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初一初中地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初一初中地理期末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读下图,完成问题。

科学家经过测量,得到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极半径是6371千米
B.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
C.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表面积约为5.1平方千米
2.地球上0°经线是
A.北极圈B.北回归线C.本初子午线D.赤道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180º,0ºB.160ºW,20ºE C.160ºE,20ºW D.赤道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A.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B.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C.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D.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抬升起来的
5.某同学把某地的位置记作纬度0°、经度120°,这个地点在地球表面有
A.1处B.2处C.3处D.4处
6.下列词语中,表示气候的是
①风雨交加②风和日丽③冬冷夏热④四季如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句中描述的天气可用符号表示为
A. B. C. D.
8.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A.12点B.14点C.13点D.11点
9.读下列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以下问题。

①②③④
【1】上面四种气候类型中,不属于热带气候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上面四种气候类型中,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0.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快越好
B.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C.人口问题只是在少数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
D.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11.2014年11月7日至2014年11月12日APEC会议期间,北京及周边的河北、天津、山东实施最高级别应急减排措施,使得北京空气质量均为优良级别,网络热议将这样的蓝天称为“APEC蓝”。

根据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1】根据污染指数,下列哪一个数据表示空气质量为优
A.25B.75C.150D.300
【2】下列减排措施当中,对“APEC蓝”贡献不大的是
A.淘汰老旧机动车B.机动车限行C.工地停工D.停止阳光长跑【3】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_______的影响。

A.气压高低B.风力大小C.沙漠远近D.人类活动
12.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杰米属于
A.白色人种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D.棕色人种
【2】杰米故乡位于的大洲是
A.B.C.D.
【3】影响杰米故乡四季皆夏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因素B.地形因素C.纬度因素D.人类活动13.读聚落景观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下列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地形平坦的甲聚落呈团块状
B.丙聚落的人们一般从事捕鱼等生产活动
C.丁聚落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D.乡村和城市的聚落规模没有差别
14.一般来说,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是
A.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B.气候寒冷地区
C.雨林地区D.高山高原地区
二、判断题
1.陆地五种基本地形是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2.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3.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4.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5.一年中,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2月最高,8月最低。

6.一般来说,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7.山地迎风坡少雨,背风坡多雨。

8.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英语。

9.我国山西平遥古城、安徽的皖南古村落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填表题
根据下面两幅图完成表格。

A B
比例尺大或小表示范围的大或小表示的内容详或略
四、综合题
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写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2)人口增长的快慢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洲。

(3)“世界人口分布图”可知,图中人口比较稠密的四个地区是①②④和地区(填图中一个数码)。

(4)④处居民以人种为主,信仰教。

(5)同学们正在努力学习英语,如果你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到哪些地方去可以自由玩耍而不受语言限制?(列举2国家)。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材料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民收入比较图。

材料二:合作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主题,国家之间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需要合作。

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材料三:2003年,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2005年,中国又成功将两名宇航员送上太空;2007年中国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2013年12月14日晚,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实施软着
陆。

(1)根据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图中A代表国家,B代表国家。

(2)“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中的“南”指国家,因为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南部。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方面需要合作,发达国家的优势在于(至少达两点)。

(4)结合材料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在所有科技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
B.有的发展中国家在某些领域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C.发展中国家都不注意开发新产品
D.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不需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江苏初一初中地理期末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读下图,完成问题。

科学家经过测量,得到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极半径是6371千米
B.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
C.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表面积约为5.1平方千米
【答案】C
【解析】科学家经过测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略长;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地球的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所以正确的是C。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的大小。

2.地球上0°经线是
A.北极圈B.北回归线C.本初子午线D.赤道
【答案】C
【解析】地球上的0°经线是本初子午线,赤道是0°纬线。

所以正确的是C。

【考点】该题考查经线和纬线。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180º,0ºB.160ºW,20ºE C.160ºE,20ºW D.赤道
【答案】C
【解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ºE,20ºW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界线,180º,0º是东经和西经的界线。

所以正确
的是C。

【考点】该题考查半球的划分。

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A.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B.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C.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D.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抬升起来的
【答案】D
【解析】由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生降等原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是不断变化的,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抬升起来的。

【考点】该题考查海陆的变迁。

5.某同学把某地的位置记作纬度0°、经度120°,这个地点在地球表面有
A.1处B.2处C.3处D.4处
【答案】B
【解析】地球上纬度0°在赤道上,经度120°的经线又两条,所以纬度0°、经度120°的地点在地球表面有2个。

【考点】该题考查经纬网是点的位置确定。

6.下列词语中,表示气候的是
①风雨交加②风和日丽③冬冷夏热④四季如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所以冬冷夏热和四季如春是描述的气候。

所以选D。

【考点】该题考查天气和气候。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句中描述的天气可用符号表示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诗句中描述的是大雪天气。

A表示雾,B表示大雪,C表示大雨,D表示晴。

所以选B。

【考点】该题考查常用的天气符号。

8.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A.12点B.14点C.13点D.11点
【答案】B
【解析】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所以正确的是B。

【考点】该题考查气温的日变化。

9.读下列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以下问题。

①②③④
【1】上面四种气候类型中,不属于热带气候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气温曲线可知①②③地各月气温都在20℃以上,④地最低气温在5℃左右,不是热带气候。

【2】上面四种气候类型中,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A
【解析】读图中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①地是全年高温多雨,②地是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③地是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④地是冬暖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所以选A。

【考点】该题考查气温和降水图的判读。

10.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快越好
B.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C.人口问题只是在少数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
D.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答案】D
【解析】一个国家认口过多或过少都会带来很多问题,所以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问题。

11.2014年11月7日至2014年11月12日APEC会议期间,北京及周边的河北、天津、山东实施最高级别应急减排措施,使得北京空气质量均为优良级别,网络热议将这样的蓝天称为“APEC蓝”。

根据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1】根据污染指数,下列哪一个数据表示空气质量为优
A.25B.75C.150D.300
【答案】A
【解析】空气污染指数的大小表示空气质量的高低。

污染指数越大,空气月污浊,污染指数越小,空气月清新。

污染指数小于50,表示优。

所以正确的是A。

【2】下列减排措施当中,对“APEC蓝”贡献不大的是
A.淘汰老旧机动车B.机动车限行C.工地停工D.停止阳光长跑
【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的个选项的意思淘汰老旧机动车、机动车限行、工地停工都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停止阳光长跑对空气污染不大。

所以选D。

【3】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_______的影响。

A.气压高低B.风力大小C.沙漠远近D.人类活动
【答案】D
【解析】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沙尘暴;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焚烧秸秆。

所以选D。

【考点】该题考查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2.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杰米属于
A.白色人种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D.棕色人种
【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描述,世界第二大洲是非洲,根据图中人的肤色可知,该人种是黑色人种。

【2】杰米故乡位于的大洲是
A.B.C.D.
【答案】B
【解析】根据七大洲的轮廓特征可知A是南美洲,B是非洲,C是大洋洲,D是南极洲。

所以选B。

【3】影响杰米故乡四季皆夏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因素B.地形因素C.纬度因素D.人类活动
【答案】C
【解析】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地区,有“热带大陆”之称。

所以主要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的人种及非洲。

13.读聚落景观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D
【解析】聚落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种。

乡村聚落规模小,建筑物低矮,城市聚落规模大,建筑物密集。

所以根据图中景观可判断D是城市聚落。

【2】下列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地形平坦的甲聚落呈团块状
B.丙聚落的人们一般从事捕鱼等生产活动
C.丁聚落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D.乡村和城市的聚落规模没有差别
【答案】c
【解析】乡村聚落主要从事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

丁地是城市,所以从事
工业和服务业是正确的,故选C。

【考点】该题考查聚落的分类。

14.一般来说,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是
A.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B.气候寒冷地区
C.雨林地区D.高山高原地区
【答案】A
【解析】聚落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很大,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

所以正确的是A。

【考点】该题考查聚落与环境。

二、判断题
1.陆地五种基本地形是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答案】A
【解析】世界上陆地有五种地形,分别是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平原地势低平,高原海拔高,边缘陡;丘陵海拔500米一下,地势起伏和缓;盆地中间低,四周高。

【考点】该题考查陆地地形。

2.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答案】A
【解析】气温反应一个地区的冷热状况,降水反应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是对的。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的要素。

3.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答案】A
【解析】等温线是指在地图上,把温度相等的地点连接成的线,所以在等温线图上,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温度相等。

【考点】该题考查等温线。

4.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答案】B
【解析】根据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考点】该题考查气温的分布规律。

5.一年中,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2月最高,8月最低。

【答案】B
【解析】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7月气温最高,1月最低,南半球陆地上1月最高,七月最低。

海洋上2月最高,8月最低。

所以不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气温的年变化。

6.一般来说,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答案】A
【解析】根据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在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所以是正确的。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降水多分布规律。

7.山地迎风坡少雨,背风坡多雨。

【答案】B
【解析】根据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被风坡降水少。

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降水多分布规律。

8.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英语。

【答案】B
【解析】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的语言。

9.我国山西平遥古城、安徽的皖南古村落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答案】A
【解析】我国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聚落有山西平遥古城、安徽的皖南古村落、云南的丽江古城、等。

所以是
正确的。

【考点】该题考查聚落的保护。

三、填表题
根据下面两幅图完成表格。

A B
【解析】比例尺是个分式,在分子是1的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所以1:8000万是小比例尺,1:40万是大比例尺;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反之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所以A图范围大内容简略,B图范围小,内容详细。

【考点】该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内容和范围的关系。

四、综合题
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写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2)人口增长的快慢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洲。

(3)“世界人口分布图”可知,图中人口比较稠密的四个地区是①②④和地区(填图中一个数码)。

(4)④处居民以人种为主,信仰教。

(5)同学们正在努力学习英语,如果你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到哪些地方去可以自由玩耍而不受语言限制?(列举2国家)。

【答案】(1)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
(2)非
(3)⑤
(4)白色基督
(5)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都可给分,每1个1分,共2分)
【解析】
(1)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

(2)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最低的大洲是欧洲。

(3)读图可知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的东部地区,即图中的
①②④⑤。

(4)④是欧洲,欧洲以白种人为主,主要信仰基督教。

(5)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

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主要使用英语。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人口及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材料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民收入比较图。

材料二:合作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主题,国家之间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需要合作。

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
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材料三:2003年,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2005年,中国又成功将两名宇
航员送上太空;2007年中国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2013年12月14日晚,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实施软
着陆。

(1)根据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图中A代表国家,B代表国家。

(2)“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中的“南”指国家,因为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南部。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方面需要合作,发达国家的优势在于(至少达两点)。

(4)结合材料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在所有科技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
B.有的发展中国家在某些领域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C.发展中国家都不注意开发新产品
D.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不需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答案】(1)发展水平发展中发达
(2)发展中
(3)资金雄厚、科技发达等(2分,其它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B
【解析】
(1)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把世界的国家划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人口多,经济落后。

所以根据材料一可知A代表发展中国家,B代表发达国家。

(2)根据材料二可知“南”代表发展中国家,因为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南部。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方面需要合作,发达国家的优势在于资金雄厚,技术发达、管理经验丰富等。

(4)有些发展中国家在某些方面会超过发达国家,如中国的航空航天工业,所以A不正确;B正确;发展中国家
也在不断开发新产品,如印度的软件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要不断的合作。

所以C和D不对。

故选B。

【考点】该题考查发展与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