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写作
新教师教学
的思想仍停留在阅读中,导致课堂效率比较低。

因此,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在教学前帮助学生建立思维导图。

例如,大多数英语阅读的题目与文章主旨有很大的联系,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读懂阅读题目,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读。

同时,将阅读中的难点和重点分离出来,根据不同的句型、词汇等合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并要求学生将讨论的内容记录下来,并与阅读原文进行比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从而提高阅读水平[2]。

(四)阅读总结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效率比较高,但遗忘的速度也比较快,知识的吸收效果比较差。

因此,教师应利用思维导图来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例如,在阅读教学完毕后,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由规划思维导图,并参考自己的思维导图尝试复述阅读原文。

同时,教师可适当引入,根据学生的复述情况进行提问,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促使学生阅读水平快速提高。

四、结束语
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但教学质量受思维导图设计者的能力影响,教师需要把握思维导图设计原则、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的围绕设计路线开展教学,而不是死板硬套。

思维导图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多元化,如采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马丽.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6.
[2]周菊芬.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5.作者简介:徐辉(1969.05—),女,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本科,一级教师,现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相关工作。

一、传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教学内容空洞死板
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应对高考为目的,不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深刻把握和灵活运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枯燥的词汇以及语法知识,教学过程中缺乏新意,教学内容过于空洞和死板,这样的课堂教学只能是填鸭式教育,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知识,更无法将所学到的英语知识应用于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甚至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2.教学方式与实际相脱离
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不重视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而且教学方式脱离实际。

教学内容是为学生准备的,教学的受用人是学生,而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阶段也有着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因此,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实际,因材施教。

比如,高一年级与高二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词汇不一样,高二年级与高三年级学生要掌握的语法知识也不同,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忽略了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

3.英语阅读范围较窄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顾名思义,是以英语阅读为基础的。

要想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不仅要掌握语法知识,同时也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读的多了,能力自然就提高了,但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并没有注意到这一问题,阅读范围仅仅局限于书木,阅读地点仅仅局限于课堂,这对于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是极为不利的。

二、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的对策1.从学生个体差异性出发,精心备课
教师必须明确,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性格和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都不尽相同。

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全面的了解每一位学生,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从学生具体的英语阅读水平和英语知识接受能力出发,为学生量身定制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心做好课前准备。

同时,教师在选择阅读素材的时候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投其所好,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积极、
主动地去阅读,进而提高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大多
数学生都比较喜欢读故事,那么教师在选择阅读素材的时候就可以尽量选择有故事情节的材料。

另外,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在课前要仔细地研读所选的阅读教材,然后深入钻研里面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把里面所涉及到的语法知识和词汇研究透彻,把每个知识点尽可能完美地衔接在一起。

同时,教师应该设计好教学的环节,循序渐进地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2.循序渐进进行教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个目标,学生必须要掌握阅读素材中所涉及的语言知识,包括英语词汇、语法、句型和习惯用法等等,要了解阅读素材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进而提高自身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精确度、深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更要教学生“会学”。

所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教学手法,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去阅读英语,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例如,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阅读材料中的词汇,并让学生着重掌握多个意义的单词,以及单词与单词之间的词义辨析,以此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接着,在学生学习完阅读素材里面的单词后,可以让学生根据素材的题目或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来预测材料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

然后,在学生通读全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概括每一段的段意,从而使学生养成准确理解文章细节的习惯。

最后,教师对阅读材料进行细致地讲解,对其中的句型进行分析,并强调文中出现的语法结构和词组,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

另外,因为高考英语阅读量很大,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的题目,所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学会精读、细读、略读、跳读、推读和概读等多种阅读方式,为学生高考英语阅读做好准备。

3.依照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合理安排课后阅读作业
英语是一门需要记忆的学科,很多东西是要求学生背诵记忆的。

所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根据教学中的重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索
索南吉
(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 青海 玛沁 814000)
【摘要】高中的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逐步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而英语阅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并且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教育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基于此,本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途径【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241-02
新教师教学阅读写作
点和难点内容,为学生合理设计课后作业。

英语阅读课后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内学习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的速度。

例如,英语阅读是由单词构成的,教师在安排课后练习的时候,可以着重加强学生对于单词、词组和英语语法的记忆方面的训练,进而加强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

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会了快速阅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正确地理解文章所提出来的所有问题。

因而,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在快读阅读地基础上加强对文章含义进行整体地把握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课后练习学会快速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文章的大意,学会多揣测作者的意图,从而提高学生做题的效率和正确率。

另外,教师在布置课外练习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预习新的课程,这样学生既可以达到阅读练习的效果,还可以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预习的准备。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
十分重要的,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有效的改正教学,综合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参考文献
[1]夏文莉.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的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30(03):107-109.[2017-08-02].
[2]钱艳燕.例谈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教学[J].英语教师,2015,15(07):116-122.[2017-08-02].
[3]聂晓平.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提问现状及策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4]黄迪梅.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实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
一、小学阶段作文能力培养是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文是小学阶段语文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表现,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化重要方式和方法。

作文能力的培养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在充分思考下,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常将作文能力认为是写作能力的培养,实际上作文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是为日后学习阶段及工作阶段能够熟练运用文字进行各种文体的写作进行的基础性训练。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里就指出“学校里作文为的是练习写作”。

之所以说学校里的作文为的是练习写作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小学阶段的作文不同于应用写作,应用写作是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的如会议通知、请假条、文件起草以及各种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文体的写作,而小学阶段的作文是练习基础的文字组合和应用能力,通过观察具体的事情能够清晰的描述出来,以此提升对于文字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因此,小学阶段的作文是对于文字综合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为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是小学阶段的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文学创作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通过对于特定的人和事进行描写,表达作者的一种思想或者是要抒发的一种情怀。

显然,在小学阶段的作文中从教学大纲要求的文字字数,学生的能力,文体的要求等方面大多数学生都无法实现文学创作,因此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和练习是对于文字能力的训练,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更是对写作能力的基础性训练。

小学阶段抓好作文基础性训练会使学生终生受益,能够充分、灵活的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能够组织文章都将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阶段语文作文能力的训练
在小学阶段语文作文能力的训练方面应从提升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从积累文化底蕴和知识丰富、从形成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从完善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从提高学习综合能力的角度进行训练。

一是作文是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小学阶段是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提升最快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作文训练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阶段的作文要想写的生动、有内容就要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进行文字的积累,通过阅读提升作文能力,通过作文促进阅读量
的增加,二者相互促进,在课外书籍的阅读过程中由于学生阅读的内容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所读的书籍也各不相同,通过不同的书籍的阅读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修养,使学生不单是学习,也使学生通过阅读形成正确的、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小学作文训练最基础的作用是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二是作文是文化底蕴和知识积累的训练,在小学阶段的作文练习,多为命题作文,学生要想能准确、清晰的描述一定的内容就要通过丰富自身知识来完成,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不断的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同时加强对于各科知识的积累,从而使作文内容丰富、形象、有声有色,在教师的帮助和鼓励下不断提升作文的写作能力。

同时,在不同的作文内容中,丰富自身的文化内容,形成学生个性化的文化底蕴。

因此,小学阶段的作文是文化底蕴和知识积累训练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三是作文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在小学阶段作文的练习是学生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例如在小学阶段会让学生描述一下长大后想从事什么职业的命题,在这一作文练习中很多学生都会写成为科学家,那么科学家做什么?学生会结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进行丰富的想象,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基础的训练。

在小学阶段作文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列作文提纲的训练,学生通过列提纲能够思考作文要写什么?怎么写?分几段,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提纲练习都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

因此,小学阶段的作文练习实际上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

四是作文是语言表达与语言运用的训练,小学阶段的作文练习的核心是学生对于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的能力培养,通过作文练习能够有效的检验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于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的能力,学生写的较好的作文能够将一句话、一件事表达的清晰、完整,这就是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

五是作文的写作速度也是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小学阶段是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在小学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提到作文就有为难情绪,不知如何下笔且作文写作的速度也很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作文的写作速度也作为一项训练内容进行训练,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其他各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作文能力的培养与练习
王 爽
(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一小学 黑龙江 大庆 163311)
【摘要】作文是小学阶段语文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表现,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化重要方式和方法。

作文能力的培养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在充分思考下,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本文对于小学语文作文能力的培养和作文能力的训练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关键词】作文能力;培养;训练【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242-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