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遥感题库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遥感是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平台上,运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照相或扫描方式,对电磁波辐射能量感应、传播和解决,从而辨认地面物体和运动状态当代化技术系统。
2.一种完整遥感技术系统应涉及地物电磁辐射信息收集、传播、解决、存贮直至分析与解译(应用)。
由空间信息收集系统、地面接受和预解决系统和信息分析应用系统等三大系统构成。
3.遥感技术按照遥感平台不同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依照遥感工作波长分类可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和多波段遥感等;依照辐射源分类可分为被动遥感和积极遥感。
4.遥感技术重要特点有哪些。
1、空间特性(探测范畴大)——视野辽阔,具备宏观特性
2、波谱特性(信息丰富)——探测波段从可见光向两侧延伸,大大扩展了人体感官功能
3、时相特性(周期短)——高速度,周期性重复成像
4、收集资料以便,不受地形限制
5、经济特性——工作效率高,成本低,一次成像,多方受益
6、数字解决特性——使其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多元信息复合
5.遥感地质学作为遥感技术与地球科学结合一门边沿学科,其理论是建立在物理学电磁辐射与地质体互相作用机理基本之上;技术办法则是建立在“多”技术基本上。
研究对象是是地球表面和表层地质体(如岩石、断裂)、地质现象(如火山喷发)电磁辐射各种特性。
研究目是为了有效辨认地质体物性与运动状态,在此基本上,为地质构造研究、矿产资源勘查、区域地质调查、环境和灾害地质监测等工作服务
6.遥感地质学研究重要内容是什么?
•研究各类地质体电磁辐射特性及其测试、分析与应用
•研究遥感数据资料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办法
•研究遥感图像地质解译与编图
•研究遥感技术在地质各领域中详细应用和实效评估
10.世界遥感技术形成与发展重要经历了初期阶段(航空照相阶段)阶段、中期阶段(彩色照相和非照相方式)阶段和近期阶段(航天遥感)阶段。
11.地质遥感重要应用领域有哪些?
•基本地质遥感
•区域地质遥感填图
•构造地质遥感研究
•资源勘查遥感
•遥感矿产勘查
•能源勘查
•地质灾害遥感
•地震地质遥感
•火山活动与遥感
•边坡地质灾害遥感
•地面塌陷
12.选取
(1)下列不是遥感优势一项: D _
A. 宏观性好
B. 人为因素少,能客观地反映地表状况
C. 与老式资源调查办法相比工作效率高,费用成本低
D. 技术含量高,可以精准反映地表状况,完全可以代替地面调查。
(2)关于遥感技术系统下列说法对的是:_ C_
A. 空间信息获取系统就是遥感器
B. 遥感平台是用于遥感航天航空飞行器
C. 遥感技术系统可以分为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两大类
D. 软件不属于遥感技术系统构成某些
(3)下面关于遥感说法不对的是:__ D _
A. 遥感是新兴一门技术,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生产各个领域
B. 人视觉行为就是遥感过程,人眼睛是世界上最佳遥感器
C. 遥感探测媒介质重要是电磁波
D. 遥感历史来源于美国1972年发射LANDSAT
13.依照Maxwell电磁场理论:变化电场可以在它周边激起磁场变化,同样,变化磁场也可以在它周边激起电场变化,这种交变电磁场在空间由近及远传播过程称为电磁波。
14.按照电磁波波长(频率大小)长短,依次排列成图表,在物理学上称为电磁波谱。
电磁波谱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列重要由 —射线、X—射线、紫外线(UV)、可见光(Visible light)、红外线(Infrared ,IR)、微波(Microwave)、无线电波(Radio wave)等构成。
15.电磁波内在本性是具备波粒二象性。
在传播过程中它重要体现波动性,当辐射与其他物质互相作用时,重要体现为粒子性。
16.电磁辐射能与地表互相作用,重要有三种基本物理过程:反射、吸取、透射。
17.物体对电磁波反射有三种形式:镜面反射、角反射、方向反射。
18.当当微粒直径不大于波长时,浮现瑞利散射;当质点直径和电磁波波长差不多时,浮现米氏散射;当质点直径不不大于电磁波波长时,浮现无选取性散射。
19.热辐射是指同步任何物体只要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都会不断向外界发射电磁波。
地物电磁波发射能力重要与它温度关于
20.太阳辐射重要为短波辐射,即太阳辐射总能量40%集中于0.4-0.76um可见光范畴内,51%在红外某些;地球辐射能量集中在中红外(3~6μm)及热红外(6~15μm)谱段。
太阳辐射波谱曲线与地球辐射曲线在约3μm处相交。
21.大气作为一种传播介质,对电磁辐射影响重要体现为散射与选取性吸取,致使电磁辐射强度削弱,其光谱成分也发生一定变化。
22.大气吸取电磁辐射重要物质是:水、二氧化碳和臭氧。
其中,二氧化碳重要在红外区,臭氧重要在紫外线。
23.当前遥感技术中所用可见光波段,近红外波段能量来源重要来自太阳。
而地球是当前热红外遥感重要辐射源。
24.黑体指可以在热力学定律所容许范畴内,最大限度地把热能转变成辐射能抱负辐射体。
或者说能所有吸取外来电磁波辐射而毫无反射和透射能力抱负物体。
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这种绝对黑体。
25.维恩定律表白:黑体辐射峰值波状与绝对温度温度T成反比。
即随着温度增长,其峰值辐射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26.什么叫大气窗口?惯用大气窗口有哪些?
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过程中吸取和散射很小,透射率很高波段。
1)0.3-1.4um:涉及所有可见光(95%),某些紫外光(70%),某些近红外光(80%)。
照相和扫描成像方式在白天感测和记录目的电磁波辐射信息。
2)1.4-2.5um:近红外窗口,60%-95%,扫描成像,白天记录
3)3.5-5.5um:中红外窗口,60%-70%,白天夜间,扫描成像记录
4)8-14 um:远红外窗口,超过80%,白天夜间,扫描记录
5)1.4-300mm:微波窗口,白天夜间,扫描记录。
14.彩色三要素分别指色调(H)、饱和度(S)、强度(I)。
27.若三种颜色,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由别的两种混合相加产生,这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
合,可以形成各种色调颜色,则称之为三原色。
28.按照发射率(恒等于吸取率)大小及其与波长关系,可以把物体分为三类:绝对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电磁波光谱发射率恒等1物体、灰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电磁波光谱发射率都不大于1,且不随波长而变化物体和选取性辐射体:光谱发射率随波长而变化物体。
29.选取
(1)大气中气体分子02、N2等对可见光散射属于A__
A.瑞利散射
B.米氏散射
C.无选取性散射
(2)大气窗口是指C__
A.没有云天空区域
B.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局部天空区域
C.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电磁波谱段
D.没有障碍物阻挡天空区域
(3)大气瑞利散射C__
A.与波长成正比关系
B.与波长四次方成正比关系
C.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关系
D.与波长无关
(4)大气米氏散射B__
A.与波长一次方成正比关系
B.与波长二次方成反比关系
C.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关系
D.与波长无关。
(1)瑞利散射:当 d <<λ时浮现。
大气中气体分子O2、N2等对可见光散射属此类。
其散射强度与波长4次方成反比。
波长越短、散射越强。
当波长>1 μm时瑞利散射可以忽视不计。
紫外线是红光散射30倍0.4微米蓝光是4微米红外线散射1万倍。
瑞利散射对可见光影响较大对红外辐射影响很小对微波影响可以不计。
它多在9—10 km晴朗高空发生 (“兰天”正是瑞利散射一种体现)
(2)米氏散射:当 d ≈λ时浮现。
重要是由大气中气溶胶引起。
对近紫外红外波段影响都存在。
云、雾粒子大小与红外线波长接近因此云雾对红外线米氏散射不可忽视。
米氏散射多在大气低层 0—5 km其强度受气候影响较大。
它叠加于瑞利散射之上使天空变得阴暗。
散射系数与波长负二次方成正比
(3)无选取性散射:当 d >>λ时浮现无选取性散射其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大气中云、雾、水滴、尘埃(普通直径 5—100 μm )散射属此类。
它大概同等散射所有可见光、近红外波段。
因而云、雾呈白色、灰白色。
(5)绝对黑体 C __
A.反射率等于1
B.反射率等于0
C.发射率等于1
D.发射率等于0
作业题:
1、图像依照明暗限度和空间坐标持续性可划分为数字图像和模仿图像。
2、遥感图像实质上是一幅反映地物目的电磁辐射能量分布图,考虑一系列因素,可综合表达为:L(x,y;λ,t,p)=ρ(x,y;λ,t,p)I(x,y;λ,t)+[1-ρ(x,y;λ,t,p)]e(λ)。
式中L-(x,y)点波谱辐射量;
x,y-图像空间位置坐标;
t-图像成像时间;
λ-传感器电磁波工作波段波长;
p -电磁波段极化性质;
ρ-(x,y)点波谱反射率;
I -(x,y)点入射辐射量;
e(λ) -黑体波谱发射本领
3、下列不是遥感图像函数g(x,y)特点是:(C)
(A)图像函数持续性
(B)图像函数定义域限定性
(C)图像函数离散性
(D)图像函数数值物理意义明确性
遥感图像函数g(x,y)有如下三个基本特点:
①函数值物理意义明确性。
②函数定义域限定性。
(视域)
③函数值限定性。
(电磁辐射能非负有界)
④图像函数持续性。
(几何空间和灰度空间持续)
4、遥感图像数字化可涉及空间取样(抽样)和灰度量化两个环节。
5、储存一幅大小为M×N,灰度级为G图像,所需存储空间或称图像数据量为:M×N×G(bit)。
6、遥感数字图像辨别率普通从哪几种方面来衡量?
u空间辨别率
u光谱辨别率
u时间辨别率
u亮度(灰度、辐射)辨别率
u温度辨别率
7、试简要阐述遥感图像数字解决普通流程。
P68
9、下图为一ETM+影像几种波段图像,试分别从候选波段中选出下列灰度图像相应波段号(候选波段:B3/B4/B6/B7/B8),并概括ETM+影像这几种波段解译特点。
(e)
10、简要阐述ETM+影像各波段波谱范畴、空间辨别率及解译特点。
Band6
热红外
10.40-12.50 \ 30 感应发出热辐射目的
Band7
中红外
2.09-2.35 14 30 岩石、矿物、湿润土壤辨别11、补充完毕如下重要卫星传感器有关参数。
卫星传感器波段数
空间辨别率/m
全色波段多光谱波段
ETM+8 15 30,60(Band 6)SPOT5 5 10 20
CBers2 CCD相机 5 19.5 19.5 Ikonos 5 1 4
QuickBird 5 0.61 2.44
12、遥感图像CCT磁带记录格式重要有三种,即BIP、BIL和BSQ,其中BIP有助于作子区解决,BSQ便于单波段解决和提取,而BIL合用于多波段运算和分类。
13、请依照如下波谱曲线分析该地物波谱曲线特性(结合ETM+),并从候选地物中选出其分别代表何种地物特性(候选地物:干土壤、植被、水体)。
14、图像基本记录量重要有均值、中值、众数、方差及原则差、数值域和反差等,其中,均值是反映地物平均反射强度;众数是一幅图像中最大地物类型反射能量反映;方差及原则差描述了像元值与图像平均值离散限度。
15、下列影像直方图分别反映低反射率景物/高反射率景物/低反差景物/高反差景物是(A.B.C.D)
(A)(B)(C)(D)
16、在TM7个不同波段中,TM1、2、3有关系数较大,属于一组;TM5、7均为红外波段,有关系数较大,成为一组;TM4与其他波段有关性都很小,单独成为一组;TM6因其几何辨别率较其他波段都低,无法与其他波段进行有关分析,也单独为一组。
17、试简要阐述TM7个不同波段有关分组性。
TM1、2、3有关系数较大,属于一组
TM5、7均为红外波段,有关系数较大,成为一组
TM4与其他波段有关性都很小,单独成为一组
TM6因其几何辨别率较其他波段都低,无法与其他波段进行有关分析,也单独为一组。
波段有关系数大小受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地质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
18、如下哪一种不是辐射畸变产生因素:(A)
(A)传感器成像方式
(B)光学镜头非均匀性引起边沿减光现象
(C)太阳位置不同
(D)大气散射和吸取
19、大气散射影响重要在短波波段,为解决问题以便,把近红外图像当作无散射影响原则图像,通过对不同波段对比分析计算出大气干扰值。
普通有两种办法:回归分析法和直方图法。
20、简述辐射校正定义、重要目及辐射畸变产生因素。
•消除影像中依附在辐射亮度中各种失真过程称为辐射校正。
•目是尽量恢复图像本来面目,为遥感图像辨认,分类,解译等后续工作打下基本。
•辐射畸变产生因素
①传感器敏捷度特性产生误差
光学镜头非均匀性引起边沿减光现象
光电变换系统敏捷度特性引起辐射误差
②光照条件差别
太阳高度角不同(太阳位置)
地面倾斜(地形起伏)
③大气散射和吸取
21、如下不是遥感影像几何变形产生重要影响因素是:(B)
(A)传感器成像方式
(B)大气散射和吸取
(C)地形起伏
(D)大气折射
22、简要阐述遥感影像几何变形重要影响因素。
一、传感器成像方式引起图像变形
二、传感器外方位元素变化影响
三、地形起伏引起像点位移
四、地球曲率引起图像变形
五、大气折射引起图像变形
六、地球自转影响
七、运营速度变化引起变形
八、卫星运营所引起扫描行倾斜
九、其他变形误差
23、简要阐述遥感影像几何校正原理及环节。
原理:遥感图像数字纠正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每个像元逐个地解析纠正解决完毕,因此可
以精准地改正线性和非线变形误差。
它普通涉及两方面:一是像元坐标变换,二是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
环节:4.2 21
25、如下关于控制点选取原则不对的是:(D)
(A)普通先在图像四角和对角线交点处选取控制点,然后逐渐加密,保证均匀分布。
(B)尽量选在固定地物交叉点上,无精准定位标志状况下,运用半固定地形地物交叉点(山顶、河流交叉处)。
如道路交叉点,标志物,水域边界,山顶,小岛中心,机场等。
(特性明显)
(C)在ENVI软件中,普通规定控制点数量> (n+1)2,每景宜在25~35个左右,山区或丘陵区恰当增长。
(n为多项式次数)(数量足够)
(D)数量应当超过多项式系数个数((n+1)*(n+2)/2)。
当控制点个数超过多项式系数个数时,采用平均值法进行系数拟定,使得到系数最佳。
(n为多项式次数)
(当控制点个数超过多项式系数个数时,采用最小2乘法进行系数拟定,使得到系数最佳。
ENVI:> (degree + 1)^2 )
26、如下关于多项式纠正法注意事项不对的是:(B )
(A)多项式纠正法精度与地面控制点(GCP)精度、分布、数量及纠正范畴关于。
GCP位置精度越高,则几何纠正精度越高。
(B)对于普通齐次多项式,GCP个数至少不得低于多项式系数个数。
并且越多越好。
(C)GCP应尽量在整幅图像内均匀分布,否则会在GCP密集区几何纠正精度较高,而在GCP分布稀疏区将浮现较大拟合误差。
(D)恰当增长GCP数量,可以提高几何纠正精度,但过多地增长GCP数量,不但不会明显提高纠正精度,并且会增大选取GCP工作量,有时甚至难以选出大量GCP。
27、遥感数据产品普通分为四级,其中通过辐射校正,但未通过几何校正产品级别是(B)
(A)0级产品(B)1级产品
(C)2级产品(D)3级产品
28、遥感数据产品普通分为四级,其中通过系统级几何校正,即运用卫星所提供轨道和姿态等参数、以及地面系统中关于解决参数对原始数据进行过几何校正产品级别是(C)(A)0级产品(B)1级产品
(C)2级产品(D)3级产品
29、遥感数据产品普通分为四级,其中通过几何精校正,即在几何校正过程中运用地面控制点对系统几何校正模型进行修正,使之更精准地描述卫星与地面位置之间关系。
该几何校正产品级别是(D)
(A)0级产品(B)1级产品
(C)2级产品(D)3级产品
u0级产品:未通过任何纠正;
u1级产品:通过辐射校正,但未通过几何校正;
u2级产品:通过系统级几何校正,即运用卫星所提供轨道和姿态等参数、以及地面系统中关于解决参数对原始数据进行几何校正。
产品几何精度由上述参数和解决模型决定。
u3级产品:通过几何精校正,即在几何校正过程中运用地面控制点对系统几何校正模型进行修正,使之更精准地描述卫星与地面位置之间关系。
产品几何精度在亚象元量级上。
31、下列关于遥感影像数字镶嵌说法中不对的是(A)
(A)在遥感影像镶嵌灰度调节中,对于多波段图像文献,普通办法是选取一种信息量相对丰富波段作为匹配“原则波段”,对其他所有波段进行统一“直方图匹配”解决。
(B)镶嵌要有足够宽重叠区,最佳不少于图像l/5如果过于狭窄会影响镶嵌精度,特别是图像边沿会浮现扭曲。
(C)镶嵌时相邻图像往往色调(对彩色图像)或灰度值不一致(对灰度图像),此时需要其中一幅图像进行诸如“直方图匹配”等解决。
对于彩色图像,需要从红绿蓝三个波段分别进行灰度调节;对于多波段图像文献,需要进行一一相应各种波段灰度调节。
(D)要参加拚接图像必要具备统一坐标系,即一方面进行图像几何纠正。
此外具备相似波段数(像元大小可以不同样)。
(E)如果镶嵌后需要某种地图投影变换,最佳根据该地图投影方式先分幅校正,然后再镶嵌,这样精度会更高些。
32、ENVI软件中提供了哪些影像裁剪办法?
u查询框裁切出规则遥感影像
u AOI工具裁切出规则或不规则遥感影像
u矢量格式界线文献裁切
33、下列不属于ENVI软件中影像裁切方式是(D)
(A)查询框规则裁切方式(B)AOI规则裁切方式
(C)键盘输入坐标范畴规则裁切方式(D)坐标ascii文本文献方式
(E)其她图像文献范畴方式(F)矢量界线裁切方式
34、试简要阐述遥感影像增强目和类型。
目:突出图像中有用信息,扩大不同影像特性(亮度值)之间差别,以提高对图像解译和分析能力,使之更适合实际应用。
类型:按照重要增强信息内容可分为:
①波谱特性增强:突出不同地物之间波谱特性差别
②空间特性增强:突出空间形态特性、边沿、线条、纹理构造特点
③时间信息增强:提取多时相图像中波谱与空间特性随时间变化信息
按照参加解决运算波段影像数目可分为:
①单波段图像增强:对单一波段数据解决,如反差扩展
②多波段图像增强:对各种波段数据解决,如彩色合成
从作用域出发,可分为空间域增强和频率域增强两种。
空间域增强是在图像空间变量范畴内进行局部计算,使用空间二维卷积办法,直接对图像各像素进行解决;
频率域增强是采用傅立叶分析办法,通过修改原图像傅立叶变换实现滤波,即对图像经傅立叶变换后频谱成分进行解决,然后逆傅立叶变换获得所需图像。
从图像解决数学形式看:点解决(点运算)和邻域解决
36、针对右图图像数据,请分别依照如下空间卷积模板写出卷积滤波后成果图像数据。
77
(图像)
37、试简要阐述波谱信息增强重要办法。
4.3 6
波谱信息增强办法有单波段运算和多波段运算两类,前者涉及反差扩展、密度分割等,后者有比值法、差值法、主组分分析及其他线性变化。
38、下列反差扩展函数中属于扩展影像直方图暗区(对数扩展)/影像直方图亮区(指数扩展)/影像直方图中部(正弦扩展)/影像直方图两端(正切扩展)是(B.C.A.D)
(A)(B)(C)(D)
39、试简要阐述反差扩展或调节目、定义及原理。
目:重要是充分运用显示设备能力,使人视觉能力从影像中辨别出尽量多亮度级别。
定义:是一种通过拉伸或扩展图像亮度数据分布,使之占满整个动态范畴(0~255),(a)(b)
以达到扩大地物之间亮度差别,分出更多亮度级别一种解决技术。
原理:在反差扩展中,输出像元值y,是输入像元值x函数:y=f(x) 0<y<255
这个函数可以是线性,也可是非线性。
40、下列不能达到扩展影像直方图中部效果是(D)
(A)正弦函数扩展
(B)高斯扩展(直方图规定化或归一化)
(C)拉平扩展(直方图均一化、直方图平衡化)
(D)正切函数扩展
41、下列不能达到扩展影像直方图中部效果是(D)
(A)分段函数扩展
(B)高斯扩展(直方图规定化或归一化)
(C)拉平扩展(直方图均一化、直方图平衡化)
(D)正切函数扩展
42、下列关于直方图调节说法中不对的是(C)
(A)目是使概率密度大(直方图上柱子高)某些相邻像元值间隔加大,而使概率密度小某些(直方图两端)像元值差别缩小,往往两个或几种相邻亮度值归并为同样值。
(B)直方图均衡化能使各灰度级所占图像面积近似相等;原图像频率小灰度级被合并,频率高灰度级被保存,因而,可以增强图像上大面积地物与周边地物反差。
(C)高斯扩展(直方图规定化或归一化)是使扩展后直方图接近于高斯分布或正态分布,目是使位于直方图两端重要图像信息反差得到增强。
(D)用给定均值和原则差取代原图像均值和原则差,也可起调节反差作用。
43、下列关于直方图匹配说法中不对的是(C)
(A)直方图匹配是通过非线性变换使得一种图像直方图与另一种图像类似。
(B)直方图匹配对在不同步间获取同一地区图像或邻区地区图像,或者由于太阳高度角或
大气影响引起差别图像很有用,特别是对图像镶嵌或变化检测。
(C)为了使图像直方图匹配获得好成果,两幅图像应有完全相似图像空间辨别率。
(D)为了使图像直方图匹配获得好成果,两幅图像应有相似直方图总体形状,图像中黑与亮特性应尽量相似。
44、常用彩色增强办法有哪些?
1)彩色合成,涉及真彩色合成和假彩色合成
2)伪彩色增强
3)密度分割
4)彩色坐标变换,如HIS变换
45、试简要阐述真彩色合成、假彩色合成和伪彩色增强区别。
(1)真彩色合成:(Natural color composition)
图像上显示色调与地物真实颜色相似或相近。
(2)假彩色合成(False color composition;Pseudocolor)
任意三个波段或者通过解决产生三个分量图像分别用红、绿、蓝显示而合成彩色。
(3)伪彩色增强
将一种波段或单一黑白图像变换为彩色图像。
从而把人眼不易区别微小灰度差别显示为明显彩色差别,使之更便于解译和提取有用信息。
46、IHS变换可用于彩色合成图像饱和度增强。
47、在波谱信息增强过程中,经常采用比值法,其作用重要有哪些?比值运算惯用于突出遥感影像植被特性、提取植被类型或估算植被生物量,这种算法成果称为植被指数(VI,Vegetation Index),试写出比值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差值植被指数(DVI)。
4.3 45
合用于对多波段图像或多日期图像进行增强解决,突出不同地物波谱特性差别或不同步相影像特性变化。
1)、基本比值:两个波段数值相比
作用:①扩大不同地物亮度值微小差别
②消除地形影响
③辨认和区别蚀变矿物
2)、和、差组合比值:由两个波段和与差构成比值
这种比值克服了基本比值法暗区压缩亮区扩展缺陷,相称于对基本比值法图像作了非线性(对数)变换。
3)、交叉组合比值:由三个或更多波段构成比值,其中分子和分母所包括波段是不同。
这种比值事实上相称于两个相似分母单比值和。
两者相加有助于消除随机噪声(如条带现象)。
4)、原则化比值:以单个波段为分子,以所有波段和为分母得出比值。
这种比值分母相称于总亮度,比值中反映了这方面信息。
这种比值有利区别色调相似,而亮度不同岩石或土壤。
惯用植被指数有:
①比值植被指数(RVI,Ratio Vegetation Index)定义为
RVI=NIR/R
式中,NIR为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反射值。
R为遥感影像中红光波段反射值。
②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NIR-R)/(NIR+R)
③差值植被指数(DVI,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DVI=NIR-R
④正交植被指数(PVI,Perpendicular Vegetation Index)
PVI=1.6225(NIR)-2.2978(R)+11.0656 此式合用于A VHRR
PVI=0.939(NIR)-0.344(R)+0.09 合用于Lands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