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如何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E1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党和政府形象、改革发展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
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干部作风建设十分重视,拿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硬措施、新方法和铁手腕,干部作风明显好转,成效有目共睹,社会赞誉有加。
但实事求是地讲,与紧迫的发展形势、面临的艰巨任务、党组织的严格要求和广大群众的迫切期待相比,干部作风仍差强人意,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进一步整顿干部作风任重道远。
对此,笔者就平时观察到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形成文字做如是说,以供领导决策和单位整改参考。
一、准确把脉,正视当前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
一是特权思想严重,群众观念淡薄。
有些部门和干部常以管人者自居,缺乏亲民爱民思想,“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事难办”,对待群众来信来访,不认真办理,麻木不仁,互相推诿,许多简单的事情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来信访量激增;有的干部高高在上,工作脱离群众,不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害怕与群众接触,害怕触及困难和矛盾,图清闲、怕麻烦,不能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有的部门、工作人员下基层只是做做样子,蜻蜓点水地看看问问,然后找个地方打打牌,聊聊天,散散心,不仅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还给地方增加麻烦。
二是功利思想浓厚,私心杂念难除。
一些干部全局观念不强,责任意识淡薄,想问题、做事情习惯把自己摆进去,考虑本部门、个人利益多,对决策部署执行不坚决,存在推诿扯皮、拖着不办,讲条件、打折扣等现象;有些职能部门执法指导思想不端正,乱收费、乱摊派、乱扣押,不注意执法的社会影响,不遵守优化经济环境的有关规定,存在就案办案、孤立办案、办人情关系案的倾向,职能部门之间互相扯皮现象屡见不鲜。
三是精神萎靡不振,工作效率不高。
有的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工作上没有动力,生活上自由散漫,上班做样子,上网玩游戏炒股票则乐此不疲;有的干部习惯用老办法、老眼光对待新问题、新情况,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缺乏为发展、为基层群众服务的热情和主动性;有的干部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对群众的疾苦充耳不闻,吃不得苦、受不了累,只做表面文章,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的部门和干部服务态度不好,服务效率不高,办事程序和环节过多,门槛高,通融少,说“不行”的多,说“怎么行”的少。
二、理性剖析,深入挖掘干部作风存在问题的根源
一是人生观价值观缺失。
部分党员干部放松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淡忘,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逐步丧失,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操出现了滑坡,因而态度不端正,工作不负责任,重权利的享受,轻为人民服务的行动。
二是队伍管理失之于宽。
有的单位有制度不执行,有纪律不落实,出了问题不解决,导致问题越积越多;有的领导对干部作风的管理瞻前顾后,怕说多了失人面子,管多了伤人感情,处理多了搞僵关系,于是甘当弥勒佛,大搞一团和气,好人主义盛行。
三是用人机制仍存弊端。
用人机制存在弊端是导致干部作风败坏的重要原因。
有些部门单位在干部任用方面搞亲亲疏疏、墙内开花,一些埋头实干且有学识才华的人未见升迁,一些有背景、会官场动作的人反倒得到提拔重用,导致一般干部觉得上进的空间太小,前途渺茫,于是得过且过,当“混世魔王”。
三、提高认识,理解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路线要靠好的作风来实现。
作风好,正确的方针政策才能落到实处;作风不好,再好的政策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任何宏伟蓝图变为光辉现实,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员干部队伍,关键在党员干部要有好的作风,关键在党员干部要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来贯彻落实。
二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要靠好的作风来巩固。
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
党员干部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员干部作风好就能带出好的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就强,党群干
群关系就密切。
党员干部作风不好,势必脱离群众,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所以,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凝聚党心民心,把我们的事情办好。
三是防止腐败变质要靠好的作风来保证。
不少人违法违纪都是因为放松世界观改造,从作风上出问题开始的。
党员干部一旦在作风上放松要求,就会丧失拒腐防变的能力,解除反腐倡廉的思想武装,最终滑入腐败堕落的深渊。
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及时加以纠正和解决。
四、突出重点,找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着力点
一是坚持把宗旨意识教育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
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政之所要,在乎民心。
”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才会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行动。
能不能牢记宗旨、增强宗旨意识,一靠教育,二靠自觉。
在宗旨问题上,党员干部必须经常问、反复问,一辈子进行教育,否则就要出毛病。
不可否认,个别干部身上还存在着攀比思想,认为自己的工作是经济上无甜头、政治上没奔头,怨天尤人,左顾右盼;少数人认为自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自我标榜政治上无所求,干与不干一个样,工作好坏无所谓;个别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注重短期行为,工作随意性大。
这些思想和行为,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格格不入,必须纠正。
“亲民者,民必近之”。
我们要坚持把宗旨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是坚持把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自觉追求。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和加强党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及时纠正错误”,“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健全民主集中制度和党的生活”、“顾全大局、令行禁止”,“两个务必”等优良传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形势下,继续坚持和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继续坚持和大力弘扬在党的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先锋模范人
物的良好作风,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各级干部要充分认识弘扬这些优良传统的重要性,要下力气解决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真正把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恢复起来,坚持下去,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优良传统的内涵,使之成为执政履职的自觉追求,使干部队伍的良好作风成为提升我市竞争优势的强大软实力。
三是坚持把抓好落实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确定之后,落实就是决定性因素。
实际工作中,我们一些工作之所以落不到实处,不是因为思路不清,也不在于政策不明,而是在于执行不力、落实不行。
再好的政策和蓝图,不落实就等于一纸空文;再好的思路和决策,落实不力,也难有好的实效。
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在提高执行力、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各级干部应多一些真抓实干,少一些坐而论道;多一些干事激情,少一些惰性懒散,做到雷厉风行、定了就干。
要从大处着眼、从具体问题入手,既要抓大事、定原则、管宏观,也要指导具体工作、研究具体办法、解决具体问题。
要锲而不舍、一抓到底,对于重点工作要经常抓、反复抓、持久抓,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咬定目标不放松,事不干成不放手,不达目的不罢休。
四是坚持把创先争优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有力抓手。
先进和优秀是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的鲜明特征。
当前是一个需要大有作为、也能够大有作为的关键机遇期。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大量事实表明,在重大机遇面前,只有那些敢想大事、干成大事的人,才能推动事业的发展,才能创出不平凡的业绩;那些因循守旧、瞻前顾后的人,只能迟滞事业的发展,成为历史前进的绊脚石。
历史的机遇和契机又一次等待我们把握。
各级干部要充分认识和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把先进和优秀作为干事创业的价值追求,带头改进作风,率先垂范。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