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者:如情绪不稳定,伴 有急慢性并发症者。
3.注意运动安全:随身携带糖果,低血糖时 食用。若出现胸闷、胸痛、视力模糊等情 况停止运动。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
医学课件
55
(三)配合治疗
1.口服降糖药护理 (1)护士应了解各类降糖药物的作用、剂量、
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 确服药,并注意观察降糖药效果和不良反 应。 (2)按时发药。 (3)注意用药与饮食、 运动的关系。
医学课件
21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多见于T2DM、老年人 胰岛素有一定储备,脂肪分解少,无酮症。
*表现: 多饮、多尿、血糖高、精神症状(昏迷) (症状轻微、不多食、不消瘦) *诱因:与T1DM相似。
医学课件
22
(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1)大动脉病变
(2)微动脉病变
(3)神经病变
(4)感染
(5)糖尿病足
医学课件
47
(四)自我监测血糖
见护理相应内容。
(五)健康教育
指导糖尿病饮食、运动、监测病情、 用药。告之T2DM的预防关键是及时筛查出 糖尿病高危人群(IGT、IFG),要早检、 早查、尽早干预处理,延缓糖尿病并发症 发生。
医学课件
48
(六)其他治疗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1)补液 (2)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3)其他治疗
医学课件
50
五、护理诊断/问题
医学课件
51
1.营养失调:低于/高于机体需要量 与物质代谢紊乱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 与血糖增高可抑制吞噬细 胞功能有关。
3.潜在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糖尿病足、低血糖。
4. 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 自我护理知识。
医学课件
52
七、护理措施 ★
(3)神经病变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表现肢体
感觉异常。 运动神经病变:表现为无力,腱反射异常。 自主神经病变:表现在瞳孔、排汗、肠蠕
动、血压、心率、排尿等方面。
医学课件
26
(4)感染
常发生皮肤疖、痈等化脓性感染。 肺结核、阴道炎、肾盂肾炎等
医学课件
27
皮肤
医学课件
28
三、检查及诊断
医学课件
29
(一)检查
1.尿糖——不准(因有的病人肾糖阈高) 2.血糖——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是
诊断主要依据。
医学课件
30
糖尿病诊断标准血糖值汇总表
项目 空腹血糖
OGTT中2h血糖
餐后2h血糖 任意血糖
正 常 IFG IGT 糖尿病
3.9- 6.16.0 6.9
≥7.0
≤7.7
7.8- ≥11.1 11.0
病因与机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代谢紊乱→ 血糖↑。
临床特点
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病人约3千万,居世界第2位, 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低血糖
胰腺A细胞 分泌升血糖素
高血糖
胰腺B细胞 释放胰岛素
肝脏释放葡萄糖
细胞吸收葡萄糖
血糖正常
医学课件
6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护理措施】
(2)非磺脲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
* 双胍类:餐中、餐后服用。
常用二甲双胍
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病人第一线药物
医学课件
43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常用拜糖平、 倍欣等。T2DM一线用药。
进餐第一口服药
早餐前30分钟服药
*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格列酮类)文迪 雅等。不适用T1DM、孕、乳、儿童。
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治疗 同酮症酸中毒的治疗相似。
医学课件
49
4.糖尿病足的治疗
* 治疗病因:血糖、血脂、血压的 控制及全身基础情况的改善是糖尿病足治 疗的根本。
* 神经性足溃疡处理:神经性足溃疡多为难 治性足溃疡。
* 坏疽病人可考虑截肢。 * 感染的治疗: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加
强抗感染治疗。
医学课件
16
(一)代谢紊乱症候群 1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
多食——血糖不能充分利用,机体缺乏能量。 消瘦——血糖不能充分利用,分解脂肪、蛋白。 多尿——血糖高,渗透性利尿。 多饮——水分丢失及血糖高。
医学课件
17
(二)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医学课件
18
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
掌握:DM临床表现;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DM健 康指导、饮食护理,运动疗法的护理、病情观察及 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熟悉:DM的病因、概念、处理要点。DKA抢救配 合;DKA的诱因和身体状况。 了解:糖尿病的病理、辅助检查
糖尿病
医学课件
3
概述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引起的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 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

儿、孕、乳、营养不良、恶液质 + 5%
肥胖 - 5%
医学课件
39
3.分配三餐
1 / 5 2 / 5 2 / 5
1 / 3
1/3
1/3
1 / 7
2/7
2/7 2/7
4.分配三大物质
G
50-60 %
粗制面、
E
30 %
米、杂粮
Pr
< 15 %
5.每日摄入纤维 > 40 g
医学课件
40
控制饮食
运动疗法
血糖监测
糖尿病教育 药物治疗
医学课件
36
1、控制饮食 2、运动疗法
以这两者为基础, 根据病情用药物
3、血糖监测
4、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 注射胰岛素
5、糖尿病教育
医学课件
37
(一)控制饮食
* 食品交换法:是将食品分为6类,再 将每种食品能产生80千卡热能的重量作为1 个食品交换单位,同类食品可以互换,将 每日总热量换算成单位数,再分配到上述6 类食品中,再分配到三餐中。
医学课件
56
常用胰岛素注射器材
胰岛素泵
可根据血糖变化规律个体化地设定一个持 续的基础输注量和餐前大剂量
一种连接胰岛素泵和葡 萄糖感受器的装置.通过植 入的葡萄糖感受器随时監測 血糖变化,再由胰岛素泵按 需要向皮下注入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方案
(四)自我监测血糖护理
(1)监测时间 四点法——三餐前 + 睡前 七点法——四点法加三餐后2小时 必要时——测清晨3时
糖代谢紊乱
导致
脂肪分解
产生
酮体(有机酸)
多见于T1DM
酮症——血(尿)中有酮体
医学课件
19
酮症酸中毒表现:
*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 *三多一少加重 *恶心、呕吐、脱水 * 嗜睡、昏迷 * PH↓、血尿酮(强 阳性 )、血糖↑↑
医学课件
20
酮症酸中毒的诱因:
感染(以呼吸道、泌尿道最多见) 治疗不当 饮食不当 创伤 手术、麻醉 妊娠、分娩 精神刺激等
医学课件
23
(1)大动脉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病变
冠心病和脑血管病
——2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
糖尿病足: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 不足、细菌感染,导致感觉异常、溃疡、 坏疽。
医学课件
24
(2)微动脉病变 糖尿病肾病:是T1DM主要死因。
眼部病变: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
医学课件
25
动量明显增大时,适当减少降糖药或增加食物;胰 岛素注射部位相对固定;清晨血糖高,警惕 “Somogyi效应”
2、 DKA与高渗性昏迷抢救配合 ①重症监护,绝对卧床休息,保暖,吸氧。 ②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准确执行医嘱,确保液体和胰 岛素的输入。 ③严密观察和记录神志、生命体征、呼吸气味、皮肤 弹性及24h出入液量等变化。监测并记录血糖、尿糖、 血酮、尿酮水平以及血气和电解质变化。
30~60分钟。每日运动锻炼一次。 3.运动强度:运动后心率=170-年龄 较宜 4.运动项目:以有氧运动为主。 5.用降糖药时:不能空腹运动。若运动量
大,可以适当增加摄入量。 6.随身带:食品、识别卡。
医学课件
42
(三)药物治疗
1.口服降糖药治疗 * 促胰岛素分泌剂
最常见的严重副 作用低血糖
(1)磺脲类:D860、优降糖、糖适平等。
各种因素
启动自身免疫反应 B细胞破坏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为胰 岛素作用缺陷
临床糖尿病
各种因素
胰岛素抵抗、B细胞功能缺陷
医学课件
14
年龄 体型 症状 对胰岛素 并发症 主要死因
T1DM 青少年
消瘦 有三多一少
依赖 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肾病
T2DM 中老年
肥胖 不明显 不依赖 高渗性昏迷 冠心病、脑血管
二. 临床表现
医学课件
53
(一)饮食护理 1.配合计算饮食量。 2.主、副食数量基本固定。 3.严格控制总入量,限制各种甜食。 4.选择食物。 5.用降糖药时,严格按时就餐。 6.根据血糖、体重及时调整饮食
医学课件
54
(二)运动护理
1.糖尿病运动适应症:1型糖尿病病情稳定者, 2型糖尿病血糖在16.7mmol/L以下者,尤 其是肥胖者。
医学课件
44
2.胰岛素治疗 *动物胰岛素
1、动物胰岛素 2、人胰岛素
速效(普通胰岛素):皮下、静滴
中效:皮下
——餐前15-30分钟用。
长效:皮下
——餐前30分钟用。
——餐前60分钟用。
医学课件
45
* 人胰岛素 速效:诺和灵R 中效:诺和灵30R、诺和灵50R、诺和灵N 长效:诺和灵UL ——诺和灵只能皮下注射。
受外源性胰岛素影响
6、血浆C-肽测定 C-肽与胰岛素以等分子数从B细胞中释放
医学课件
33
(二)诊断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
≥11.1mmol/L
2.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
≥7.0mmol/L
3.OGTT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 ≥11.1mmol/L
医学课件
34
四、治疗要点 ★
医学课件
35
糖尿病治疗 五驾马车
(2)监测频率
初治、病情不稳定——每日测 病情稳定——1-2周监测1天;2~3个月定
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每年1~2次全面复 查1次
(3)自我监测设备
血糖仪
(五)并发症护理
1.低血糖护理 表现:血糖低于2.8mmol/L,伴有心悸、出汗、饥饿、
头晕、面色苍白、颤抖等 治疗:发现低血糖要立即补充糖份 预防:用降糖药时,及时按量进食,不空腹运动;运
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二 位
百万
IDF Diabetes Atlas 3rd Edition ,2006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1)
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
5.60% 0.70%
93.70%
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其他类型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2)
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
医学课件
1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医学课件
12
(一)病因
I型糖尿病病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自身免疫因素。
病毒感染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2型糖尿病病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胎 儿和婴儿期低体重。
老龄化、肥胖、体力活动少、应激、化学物质
医学课件
13
(二)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为胰岛素分泌不足
≥11.1
≥11.1
IFG(空腹血糖受损)、IGT(糖耐量异常)
医学课件Βιβλιοθήκη 31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晨抽空腹血测血糖
75g GS + 250-300ml温水,5min内服下
2h后测血糖
正常
医学课件
IGT或糖尿病
32
4、糖化血红蛋白A1 反映取血前8-12周血糖状况。
5、血浆胰岛素测定 不准确 胰岛素大部分经肝灭活
* 经验摸索法:是借用与自己每日总热量相 近的现成的饮食分配方案,试验性进食, 再根据血糖情况进行微量调整
医学课件
38
▲细算法:
1.计算标准体重
2.计算每日总热量
休息 —— 25-30 kcal
轻体力—— 30-35 kcal
中体力—— 35-40 kcal 标准体重
重体力—— 40 kcal
kg
在18 岁以上的人口中,城市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4.5%,农村为1.8%。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卫生部,2004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3)
20岁以下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儿童肥胖率已达8.1%,2型糖尿病患病率尚缺乏全国性资料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卫生部,2004
分类 1型糖尿病 (T1DM) 2型糖尿病 (T2DM)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6.计算营养物质量
根据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产热量,
结合病人每餐所需热量及三大物质所占比例,计
算出每餐营养物质的量。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①主、副食数量基本固定。
②用降糖药时,严格按时就餐。 ③根据血糖、体重及时调整饮食。 ④少食盐,少食动物脂肪,戒烟酒。
医学课件
41
(二)运动疗法
1.运动开始时间:餐后1小时,避免空腹。 2.运动持续时间及频率:每次运动可持续
诺和灵及诺和灵笔
医学课件
46
* 胰岛素治疗方案
(1)联合疗法:口服降糖药加胰岛素治疗。
(2)常规胰岛素治疗:预混胰岛素或中效胰 岛素于早、晚餐前各注射一次。
(3)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泵治疗,3餐 前短效胰岛素加晚睡前中效胰岛素注射。
* 调整胰岛素: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
* 胰岛素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低血糖反应、 变态反应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