见。

⑺设计单位单位(若参加)对本期工程的意见。

7 监理工作质量管理
7.1工程地质勘察测量质量控制
7.1.1 一般规定
1、监理人员应熟悉勘察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程序文件、相关企业标准,质量保证机构,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2、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并按规定程序处理。

7.1.2 质量问题的处理
1、一般工程地质勘察质量问题的标准
1)勘探、测试点的数量和勘探方法欠妥,未按规定完成技术要求,经适当补充后,不影响定性和总体勘察质量。

2)室内试验环境条件、仪器设备、试验过程有缺陷,但试验结果可基本满足要求。

3)计算、推导公式、评价结论及工程措施建议存在一般性的差、错、漏、碰等类型的错误,不影响整体勘察水平。

4)工程地质说明、原始资料及图件等较混乱,但不存在漏项,经重新整理后可基本满足要求。

2、出现一般质量问题或隐患时,监理人员将及时发出口头指令或填写《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以书面形式通知勘察单位,责令尽快改正。

3、较大质量问题的标准
1)勘探点的数量、位置、尝试、取样及岩心鉴定成果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或未按规定完成相关技术要求,影响地质评估,必须返工且造成较大工作量者。

2)地质资料严重不足或错误,必须进行重新勘探。

3)勘探、测试有造假行为。

4、当出现较大的质量及质量隐患问题或安全及安全隐患问题时,监理人员将及时填写《工程地质勘察质量问题通知单》和《工程地质勘察暂停通知单》,以书面形式分别通知勘察单位和建设单位。

4、勘察单位应尽快组织自查,并提出调查报告及处理方案,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

5、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监理、建设和勘察单位研究、审定处理方案,在报建设单位批准,下达复工令后,由勘察单位实施。

6、监理人员将对勘察单位的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必要时将旁站监理。

7、较大质量问题处理完成后,监理人员将填写《工程地质勘察质量问题处理记录》。

7.2监理资料管理
7.2.1 一般规定
1、监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将按下列规定及时填写监理记录:
1)对勘察全过程的检查,将按表列内容填写《监理日志》、每月将编制《监理月报》。

2)旁站监理过程将填写《工程地质勘察旁站记录表》。

3)出现“一般质量问题”将根据性质和规模填写《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4)出现“较大质量问题”将填写《工程地质勘察暂停通知单》;经相关程序批准复工后填写《工程地质勘察复工通知单》。

5)重大质量问题或事故处理完成后,将填写《工程地质勘察重大质量问题(事故)处理记录》。

2、勘察单位应按规定要求填写《开工报告》、《工程地质勘察大纲报审表》、《主要进场人员报审表》、《主要进场机械、设备报审表》、《工程地质勘察成果资料报审表》、《已完成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量报验表》、《工程地质勘察质量问题(事故)调查报告单》、《复工申请表》等文件报监理单位。

3、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勘察单位之间有联系事项时,将填写《监理工作联系单》。

7.2.2 监理日志
1、《监理日志》将使用专门的笔记本记录,主要内容将包括:
1)时间、地点、气候。

2)勘察工作的内容(巡视、抽查及旁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3)勘察工作的质量状况。

4)向勘察单位发出的通知、口头指令,勘察单位提出的问题及答复意见。

5)上级指示、指令,相关单位的要求、申请、通知等。

6)尚需解决的问题。

2、监理人员离开岗位时,应将《监理日志》交该项目监理机构登记归档。

7.2.3 监理月报
1、《监理月报》将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按月编制,并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署)后在规定期限内报建设单位。

2、《监理月报》的主要内容包括:
1)勘察概况。

2)监理机构、人员及工作状况。

3)勘察工作的质量状况及控制。

4)建设、勘察、监理单位协调工作情况。

5)下月勘察工作计划。

6)下月监理工作的重点。

7)存在问题及建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