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5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7 话别
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

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理性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交往、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潜能,陶冶个体的情操,使学生在开放的作文教学中能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本次习作要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已学的《明天,我们毕业》一文的表情达意的方法,能读懂例文片段,学会如何围绕中心选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典型的场景,表达自己对学校,老师、同学或其他人的眷念之情。

因此,本次习作特别注重激发兴趣,强调自主,让学生自由愉快的作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鉴例文和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迁移运用《明天,我们毕业》一文表情达意的方法完成作
业。

3、通过写作,激发学生对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眷恋
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借鉴例文和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学校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想一想
1、播放马斯纳的《沉思曲》
2、和着曲调,我深情地讲述:亲爱的同学们,六个春夏秋冬,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一起沐浴了一片金色的阳光,一起度过了二千多个日子,我们共同谱写了多少友谊的篇章!理想和信念在这里交融,梦想与情感在这里汇合。

即将毕业的我们,也要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也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母校,老师和同学说吧。

[设计理念: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

我常常在思索着: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这堂课上,我要把我对六年师生生活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
3、板书课题:话别写给xxx
二、探究方法——读一读
1、学生自学(师出示自学要求)
(1)例文主要写了哪些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这是例文的后半部分,你认为前面应该再写些什么?
(3)联系课文《明天,我们毕业》说说该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自学讨论、交流
我们已充分自读了例文,现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自学要求,选取代表或自愿交流成果,全班认真倾听。

(可以从作者的真情实感,语言的流畅性,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进行随机指导。


3、小结交流情况。

[设计理念:指导学生读懂例文,目的重在学习方法,方法习得后,学生就有了飞翔的翅膀,任其遨游四方。

]
三、训练表达——谈一谈。

1、启发讨论
回顾一下这五彩斑斓的小学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同桌之间互相讨论练说。

2、指名当众说,集体评议。

(注重表扬,激发兴趣)
3、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搜索知识的能力,促进新的智能的生成,教师重在努力创设自由,和谐的习作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交流,以至有所感、有所得,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
四、拓展思路——写一写
1、老师知道你有千言万语要倾诉,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就请你们拿起饱蘸真情的笔,将典型事例用第二人称“你”或“您”写下来一吐为快吧!可以用记叙文或书信的方式来传递。

2、教师写“下水文”与学生一起比赛,然后一起交流。

[设计理念: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不会写作文。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想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自己就要能写“下水文”。

学生对于写作总是有畏难情绪的。

为了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我想到了自己与学生一起写,一起交流,以师生比赛的形式展开,将写作当成师生间的游戏。

]
3、教师进行个别困难生指导。

五、促进发展——评一评
1、教师的下水文与学生习作一起交流。

话别
——写给亲爱的学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斗转星移,弹指一挥间。

六年前,你们牵着父母坚实的双手,闪烁着好奇的眼神,带着父母沉甸甸的希望,蹦蹦跳跳地进入学校的大门。

六年间,校园中
回荡着你们的欢声笑语,课堂里传来你们琅琅的读书声,运动场上活跃着你们矫健的身影。

你们付出了艰辛劳动,经受了各种考验,品味了学习生活的酸甜苦辣,成功与失败,前进与倒退,欢笑和泪水描绘出小学生活五彩斑斓的画卷。

尽管你们调皮,但掩盖不了那份天真、可爱;尽管你们任性,但掩盖不了那份真诚、善良。

在离别之际,往事历历在目,百般滋味在心头。

还记得那个美丽的雨天吗?
我带领你们排好队,护送放学。

走出学校大厅,才发现外面下雨了。

你们急忙打开一把把漂亮的花伞,遮挡寒冷的风,冰凉的雨,而我独自走在队伍的一旁,紧缩着脖子,这凄风苦雨让我瑟瑟发抖。

这时,有的同学说:“王老师,我来给你撑伞吧!”有的说:“王老师,到我的伞下来吧!”有的说:“老师,我的伞大,可以一起撑两个人。

”……当我不知所措时,有一把伞迅速被放在我手心里。

回首寻找送伞人,原来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女孩——徐颖凝。

平时不善于表现自己,如今你用这样的行动来温暖我的心。

感动之余马上表示感谢。

你腼腆地说:“我马上就能到家,不用伞也没关系的。

”我心里又是一阵悸动:她平时回家吃午饭要走很长时间才能到校,其父亲也说过至少要走15-20分钟,我怎能让一个孩子为我淋雨呢?于是,我赶紧把伞让给你,而你一再推却还说:“没关系的,真的没关系。

”“不,孩子,你的好意老师心领了。

我会向同事借雨具的,别担心,老师不会淋着雨回家。

如果我生病了,没有人来给你们上课。

放心吧!”经过一番推辞,你只好收回。

告别你们这些可爱的孩子,目送雨中涌动的花伞,我感到它们是那样美丽!谁说雨中不开花?这些花顶着寒风,冒着冷雨开得热热闹闹,浓浓烈烈,芳香袭人。

我目送同学们远去的身影,心里默念着:
再见吧,可娇可艳的雨中花,愿你们常开不败!
再见吧,可亲可爱的孩子们,愿你们一路顺风!
老师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们的,只有用我满腔的热情,真诚的心去爱你们,教育你们,履行我做教师的职责。

今日即将与你们告别,就将这万般不舍的情感寄托于未来吧。

相信你们用真诚与爱心会演绎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祝你们:一路欢歌笑语!
永远爱你们的王老师
2007.4.26
2、要求学生对照例文及习作要点讨论,进行自评。

3、同桌交换习作,互读,互评。

4、全班交流,指名读习作,师生共评。

积极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共评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的理念,可以激起学生的质疑和争议,从而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

讲评中多写一些鼓励性、启发性的评语,尽力捕捉其中的闪光点。

因为作文难度本身不会改变,但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改变对作文困难的
心态和思维方式。

尤其是作文和做人是紧密联系,要做好作文首先要做好“真人”。

在评讲中引导学生学会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理真情切达意”,使作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
六、完善习作——改一改
1、在自评、互评、共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地对自己的习作加以修改。

2、在自己已经改好习作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读、再评、再改,力求自己满意。

3、要求学生认真端正地誊写习作,做到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4、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作文课堂应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成为学生自主创造的天地,能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