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赵咏琦
(静宁县农村能源办公室,甘肃 静宁 743400)
[摘 要] 本文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进行分析,并立足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从思想认知、技术水
平、资源利用等方面阐述秸秆综合利用面临的困境,提出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措施,即通过提高农民对
秸秆利用的认知、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加大政府投入与宣传力度等,提升秸秆利用率,保护农业生态
4.1 提高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 农民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他们将秸秆看作农作物 收割后的废弃品,习惯采用直接燃烧的方法进行处理,导 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此,国家应加强对农民在秸秆 利用方面的教育,提高其认知水平,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秸 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演练和模拟操作,使农民认识到秸秆 综合利用的好处。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农户对秸秆综合利 用比较感兴趣,可以向政府部门申请,由政府拨款鼓励农 民利用秸秆进行创业,并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到现场指 导,为秸秆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此外,可以通 过网络、电视等渠道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农 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知,鼓励农民正确、绿色地使用秸 秆。还可以将秸秆绿色应用的过程剪辑成视频,依靠网 络传递给更多农民,使广大农民意识到秸秆综合利用的 积极意义,主动为农业生态保护贡献力量[4-5]。 4.2 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首先,可以采用微生物技术对秸秆进行微贮处理,如 对水稻、小麦等的秸秆进行青贮、微贮或者粉碎发酵处 理,来为牲畜提供营养饲料。秸秆氧化后的营养价值可 与燕麦相媲美,有助于满足家畜日粮营养需求,降低牲畜 饲养成本。其次,可以利用秸秆来产生沼气,用于供暖、 烧饭等。利用沼气可以减少对煤炭、燃气等资源的消耗, 产生沼气后的残渣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滋养土地。利用秸 秆产生沼气具有高产出、低成本等优势,可为生态环保工 作的开展提供可行路径。最后,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木质 素、纤维素等物质,可用于生产食用菌类,如香菇、木耳、 银耳等。栽培食用菌后的培养基可以作为优质肥料,其 有机质含量超过 30%,而且提供的养分是动物粪便还田的 3 倍。利用秸秆栽培食用菌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缩短食用 菌的生产周期,形成农作物—秸秆—食用菌—有机肥还田 的生产链条,通过持续扩大食用菌产业的规模与生产链, 有望将其发展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当地经济高
2 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目标
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应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培育主 导产业,创建生物链,形成和谐良好的农业生态模式,改 善农业生态环境。研究机构要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 以秸秆还田为中心创建一系列生态农业示范区,打造一 批秸秆综合生产企业,如有机肥料厂、造纸厂、食用菌厂 等,培养大量秸秆利用技术骨干,争取将秸秆利用率提高
效发展[6]。 4.3 加大政府投入与宣传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生态环保方面的投入力度,将各
类农业资源与生态治理项目结合起来,提高财政资金的 利用率。同时,应健全农业环保技术补贴机制,通过以奖 代投的方式,鼓励开发和实施更多的秸秆利用项目。此 外,各级政府应做好宣传鼓励工作,利用新闻媒体传播相 关的科普知识,通过科技下乡、现场参观等方式,使农民 意识到秸秆还田的紧迫性以及秸秆还田的优势。主动向 农民普及高新技术,并通过试验示范的方式,由点到面地 鼓励更多农民参与,并使农民真正得到秸秆综合利用的 红利。针对典型事例要加大宣传力度,对秸秆利用不力 事 件 也 要 真 实 曝 光 ,努 力 提 升 全 民 的 秸 秆 综 合 利 用 意 识,培养其环保意识与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秸秆开发利 用氛围[7]。
116 XIANGCUN KEJI 2021 年 3 月(中)
5 结语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针对露天焚烧秸秆的情况,要求 各地环保管理部门与政府官员携手,通过提高农民对秸秆 利用的认知、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加大政府投入 与宣传力度等措施,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保护农业生 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洪 . 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探究[J]. 农村 科学实验,2019(28):75-76. [2]汪玉芳,李艳萍,闫雅楠,等 . 合肥地区农业农村生态环 境问题及治理对策[J]. 枣庄学院学报,2020(2):134-140. [3]张桃林 . 大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 发展[J]. 福建稻麦科技,2016(4):67. [4]李鹏斌,胡海霞 .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思考[J]. 中国 农机监理,2020(12):26-28. [5]周春婧 .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 2020(23):36-37. [6]郭月 .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设施土壤环境的影响[J]. 新农业,2017(18):32. [7]蒋高明,郑延海,吴光磊,等 . 高效生态农业可在环境保 护前提下获得更高的产量与经济效益:以弘毅生态农场 10 年实 践为例[J]. 科学通报,2016(3):23-24.
至 90%以上[1]。
3 我国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农民对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认知不足 大多数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农民普遍认为种田成本 与精力投入越少越好,与直接焚烧相比,灭茬、埋茬会增 加种田成本,因此他们对灭茬、埋茬等产生排斥心理。虽 然部分农民能够意识到灭茬对土壤的好处,但由于资金 限制,仍倾向于利用化肥来提高农田肥力,以达到增产目 标。也有个别地区严格禁止焚烧秸秆,秸秆资源利用率 较 高 ,但 一 旦 政 府 工 作 松 懈 下 来 ,焚 烧 现 象 又 会 卷 土 重来。 3.2 秸秆还田技术水平较低 现阶段,部分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缺乏配套的机械设 备,而且机械设备的性能不够稳定,不符合示范推广的需 求,并且机械设备价格较高,而农民购买力较低,导致机 械设备数量较少,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在农业 生产中经常利用收割机来替代人工,但收割完毕后,如果 地面残茬的高度超过 10 cm,便会影响后茬作物的播种与 出苗,这就要求农民必须利用机械进行二次粉碎或者直 接焚烧。为了便于操作,大部分农民采用直接燃烧的方 法。此外,大部分地区没有对秸秆进行深加工的工厂,有 些地区即便有此类工厂,但因为规模较小,生产效率不 高。对于农民来说,因秸秆还田的机械化水平低,还需要 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来完成后续处理[2]。 3.3 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不完善 目前,我国提倡秸秆还田、助力秸秆产业发展的政策 与规定还不够完善,导致粮食作物收获后的秸秆无处堆 放,加之明令禁止焚烧秸秆,一些农民就在夜里将秸秆抛 洒到河道中,造成水污染严重。同时,秸秆在水中腐烂后 沉底致使河床升高,每当夏季雨季到来时,会加重防洪排
环境。
[关键词] 秸秆;综合利用;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 S1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1)08-115-2
长期以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农民习惯采用焚烧的 方式对丰收后的农作物秸秆进行处理,但焚烧秸秆会对 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 法》明确指出,严禁各地区露天焚烧秸秆等烟尘污染物, 鼓励和支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对秸秆进行肥料化、饲料 化、能源化、工业原料化和食用菌基料化等综合利用,通 过秸秆的综合利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XIANGCUN KEJI 2021 年 3 月(中) 115
村 乡 科技
XIANGCUN KEJI
涝的负担,甚至导致内涝产生。此外,政府对该项工作的 资金投入较少,而且相关的投入机制不健全,对相关农机 及作业的补贴力度较弱,无法充分调动农民的购机和秸 秆综合利用积极性[3]。
4 进一步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措施
1 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
秸秆是农作物收割后的产物,其综合利用与农业可 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关系着粮食产量及粮食安全。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创建和谐社会,国家提倡对秸秆进行 综合利用,由此减少因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生 态可持续发展目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解决“三农” 问题,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协助农民走上富裕之路。
当前,我国在秸秆处理上一直坚持综合利用、绿色发 展的原则,改变了以往直接燃烧秸秆的做法,采取秸秆还 田、制作秸秆饲料、开发秸秆能源、生产秸秆基质以及用 作建材、轻工和纺织原料等方式对秸秆进行处理。农作 物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 法,是高产田建设的基本措施之一;将秸秆作为肥料或者 生产食用菌,可保障食品安全,获得经济、生态双重效益; 利用秸秆发电、造纸、制炭,可节约其他能源、资源等,创 造更高的经济价值,为人们提供更多便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