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季羡林:长寿之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生圈启迪
季羡林是世界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也是一位高寿老人。

2009年7月11日11时10分,季羡林逝世,享年98岁。

其实,季羡林的身体并不健康,他一生大半时间都在与各种疾病进行抗争。

然而苦难从未将他打倒,他一生都在从痛苦中汲取着力量。

季羡林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从小营养不良,6岁时更是患了传染病天花,一度生死难卜。

在战乱纷争的年代,体弱多病的季羡林凭着惊人的毅力入读了清华大学。

大学期间他发表了数篇散文,逐渐在文坛显露头角。

随着年龄渐长,季羡林远赴异国留学,异国他乡的水土不服之苦,加重了季羡林的体弱。

到了老年,季羡林又患上了两种癌症,许多人都以为他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但是季羡林凭借坚强的意志又一次战胜了病魔。

在89岁的时候,季羡林写了《老年十忌》,深刻探讨了老年人如何面对年龄、如何健康长寿的话题,并且还自创了“三不”长寿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淡泊名利“不嘀咕”
季羡林一生淡泊名利,专注于学术研究,不为世俗所累。

他曾言:“名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让他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

他始终坚信,只有心境平和,才能健康长寿。

曾经有人问过季羡林长寿的秘诀,他笑眯眯地说,“不嘀咕”是重要原因。

季羡林认为,人要处理好自己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己的关系,这样才能心态平和,免除烦恼。

这个不嘀咕是指不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不随意评论别人。

做到这一点,不但可以避免得罪其他人,也可以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心理原因自然是保持长寿最重要的部分。

不管是对自己的家里人还是对外人,季羡林先生在说话的时候都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过分干涉,不妄加揣测,不乱下定论。

他曾说:“人生在世一百年,天天有些小麻烦。

最好办法是不理,只等秋风过耳边。


适可而止“不挑食”
很多老人因为年纪大了,这不敢吃,那不敢吃,例如蛋黄胆固醇高不能吃,水果含糖量高不能吃。

季羡林认为,人不能让饮食拿捏了,饮食是为了人而服务的。

季羡林从不挑食,他觉得好吃的东西就吃,不好吃的东西就少吃,但是吃任何东西都不能过量,例如一天吃一个鸡蛋就很好,如果一天吃三四个就不合理了。

季羡林平时以素食为主,有时吃点牛羊肉,没有忌口。

但总体而言,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油腻和高热量食品。

合理的饮食习惯让他的身心愉悦,为他的健康长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坚持不懈“不锻炼”
季羡林说的不锻炼,不是让大家不去运动,而是反对老年人过度的运动。

季羡林说过:“如果一个人望长寿如大旱之望云霓,而又绝对相信体育锻炼,那么此人的心态恐怕有点失常。


季羡林觉得每天花很多时间去锻炼,一来很辛苦,不适合老年人,二来也会很浪费时间,有锻炼的时
百岁老人季羡林:长寿之秘■马艾芳
84RRJK
间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他还举了自己身边朋友的例子,他的两个朋友都非常喜爱锻炼,每天锻炼身体的时间至少要花2个小时,但结果是一个朋友早他而去,另一个朋友最后卧病在床。

因此他认为,对于运动要顺其自然,不要刻意苛求,更不要以此来束缚自己,不顾自身条件过度运动,把健身和健康长寿画上等号。

对于季羡林来说,他的锻炼主要是写作,他是一位勤奋的学者,笔耕不辍。

他每天4点半就起床写作,半夜才休息,每日如此往复。

即使年近百岁,他仍然坚持读书、写作,每天工作数小时。

他这种向上的精神状态,无疑对他的健康长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笔者看来,在季羡林的“三不”之外,还有“三不”对他的长寿也起到很大作用。

一生勤奋“不懒惰”
季羡林曾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如果说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我比较勤奋。

我一生没有敢偷过懒。

碰巧有一天我没有读书或写作,我在夜间往往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痛责自己虚度一天。


以诚待人“不冷漠”
季羡林一生待人以诚,尊重他人。

他坚信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理解与包容。

在与他人相处时,他总是以真诚、友善的态度去对待别人。

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赢得了他人的敬重与爱戴。

同时,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也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快乐。

季羡林非常重视家庭和亲情,与家人和睦相处,感情深厚。

他的妻子和子女们均为他的健康长寿提供了无尽的关爱与支持。

在家庭中,他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关心家人,享受天伦之乐。

这种和睦的家庭氛围,对他的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季羡林喜欢交朋友,善于与人交流。

他认为,人际交往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他曾说:“人生在世,要有几个知己好友相互交流心得体会。

”在他看来,朋友间的友谊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通过与朋友的交流,他能够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路,同时也有助于排解烦恼和压力。

谦虚低调“不骄傲”
季羡林一生谦虚低调,不骄不躁。

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后,他仍然保持着谦逊的态度。

他说:“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这种谦虚的精神使他不断追求进步。

同时,低调处事让他远离了名利场的纷扰与浮躁,保持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季羡林胸怀宽广,大度包容。

在面对不同观点和思想时,他始终保持着开放的心态。

他认为:“学术上应该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这种包容精神让他能够接纳不同的声音和思想,从而丰富了自己的学识与见解。

同时,这种胸怀宽广的态度也让他在生活中远离了许多纷争与烦恼。

季羡林的长寿秘诀不仅是他个人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借鉴的宝贵财富。

85RRJ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