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提问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提问能力
发布时间:2021-06-10T04:50:33.506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7期作者:吉堵阻只[导读]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更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四川省金阳县红联乡中心校 616256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更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才能够让学生再继续阅读时有更加深刻的思考,这对于学生在考试中做阅读题目有十分重要的帮助,也有利于学生今后阅读时更加深刻的思考问题。

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提问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能力
引言: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它能够让学生在进行思维训练和表达时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进行大量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方面的教学,通过合理的课堂设计和提问环节来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和整体素养的提高。

本文结合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途径(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普遍不强,就会导致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很难获得正确的认知和方向。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选择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篇目,通过生活化篇目的选择,让学生能够具备基础的共情能力,让学生能够容易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这对于学生获得代入感和理解篇目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在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强引导,在开展教学时应该创设一些生活情境,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阅读篇目中所讲的内容[1]。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秋天的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想象秋天下雨时的情景,并且让学生总结秋雨的特点,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能够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加强思考。

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观看雨景,进而获得更多真实感受,帮助学生理解阅读篇目中描述的现象。

(二)营造自由的阅读环境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都会采用单一化的方式,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中来,教师首先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激发起阅读的欲望。

小学生普遍比较活泼好动,但还有一些学生因为理解得不够深刻,害怕自己的答案错误,就会导致学生不敢发言。

这时,教师就应该加强语言鼓励,让学生不顾及答案的对错,只是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培养起学生爱提问的良好习惯。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要给予人文关怀,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加强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表示自己的看法。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通过激励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进而鼓励学生学好阅读[2]。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在牛肚子里旅行》时,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篇目。

通过一些小故事的阅读,学生就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的分享,通过学生的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对于一些较内向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报告会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文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得,让学生能够培养做好阅读总结的良好习惯。

(三)建立起完整的教学体系,加强教师的引导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时,只有建立起完整的体系,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动力,并且明确目标。

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应该做好备课,更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

通过教材中的内容来引导学生寻找更多的阅读内容,为学生拓展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篇目,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有共鸣。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阅读的感受,通过学生的积极发言和提问,能够让学生充满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加强问题引导,通过一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乐于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3]。

这样学生也能够向教师提出疑问,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反问的方式来建立高效的阅读课堂。

在阅读后,教师也要加强对阅读技巧和阅读内容的总结,为学生总结出阅读的小窍门,又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人生哲学,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收获满满,又能够培养学生总结和积累的良好习惯[4]。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我爱故乡的杨梅》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故乡的代表事物,并且加以观察。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询问和交流。

通过学生之间的分享,学生就能够完整地表述出故乡事物的特征以及喜欢的原因,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描述事物,也能够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以此来表达学生内心对故乡的热爱。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主动提问,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动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注重丰富自己的阅读内容,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叶海燕.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自主学习有效衔接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0(36):76+84.
[2]黄永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52):118+120.
[3]吴智萍.运用教材阅读策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以《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导为例[J].阅读,2020(95):8-10.
[4]刘海霞.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浅析[J].学周刊,2021(03):131-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