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
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感慨(k?i)抖擞(s?u)憔悴(cùi)拆散(chāi)B.一霎时(shà)贮蓄(zhù)匿笑(nì)仿膳(shàn)C.搓揉(ni?n)讽刺(fěng)难堪(kān)着落(zháo)D.咄咄逼人(duó)菡萏(hàn dàn)黄晕(yùn)应和(hé)
2. 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高邈温馨排徊湛蓝B.粗犷鸟巢云宵倜傥C.水藻祷告捶打诀别D.分岐粼粼莅临鉴赏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错误的一项是()
A.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B.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石家庄市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D.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5. 在下列语段空缺处填补还原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爱心是____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世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④②③①B.④②①③C.①③④②D.①②③④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在古代敬称别人父亲为“尊君”,敬称别人的母亲为“令堂”。
B.《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D.曹操,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
二、句子默写
7. 古诗文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3)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4)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
《论语》
(5)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
(6)《观沧海》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出山水相连的景象。
(7)请你写出一组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人名) _____,题目中“次”的意思是______。
9.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所展现的画面。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雍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子张》)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二)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②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④。
(选自《凿壁借光》)
【注】①逮:及,到达。
②邑人:同乡。
③文不识:一个人的名字。
④大学:大学问家。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
(2)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______
(4)衡乃与其佣作____________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2.读了语段(一)(二)后,关于学习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口味偏好和基因有关
①不同人口味偏好不同,这与基因有关。
②从源头上说,口味偏好与味觉基因有关。
酸、甜、苦、咸、鲜是基本的味觉组成,已经确认了一些与味觉能力相关的基因。
③苦味基因也是味觉基因中受到自然选择而被最多保留下来的基因。
比如,研究发现,有种苦味基因为TAS2R16,这个基因强的人对苦味敏感,能分辨出植物中一些常见的毒素,可避免因误食而中毒。
专家还推测5000年——6000年前,中国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自然筛选,那些不能常出有毒植物中苦为的人往往被淘汰。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苦味基因的种类比其他味觉基因更加丰富。
④再来说甜。
人类往往是通过味觉受体来辨别味道的,当甜味物质与甜味受体结合便会产生电流刺激,令大脑感知这种甜味。
美国科学家曾在人类第四对染色体上鉴别出了与感受甜味有关的基因。
甜味基因发达的人偏爱甜食。
因此挑食或许只是由于基因不同。
⑤辣味基因的发现,源自意大利科学家“重走丝绸之路”的创举。
他们开创性地对古丝路上那些尚未被现代文明影响的部落进行了研究,并从他们经久不变的饮食习惯中探究出关于基因对口味的影响。
科学家们从已知基因中发现了一个与感受辣味相关的编码基因,这个基因决定了人们对辣口味的偏好。
⑥口味偏好不仅与味觉基因也与嗅觉基因也有关系。
拿气味独特香菜来说,不同人种间,讨厌香菜的人比例存在极大差别,例如,东亚人讨厌香菜的比例最高,有21%;拉丁裔和中东地区讨厌香菜的人比例最低,分别只有4%和3%。
研究发现这是11号染色体rs72921001的位点多态性的缘故。
而且,如果OR6A2嗅觉受体基因出现变异,他们闻起来觉得有似碱性肥皂味,会明显表现出对香菜的排斥。
13.从选文看,口味偏好与哪两类基因有关?
14.为什么说“苦味基因是味觉基因中受到自然选择而被最多保留下来的基因”?
15.从文章看人们品尝甜味食品时是怎样感知到甜味的?为什么有些人偏爱甜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
①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
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②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
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③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
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
”班上哄堂大笑。
④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
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
”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
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
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
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⑤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
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
“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
老人叹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
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
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了……”
⑥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
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⑦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
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
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
⑧我想去他家看看。
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
”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⑨走到院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未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⑩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
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
”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
”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
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
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
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
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
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
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
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
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几道黑印子。
”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
”“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
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16.根据故事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补全李想的心理变化过程。
父母刚离家时,伤心难过→父母离家五年,___________→父母因车祸受伤,____________→父母留在家以后,开心快乐
17.如何理解第②段中划线的词语“头疼”?请你概括出老师头疼的原因。
18.品析下列句子。
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
19.有人把题目改为《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请简述理由。
六、名著阅读
20. 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回答后面问题。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
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
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①文段选自_________(书名),作者是_____。
②文中的“他”指的是 _____,他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七、作文
2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位同学自身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懒惰、粗心……
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以《我终于战胜了》为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整洁规范;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班级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