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象》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称象》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从而感悟改如何动脑筋,如何吸收别人的意见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可爱的动物(多媒体展示大象图)。

看是什么动物?(板书:象。

)谁来说说大象的样子?
2.在古时候没有磅秤,只有杆秤(教师出示杆秤)称又高又大的大象,却是件很难的事。

但是,古时候有人却完整地称出了活着的大象的重量。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称象,看谁用什么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二、师:我们先来复习昨天学过的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
开火车认读。


三、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古时候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课件展示课文内容。

边看边想:古时候------(谁)用-----(什么)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课件出示)
四、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
1.师:朗读课文,用——在课文中划出曹冲称象的方法。

(课件出示)
2.师: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生:“我有个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3.曹冲所说的办法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1) 生:四步。

一是象上船,沿水面画线。

二是象上岸。

三是船装石头,船下沉至画线处。

四是计称石头,算石头总重量。

(2)课件展示曹冲称象的方法。

(3)用“先……再……然后……最后……”叙述称象过程。

(课件出示)
(4)这个办法好不好?从哪里看出?
4.除了曹冲想出了称象的办法,还有谁也想了一些称象的办法?各是什么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练习反问句变成陈述
句。


5.虽然官员们的称象办法不行,但是,曹冲从大臣们的谈话里,得到了那些启发?
(1)听到造大秤的方法,曹冲想:(用船当大秤)
(2)听到宰大象的方法,曹冲想:(用石头代替大象,可以一块一块地称。

)
(3)听到提不起大象,曹冲想:(用水托起大象)
(课件出示启发)
曹冲说的以船代秤的方法比官员们说的方法哪个好?为什么?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

(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又不杀大象。


师补充:是啊,它不需要造大称,也不需要大力士,更不需要把大象割成块,瞧,他用这艘大船代替了官员需要的大秤(取下大秤词卡贴在船上)他用水的力量替代了力大无比的大力士,不可以把大象割成块,就可以用一块一块的石头来代替。

这就叫以石代象,以船代秤。

(相机贴词
6.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
(课件出示)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齐读句子,看有什么不同?)
师:曹冲只是一个才7岁的孩子,一个“才”字说明什么?
生:说明曹冲当时很小。

师:如果让你给“才”换个词你会用什么?
生:“刚刚”、“只有”
7.师:七岁的曹冲巧妙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如果你在曹冲身边,你想对曹冲说点什么?
生3:你真棒,我真佩服你!
生4:你真聪明。

生5:你太聪明了。

生6:你怎么那么聪明呀!
生7: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我应该向你学习。

四、我也爱动脑筋
.1.如果你是曹冲,我还会怎样称象?
(石头搬来搬去的多麻烦呀?要是换成什么就方便了?)生1:人
生2:士兵
2.很多玻璃球和塑料球混在一起,怎样很快把它们分开?
3.妈妈的缝衣针掉到了地上,怎样很快找到缝衣针?
五、作业超市(可以选一道题,也可以都选。


1.跳出课本,通过查阅课外书、咨询大人、上网找到另一种称象的好方法。

2.阅读有关动脑筋的故事。

板书设计:称象
赶象上船
沿水画线善于观察
赶象下船
装石到线爱动脑筋称出石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